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魄千金美食发家日常(270)

“你们瞧瞧。”

金水三两下打开油纸包,惊讶道:“这是……方便面?”

杨金花嘴皮子飞快,“我方才经过路口,就看到有个小贩在卖方便面,喊的口号也是一泡就能吃,这不是明摆着抄袭咱们嘛。”

她当时气得真想上前骂他们一顿,没脸没皮的。

到底是忍住了。

因为掌柜的早说过肯定会有人仿,见着了莫惊讶。

再者这种事以前也发生过多次,温记可以说东京出新品最快最多的食店,有不少人专门盯着温记,只要做得出来,必定马上推出一样的,就算做不到完全一致,有个五六成像也不放过。

她们从一开始的气愤,到后来都麻木了。

这次杨金花更气的是那小贩竟敢在西大街的路口卖,吆喝词也跟着学,这不是刻意挑衅嘛。

她买了一份回来,就是想看看这回模仿了几分。

温仲夏从后厨走出来,浅笑道:“做的什么样,我瞅瞅。”

金水把油纸包递给她看。

“哟直面条啊,”温仲夏一点不生气,慢条斯理道,“你们看,面条不卷一下,炸过之后很容易断。”

面饼周边一圈都碎成了渣,酱料只有温记的一半左右,粉料只闻了一下,她便知道少了好几味香料,蔬菜干则干脆没有。

低配版温记方便面。

“掌柜的,你怎么还笑啊?他们卖得便宜,买的人不少呢。”杨金花忿忿不平。

温仲夏掰下一块面饼嚼了两口,火候过头,有点油腻,笑了笑:“那怎么办,我们去掀了他的摊子?”

杨金花挠挠头,“那倒也不必。”

“他们只学了个皮毛,味道和我们的完全不能比,不用太担心。”

温仲夏还有几十种方便面的口味没有使出来,旁人想学她是学不完的。

方便面做法简单,但想做得好不易,每个步骤稍有差异,出来的口味便天差地别。

现在很多客人没接触过方便面,无从比较,看到路边摊在卖就会凑个热闹。

但等到他们真的对比过温记和其他家,自然而然就会知道哪家才是真的好吃。

“你怎么又穿成这样?”

上午,梁江又穿那身洗得发白的短打衣裳出现在温记门口,成七娘一看到他这副样子就忍不住想笑。

梁江每次都笑着露出一口大白牙,说:“我是想帮你们的面坊做点事。”

他来东京已有八九天,常常被杭博士拉着一起来温记吃饭。

温记所有人都对他很好,总是找各种理由不收或者少收他的钱,其实他心里像明镜似的。

她们是体谅他的难处,又照顾他的自尊心。

梁江总想着报答她们,这回温记要开面坊,那边肯定需要男人做工,他有把子力气,就想帮帮忙。

成七娘得知他的意图,朗声大笑,“你个书生,你会刷墙还是砌砖啊?你去了不是添乱嘛。”

“成娘子,你莫小瞧我啊,”梁江举了举手臂,“我有力气,我们村里好多人家的屋顶都是找我修的,我真的能做。”

别看他是个书生,胳膊上真有肌肉,不是花架子。

“那也不用,面坊那边的工匠足够了,不差你一个。”成七娘笑道。

“再说你还有几天就要考试,这种时候你就该在太学认真学习,不该为这些琐事烦心。”

梁江道:“成娘子,我晓得你是为我考虑,但我不为你们做点事,心里过意不去。”

这次帮不上忙,等考完试他就要回祥符县,万一没考上,以后还不知道几时才能再来东京。

难不成要一直欠着人情,就算他没读过书的爹娘都不会答应。

“嗨不就几顿饭嘛,被你说得好像救命之恩似的,一个大男人,能不能随性洒脱一些。”成七娘直言不讳。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要是不报,我以后无颜再来。”

见梁江这么认真,成七娘都不好意思再打趣他了。

可面坊那头都快完工了,真不需要再添人手。

梁江一听也不好强求,只是有些落寞。

成七娘犯难了,难得看见有人不用干活还不高兴的。

“那便罢了,下回要是有活,我再来吧。”梁江无奈,转身想走。

“等一下,”成七娘喊住他,干咳一声道,“店里早上刚送来一批木柴,堆在院子里,你要不帮忙劈一下柴?”

梁江的神情瞬间雀跃起来,撸起袖子,干劲十足道:“早说嘛,我在家里可是劈柴一把好手。”

成七娘又乐了,一会儿给村里修屋顶,一会儿又是劈柴好手,哪件都不像个书生会做的事,偏偏他又挺会念书,就像杭博士说的,是个奇才。

温记的柴火都是买的,送来之后还需要劈成小块,平时是丫头们轮流,分着干。

这回,梁江包圆了。

成七娘和徐袖说了一声,她没有反对。

梁江没撒谎,他劈柴快准狠,没一会儿旁边就堆成了小山状。

这天气越近晌午,气温越高,梁江劈得挥汗如雨,却没叫一下停。

成七娘看在眼里,默默转身,去了厨房。

今日中午店里供应羊杂汤,用的最新鲜的羊杂,从早上便开始熬了,汤汁浓白,杂碎软嫩,滋味鲜美。

她记得掌柜的说过,天热时大量运动后不宜马上吃冷的,最好喝些温热的东西。

她现在盛一碗羊杂汤出来,等那小子劈完柴刚刚好。

二丫捂着嘴偷乐,徐袖不解,问她:“你笑什么?”

二丫便凑近徐袖咬耳朵,“掌柜的,我觉着七娘姐姐对梁书生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