宠妃出逃(211)
她蹲下身子,蜷缩着抱紧自己。
明日待她审问过花奴,再下决定不迟。
也不知过了多久,书房内寂静下来。
片刻后,花奴娇软的声音响起:“将军,其实公主她心里很苦。请将军,务必要善待公主。”
“我心中有数。”元晟的语气有些冷漠。
“将军,公主她心中,真的一心一意都是将军……”
元晟不耐烦地打断花奴,为兰凝霜说好话:“够了,夜深了,歇着吧。”
“那花奴,回自己房中了。”
花奴欲起身,被元晟按下,“今夜就宿在这里吧。”
花奴虽想到终是不敢,怯声道:“不了,万一被公主撞见了,可不得了。”
想起兰凝霜,元晟便满腹怒火,喝道: “不准回。”
花奴吓了一跳,缩了缩肩头不敢再动。
花奴畏畏缩缩的样子,再次勾起他的怜爱。收起戾气,温和道:“别怕,有我在呢。”
他的温情脉脉如同一张网,牢牢将花奴束缚住。花奴抱住元晟,感慨万千道:“花奴对不住公主,花奴永远会记住公主的恩情,还有自个低贱的奴婢身份。”
花奴越是这般,反反复复激起元晟的保护慾。
元晟拍着她因动情发抖的肩头,安抚道:“公主定不会怪你的。”
花奴弱弱嗯了一声,当真是筋疲力竭,依着元晟睡了过去。
元晟有些浑浑噩噩,兰凝霜在她面前这般,他只会觉得对方假惺惺在装模作样。
如今到了花奴这里,没有一丝怀疑对方的忠心耿耿。
他闹不明白了,头一回尚且厌恶至极。这一回,怎就对花奴起了怜惜之情。
想到事情了结,这对主仆定会身首异处。不该有一丝忧愁寡断,错付情意。
他将花奴推到一旁,翻身背对合眼入眠。
兰凝霜听得书房再无动静,踉踉跄跄似散了架般,狼狈折回东厢房。
朝华宫。
院中的凉亭里,萧景飏与江婉莹依偎赏月。
萧景飏睡不着,又逢月色宜人。萧景飏为江婉莹裹上披风,抱着昏昏欲睡的她前去观月。
好在这几个月,江婉莹读书识字,耳濡目染多少理解文人的风雅。
“月仙坠凡尘,星君送朱陈。”
江婉莹半梦半醒,似乎看到了她父亲与母亲吟诗作对的场景。
萧景飏从前对花前月下嗤之以鼻,如今有了重情之人方知是他偏见。
第121章
庭院灯火通明, 正中摆放着画架。
慕娴妃仰首望天,持笔画月。
明明是满月,宣纸上却是一弯残月。
贴身宫女过来, 劝道:“娘娘, 都四更了, 该歇着了。明日还要早起, 去向太后娘娘请安呢。”
慕娴妃冷笑道:“明日不去请安了。”
宫女不敢多问缘由, 静静候在一旁。
慕娴妃蹙眉,有些不满意自己所做之画。扔了笔, 将画纸撕了个稀碎。
宫女胆战心惊拾起笔, 不解道:“娘娘这是作何?这可是您费心画了一个时辰的。”
慕娴妃一想到,陛下今夜又去了朝华宫。心中嫉妒,又无处发泄。她可不会学崔淑妃, 登门入室教训。偷鸡不成蚀把米, 反倒被降了位份。
尽管皇后每日精心打扮,她瞧得出皇后似乎身子有恙。奈何太医院的嘴巴一向严谨, 探听不出来半点消息。
最让她恼火的是, 皇后与太后竟然有意让她哥哥的女儿入宫为妃。
这些日子她请安之时, 皇后总是提起此事,让她不厌其烦。
陛下子嗣无望, 她的侄女嫁与宁郡王才是明智之选。即便如今过继不成子嗣, 待侄女诞下男丁,再过继与她也不迟。毕竟养个没血缘的子嗣, 不如有血亲这层关系牢靠。
可偏偏这个宁郡王,是个二愣子痴情种。一心只有他那个亡妻, 说什么要为亡妻守丧六年再娶。
尚有三载之久,她哪里耗得起。
慕娴妃的柳眉倒竖, 气冲冲回了寝殿。
宫女急忙尾随而入,却听慕娴妃对其吼道:“你说,这都过了三个月了,陛下为何还不腻烦?那个低贱的再醮之女,有什么好的。”
宫女自然向着自己的主子说话,尖酸刻薄道:“娘娘,何必与那种水性杨花的女子计较。奴婢可听说,她从前在元家早就爬上了元将军的床。被元将军之母发觉嫌弃,赶出了侯府。哪曾想这个狐媚子,走了哪门子狗屎运,遇上了陛下,使尽浑身解数勾引上了陛下。”
慕娴妃多少有过耳闻,仍有疑惑,“但是江美人,明明是太后接进宫里的。”
宫女不以为然道:“娘娘您也信,若是太后选的人哪有疏远不喜欢的道理。你瞧太后,连请安都不让江美人去。奴婢猜测,太后不过是为了陛下的颜面,故意说人是太后选中的。”
慕娴妃对于这些闲言碎语不感兴趣,不耐烦道:“如今说这些又有何意,人已入了宫,何况她圣眷正浓。即便她生不出孩子,难保陛下不会鬼迷心窍,让她来做皇子的养母。”
宫女小心翼翼回道:“娘娘,您忘了,良妃娘娘尚未回宫。说不定陛下属意的是良妃呢。论家世,论资历,良妃娘娘更有胜算。”
提起谢良妃,慕娴妃着实疑惑不解。陛下为何准允良妃久不回宫,这都一个多月了。
慕娴妃坐到妆奁前,吩咐道:“明日,传话出去。让哥哥去打探打探,谢家有什么动向。”
宫女立即上前伺候脱簪,“奴婢明白。”
————
几日后。
皇城司狱,鞭笞声此起彼伏。
八名囚犯被锁链捆绑在拉肢架上,口中勒着布条,以免有人咬舌自尽。身上皮开肉绽,没一处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