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魄千金美食发家日常(286)

温仲夏按了按太阳穴,嘟囔道:“喝酒真是……”

突然,一个画面在眼前一闪而过,她登时像被雷劈中似的僵在原地。

徐袖见她停下话头,又神情大变,问道:“怎么了,可是哪里不舒服?”

用手背探了下她的额头,嘀咕:“没发烧啊。”

温仲夏绞尽脑汁地回想,希望那个画面只是想象,可铁一般的事实不容狡辩。

她昨晚真的在马车里,吃了杭大博士的豆腐!

不止如此,她似乎还说了句话,什么“好帅”之类的。

天爷,她这是酒后见色起意啊!

去年这会儿人家向她告白,被她拒了。今年自己倒好,把人家给亲了,自己都觉得自个儿,好一个口是心非的女人。

杭曜那么一个古板守礼的人,会不会觉得自己被调戏了?

“酒精,真不是个好东西。”

温仲夏喃喃自语。

接下来的一整个上午,她都心不在焉,不知道中午杭曜来吃饭,该如何面对他才好。

然而,中午他没来。

“出来时我看见杭博士被祭酒大人喊去了,兴许有事要谈。”梁江说。

梁江已正式入读太学,他是他们村头一个考上太学的人。离家赴京那天,好多乡亲都来送他,还给他塞了不少吃的用的,礼轻情意重。

梁江深感自己肩负了整个村子的希望。

如今他身为太学生,有朝廷发的贴补,对他这个没甚额外花销的学子来说,足够用了。

不过梁江并不满足,他能写会画,便时常创作一些字画,拿去交给外面卖字画的商贩一起卖,收入分成。

虽说学生的一副字画挣不了几个钱,但积少成多嘛,多攒攒,以后放假带回家,贴补家用也是好的。

而且能挣钱之后,他到温记来吃饭,再也不用累人家打折,他付得起。

梁江来上学,最开心的自然是成七娘,还积极帮他介绍买卖。

“我家隔壁有个小孩最近开蒙,但总不能专心念书,他老爹想买那种劝学的名人名言贴墙上,用来鼓励孩子。

可他又嫌外面卖得贵是抢钱,我看不如你写两张给他,你的字好看又不贵,他八成会要的。”

梁江咽下饭,点头道:“没问题啊,写多少张都成,我能张张不带重样的。”

成七娘就笑,“那行,回头我问问他,定了再告诉你。”

温仲夏瞧着他们二人互动,明白七娘仍然十分在意梁江。

不过这次有她们这帮姐妹把关,不论他们将来关系走向如何,至少不会再让七娘受委屈。

下午没等来杭曜,倒是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人物。

“韩夫人,想吃点什么,我这儿饭菜、甜点都有。”

此韩夫人不是昨晚那个一再出糗的女人,而是被她呼来喝去的董氏。

她在进店前颇为犹豫,在街道对面徘徊了好一会儿,后来是温仲夏眼尖发现了她,主动请她进来。

店里没有其他客人,董氏随便找了个空位坐下。

董氏今儿的打扮相比昨晚素净了许多,显得愈发娇柔清丽。

她翻着菜单,暗暗咋舌,竟然有这么多种类。

她平时不常单独出门,出嫁前有娘亲相伴,嫁人后则多是跟着婆婆。

就算上酒楼、食店吃饭,也无需她来点餐,都是他们问她“这个茶行不行”“那道菜你能吃吧”,通常她都是点头,没意见。

故而这会儿要她从几十种吃食中快速选出几样来,真是难为她,她最不擅长的就是做决定。

更何况这上面一多半的吃食,都是她从未听过的名字。

她一急,就决定不了,然后就更加着急。

董氏都不好意思抬头看温仲夏,实在是丢人,觉得自己像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还是从菜单中随便找一道吃过的东西吧。

这时温仲夏脆生生开口:“现在是下午茶时辰,韩夫人不介意的话,我推荐这道饮品杏仁露,以及甜点香芋派,都是温记近日的新品,客人都挺喜欢的。”

董氏闻言如释重负,放下菜单,点点头:“那就点这两道吧。”

杏仁露有现成煮好的,香芋派则刚从烤炉里出了一炉。

徐袖端着托盘来送餐,她对这位小韩夫人颇感兴趣,放下吃食后,坐回柜台后面,貌似在打着算盘算账,其实竖着耳朵听她们谈话。

“韩夫人尝尝吧,杏仁露里面加了些山药和蜂蜜,滋补的。”温仲夏介绍道。

董氏先尝了一口杏仁露,眼睛微睁。

果然如她所说,香醇丝滑,甜而不腻。

香芋派是个中间鼓起来的长条,只用筷子夹起,就能感受到外皮有多么酥脆。

一口下去,酥皮碎渣直往下掉,董氏连忙用手帕接住,又很不好意思地说了声:“对不住,失仪了。”

温仲夏发现这位董娘子似乎很爱道歉,微笑道:“韩夫人,在我们这里吃东西没那么多规矩,大口吃大声笑才过瘾咧。”

董氏抿唇笑了笑,继续吃香芋派。

香芋派咬开口子,里面满满当当的芋泥冒着热气,微微烫口。

淡紫色的芋泥晶莹润亮,粘稠的液体中混着大颗大颗的芋泥粒,清香诱人,绵软细腻,香糯可口。

尽管董氏极力想践行食不出声的用餐礼仪,可是香芋派实在太酥了,吃到嘴里必定有“咔呲咔呲”的声音。

后来索性不管了,小口小口吃了一整个,再喝一口杏仁露,原先焦躁的心也渐渐平静了不少。

她放下勺子,看向温仲夏,“温掌柜,我不请自来,有些冒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