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全世界都以为我和我马甲是一对(249)

作者: 四海孤舟 阅读记录

好似满头银丝、缓缓登山的镜华尊者,与那些疲惫的、无奈的、悲苦的、憧憬的、惠然的凡间面孔,也并无两样。

镜华尊者仰望怀慈覆盖青苔的面容许久,回过神,甩袖冷哼一声,身上又是一阵交迭的银镜相碰。

他和那些朝生暮死的蜉蝣可不同,他会一直、一直活下去……

弯腰咳嗽几声,他抑制住喉间的痒意,下意识地掏出袖中的小瓷瓶,瓶中却空空如也,没有一颗丹药从中滚出,反倒是泄出一缕若有似无的血腥味,被风吹散。

镜华尊者盯着凑在瓶口下的空荡荡的掌心,只能无奈地继续向山上行去。

不多时,镜华尊者便来到山巅,与悟了祖师在侧殿中碰面。

他刚刚坐下,还没与悟了祖师寒暄几句,就毫不掩饰目的地催促道:“悟了,再替我向那位大人求一瓶灵药吧。”

听出镜华语气中隐隐透出的急迫,悟了祖师默了默,捏着眉心叹息:“月初时,不是刚刚给过你一瓶?怎么用得如此快……”

“或许是长久服用同一种丹药的缘故,我越来越依赖它,可它的功效却越发微弱短暂。”镜华尊者跟着叹了口气。

“好吧,”悟了祖师面露倦色,“你分明知道,那位大人就藏身于正殿,距离这里只有几堵墙之隔。你为何不自己前去,求大人再次赐福于你?”

镜华尊者扯出一个虚伪的笑容,老神在在地推脱道:“还是你与大人更为熟悉,我嘛……就不敢贸然前去拜谒‘它’了,唯怕礼数不周,冲撞仙人。”

悟了祖师扯了扯嘴角,眼底闪过一抹冷嘲。

说得这么好听,实际上镜华不就是不敢,也不愿意直面“天道”吗?

这是镜华尊者一贯以来的做派,与悟了祖师妄图成仙的野心不同,他之所求听起来要简单许多:不求与天同寿,只求延长寿元一二。

多大的野心,就要承担多大的风险与压力。

故而在他们的心照不宣之中,悟了祖师为“天道”奔波效劳得最多,而欲求更少的镜华尊者,则常常摆出一副隔岸观火的悠然姿态,整日赏梅观鹤,故作糊涂。

唯有在他需要更多灵药续命时,会显出几分急迫。

悟了祖师清楚地明白,镜华尊者和他一样,并不真的信仰什么“天道”。

只是悟了祖师需要谄媚讨好“它”,所以态度更热切——否则,他同样想如镜华那般,离“天道”那样的怪物远远的。

最好老死不相往来,一辈子都见不着才好。

悟了祖师恨恨地想,难道他就是自愿和“天道”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吗?难道他就很想每日被“天道”数落讽刺一番吗?

当他愿意十年百年地紧紧跟在“天道”身后,为其不带脑子的行动和永不休止的食欲买单?

不过是有求于人,不得不低声下气罢了。悟了祖师掩饰住内心的愤懑。

“这次就辛苦你了,悟了,”而在他对面,镜华尊者仍然面带着气定神闲的笑容,似乎笃定了他无法拒绝,“这段时间我会待在梵音宫中,确保你的计划皆安然无虞。”

悟了祖师顿了顿,缓缓闭上眼,终是妥协一步:“……好。最晚今日薄暮,我会把灵药送到你手里。”

镜华尊者笑道:“果然与聪明人打交道,不必费太多心神和精力。”

“作为回报,接下来夜晚弟子接连遇袭一事,你就不必多费心神了,交给我来解决吧。”镜华尊者气定神闲道。

闻言,悟了祖师终于神色缓和,向屋外侍从吩咐道:“来人——为尊者奉茶。”

屋外,老人微弱的回应声传来,不一会儿,门被轻轻推开,一个身材干瘪佝偻的老僧垂着脑袋,手上提了一壶茶,壶口仍氤氲着乳白的雾气。

而在他身后,则紧跟着一个模样年轻,甚至显得有几分稚嫩的年轻人,双手规规矩矩地捧着做工精致的木圆盘,盘上稳稳当当放着两只青釉茶具,皆是小巧玲珑。

小沙弥跟着老僧走进来,摆上茶具,从头到尾头也不敢多抬。

淡淡瞥了他一眼,镜华尊者对悟了祖师道:“几个月没来你这儿坐坐,你身边竟又多了生面孔?信得过吗?”

以他的修为,一眼看出小沙弥身上披着的破旧袈裟,其上每一片褴褛布条、每一块鱼鳞似的补丁,皆隐藏着特征各异的狰狞鬼面。

在与镜华尊者对视的一瞬间,这些鬼面皆隐入布料条纹深处,不敢现身。

小沙弥同样把头垂得更低了。

“永福跟了我百余年,如今年老体迈,脑袋也稀里糊涂记不清事,多一个年轻后生帮衬,是好事一件,”悟了祖师解释说,“至于信不信得过……”

他顿了顿,让小沙弥的心紧接着提了起来,又被悟了祖师三言两句轻轻放回胸膛里:“永福为我仔细观察过一段日子,说是没什么问题。永福是我看着长大、看着老去的,我暂且信得过。”

“况且,先前我为众僧人讲晨课,他也一向听得专注认真。”说着,悟了祖师挥了挥手,屏退两人。

老僧愣了一下,生锈一般的脑袋才慢慢反应过来,这是不用他们继续在屋内服侍的意思,便忙不迭地点点头,带着小沙弥出门去了。

小沙弥捧着托盘,垂下眼。

有那么一剎那,他似乎看见木托盘下的指尖,被层层鲜血浸透。指缝里犹停留着温热的、黏腻的触感,让他不禁搓了搓指尖。

……这便是悟了祖师没在他面前说出口的,看重他的另一个原因。

小沙弥的道,于他己身,是摆渡阴阳,渡化冤魂,让死而无故者看破仇怨、化解怨气,重归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