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里封疆(18)

作者: 唐知非 阅读记录

严翊川心想,他自诩洞若观火,知悉庙堂之上的悉数变迁,远在边境仍能机关算尽长袖善舞,得以一步一步向上爬。但与谢凌安一比,他觉得自己仿佛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兵、一个不入流的阴谋之士。

出神的功夫,将军府前军士已在指挥百姓们散去,亦有人抬走了老妇人的尸体。

严翊川回神颔首,见谢凌安方才拦着劝他急得额间渗出了汗,忽然生出想抬手为他拭去的念头。他被自己的想法一激灵,暗骂一声唐突,正色道:“王爷今日肯与末将说这些,末将感激王爷的信任。方才这些话,从今往后,末将不会向任何人提起。”

他似乎又想起什么,加了一句:“王爷大可放心,来日也不必派人来试探。”

“我并没有此意,”闻言谢凌安紧绷的神情遂松下来,忍不住轻笑出声,带着些轻轻的讽刺的意味,“左郎将这是被人试探惯了啊......来和我说说,是谁对左郎将这么上心?”

“......”

严翊川剜了他一眼,迈步往温宅方向去。

“将军稍候片刻,我这就去通传。”温宅门口的小厮不认得严翊川,也不懂军官职位,见他一身戎装,只毕恭毕敬地喊着“将军”。谢凌安跟在严翊川后面,也不说话,懒懒的,任他去交涉。

严翊川道一声“有劳”,有些忐忑,所幸平日他与温子慕都是私下往来,温宅里的小厮多数不怎么认得他。

但......也有一两个是认得的,比如说眼前突然出现的管家。

“哟左郎将来啦......”通传的小厮刚转身,正巧遇上出门采办的管家。他显然也没想到会在这儿碰上严翊川,熟络道。

严翊川心下微惊,忙打断他:“奉叶铮将军之命,前来与温先生商谈要事,劳烦您通传。”

管家愣了愣,这才看见左郎将高大身影后探出个脑袋,一双桃花眼滴溜溜转,夹杂着好奇、疑惑与懒散,一副看戏的神情。

“啊.....是,快去请主子,就说有客人在花厅等他,”管家有些懵,习惯性地抬手打发了小厮去请温子慕,“左郎将,这位是......?”

“这位是睿亲王,五皇子。”严翊川道。他不擅于给人说这种场面话,没干过这样的活。偏头却见谢凌安正眉眼弯弯盯着他,仿佛在等他继续。

见他不语,谢凌安在后面掐了一把他的腰侧,问道:“没了?”

严翊川愣了愣,想了想他有什么可夸的,思索了片刻,道:“真没了。”

“......”

谢凌安横了他一眼,小声咕哝:“好歹可以说说我是来干什么的......”

“......”严翊川心道鬼知道你真是来干什么的。

管家闻言,仓皇拉着门口的小厮行礼。他们温宅富商大贾接见了不少,但官府中人鲜少有来往,亲王级别的皇亲国戚更是从未见过。管家忙领着两人往里走去。

第10章 心虚

穿过卧角廊,管家将严翊川和谢凌安引进花厅,沏了两杯君山银针,恭敬道:“请王爷和将军稍等片刻,主子马上来。”

“有劳。”严翊川道。

谢凌安见他恭敬地立在一旁,悄悄用手肘顶了顶严翊川,压低声音,似问非问:“他认得你。”

严翊川神经倏地绷紧,下意识想否认“没有”,却顿了顿,话到嘴边成了“谁?”

“他。”谢凌安眼神示意那管家,目光在两人之间来回跳动,观察着二人的神情。

“噢,没有,不认得。”严翊川面上镇定。

谢凌安抬眼,一双碧瞳将他盯得更紧了:“但他好像对你的军阶了如指掌?”

“......想必叶将军派人通过气。”严翊川含糊道。

“噢。”谢凌安见他讪讪的,便不再追问。

严翊川偷偷瞄他,见他沉默不语、若有所思,暗想这小子真不好糊弄,那眼神总是直勾勾的仿佛紧盯着就能将人看透,无端端地让他生出的心虚之感。

更何况温子慕根本不知道谢凌安在场。

他等会儿看见自己会是什么反应?会露馅吗?

严翊川心中忐忑。他想传个话给温子慕,但依谢凌安的敏锐,只怕任何多余的举动都有被看破的危险,于是他等得心焦。

谢凌安却似悠闲得很,不住仰目四望,四处欣赏。

花厅名为“凝志堂”,门外廊道曲折,与院前的重檐垂花门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庭院式格局。院落内青竹错落,四季常青,在北境不可多见。

整个花厅用楠木建成,原木只抛了光,没有上漆,显得色泽醇厚,典雅古朴。厅内没有华丽的雕梁绣柱,只规规整整地摆着几张黄花梨玫瑰椅,挂着几幅山水碧云画,与前厅一样素雅,丝毫不像是富甲一方的商贾之家,倒像是世代书香的乌衣门第。

“墨兰修竹”温子慕,休声美誉天下所闻,今日于温宅方算是窥见一斑,谢凌安暗道。堂中央悬挂着两联条幅,字法铁画银钩,苍劲有力,用行楷写着:

“铭心以存志”

“临渊而后生”

谢凌安正看得出神,身后有声音温柔和顺:“此乃祖父亲笔题写的家训,也是鄙人表字铭渊的来头。”

谢凌安回头,只见门前公子一身墨绿色的衣衫,腰间束带扣着青石状的带钩,一支玉笛用青色刺绣镶边的蹀躞系着,松松坠在腰间。温子慕面目甚是清朗俊秀,肤白如玉,眉眼弯弯低吟浅笑着,似三月的春光照人,直化开心底的寒潭。

这是一种北境少有的儒雅气质。

严翊川与温子慕对视一眼,正欲上前。但温子慕的目光并没有停在他身上,扫过身后的谢凌安,只一眼,便已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