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全世界都以为我和我马甲是一对(204)

作者: 四海孤舟 阅读记录

听老僧说完,小沙弥立刻配合着应和:“倒也不稀奇,天下之大,世人尽知梵音宫为佛道之缘,年年香火供奉不断,前来求道者更是不知凡几。”

“虽然小僧刚来人间不久,也对此颇有耳闻。”

老僧意味不明地笑了几声,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回荡于午夜山野间,显出几分说不出的凄厉与阴冷。

“哈……‘香火供奉不断’,”他将这几字反复咀嚼,随后嗤笑道,“但人的野心是不断滋长的,从一开始拥有一点就满足,到想要更多,再到想要永永远远享有世间最多的供奉……”

小沙弥总觉得他话中有话,便安静下来,暗自揣度他的意思。

两人沉默着走了一段路,老僧忽然压低声音道:“小子,梵音宫已经变了,变得和传闻中、你想象中的不大一样。”

“人贵在知足常乐。如果可以,还是尽早下山做个闲散僧侣吧……”顿了顿,他近乎自言自语道,“不久之后,老僧我也要告老还乡了,不知道那里过了两百载,有多大的变化。”

这位老僧,似乎也并不完全忠于现在的梵音宫?

小沙弥敏锐地捕捉到他的情绪。

老僧想告老还乡,和他们的目的没有冲突……这是否意味着,他是可以争取到的同盟呢?

在梵音宫待了两百年的老僧,对梵音宫的了解必然不少,若有他的助力,那就如虎添翼。

沉默一会儿,小沙弥犹豫着开口询问:“您方才所说的……”

“嘘。”走在前面的老僧停住脚步,侧过身子,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梵音宫——已经到了。”

随着老僧侧身,那盏一直晃悠的灯笼快要抵到小沙弥脸上,温暖的火光前所未有地接近他,甚至让他在这寒夜里,感到一丝温度。

但他还是瞬间毛骨悚然,后背发凉。

越过老僧,他看见另外几个僧人正站在一扇斑驳的朱门前,似乎在等待客人,但眼睛却死死地、木讷地盯着这边瞧。

呼吸一窒,小沙弥意识到,如果刚刚老僧的反应不及时,他们恐怕就已经惹祸上身了。

他立即噤声,低眉顺眼地跟在老僧身后,一步步接近那几个僧人。

其中一个看着身份最高的女修,仔细端详小沙弥片刻,看得小沙弥手脚冰冷,她才缓缓点了点头:“根骨尚可,功法不错。”

评判完,她原本冷漠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态度变得慈祥和善起来:“将这位后生带去东边厢房吧。最近接待的散修有些多,只剩下两人一间的屋子,还请多担待。”

小沙弥只觉得她突变轻柔的语气令人不适,硬着头皮行了一礼,礼貌回应道:“这话说得客气了,梵音宫为天下佛修传承之地,能在宫中留宿求道,为小僧之幸。”

“好孩子。”那僧人显然对他的反应十分满意,缓缓地点了点头,面上笑意更深几分。

态度从对待无需怜悯的肉猪,转变成可以持续利用的种猪。

与这行人告辞过后,小沙弥悄悄舒了一口气。

对比之下,他才猛然发觉老僧是多么正常,和他相处居然是最轻松的。

或许是险些祸从口出的缘故,接下来的路程中,两人不约而同保持缄默。

老僧一摇一晃地在前头带路,小沙弥则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梵音宫的环境。庙宇宫殿、朱墙草木皆是古朴雅致,屋檐下挂着通红的灯笼,灯底座缀着的红流苏被微凉的夜风吹起,灯下还有青年僧人正在认真洒扫。

分明是一派祥和之景,但小沙弥心知内情,怎么看怎么诡异,连那些红彤彤的灯笼都有几分诡谲。

路过一排低矮的屋舍,小沙弥猜测这里应该是给年纪小的学徒住宿的,无意中瞥了一眼,顿时心中一惊。

他看见,一个孩童正倚靠在半掩着的格子窗之后,一动不动地盯着外面。

虽然那小孩只露出小半边身子,但这不影响小沙弥辨认出,对方青紫如尸体一般的面色,微微不正常凸起的眼睛,还有像纸一样毫无血色的嘴唇。

小沙弥正处于怔愣中,却听老僧含糊不清的声音:“……在看什么?”

猛地回神,小沙弥连忙收敛神色,回答:“没看见什么,只是这梵音宫内处处景色别致,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不知道是相信了还是没信,老僧沉默许久,敲打道:“宫内事物繁多,不该看的别看。”

紧抿着唇,小沙弥没有回声,默认般地垂下头。

不过多时,老僧在一处厢房前停步:“就是这儿了,如今夜已深了,你好好休息吧。”

“是。”小沙弥连忙与他作揖,目送他远去,毕竟老僧这一路上也帮了他一把,提点良多,让他深感感激。

“……夜里就不要出门了。”夜风吹动着灯笼下的流苏,也把老僧的话轻轻带来。

小沙弥看着那点暖色的火光一摇一晃,渐行渐远,最终被夜色吞没,瞧不见了。

欲登琼楼(13)

目送那只橘色的纸灯笼摇晃着远去, 小沙弥转过身,打量起他接下来几日将住宿的院落。

此处位置偏僻,看得出已有许久无人居住打理, 两排黛瓦灰墙的屋舍间只隔着一条过道、一口古井,井水早就干涸,井底石子间冒出一茬茬野草。

小沙弥盯着古井观察了一会儿,注意到井口砖石间都爬满了绿油油的青苔, 但脚下的青砖路倒是异常干净,瓦缝里也没有长多余的植物。

……这是, 会定期派人仔细打扫过道吗?

可是檐下挂的纸灯笼都破了一个窟窿, 挂满随风轻颤的蜘蛛网, 都无人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