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魄千金美食发家日常(292)

温仲夏展颜,她就猜到是如此。

杭曜又道:“但我知道这里有道软酪点心挺有名气,只是吃过你做的奶油蛋糕后,软酪也不过尔尔。”

温仲夏便点了那道软酪,以及荔枝腰花、炙子骨头、滴酥水晶鲙等好几道吃食。

别看樊楼客人络绎不绝,但上菜速度一点都不慢。

不到片刻钟头,伙计就将他们点的吃食一一端上桌,摆满了大半张桌子。

“咱们开吃吧。”

冬儿早就馋饿了。

荔枝腰花并不是用荔枝炒的,这个时节东京也没有荔枝,而是将腰花表面切出菱形交叉的花刀,下油锅爆炒后,腰花迅速卷曲,表面粒粒凸起,犹如荔枝壳,故得此名。

腰花软嫩无比,咸香中带着丝丝酸甜味,还真有点像荔枝的味道。

炙子骨头其实就是烤羊肉,羊肋骨在炭火上炙烤得外焦里嫩,滋滋冒油,羊肉十分鲜美,肥而不腻,用刀割下,沾一沾酱料更美味。

温仲夏尝了尝那道有名的点心软酪,外皮十分软糯有嚼劲,里面则包着奶油状的膏体,口感绵软,香味浓郁,和她做的奶油类点心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外,他们点的奶茶也上了。

温仲夏意外发现樊楼里也在卖各式奶茶,甚至方便面也瞧见了。

嘿嘿,她们温记带动的风尚,名满天下的樊楼也在跟。

温记的排面有了。

玉蝉羹

“客官, 我们樊楼的酒天下闻名,招牌有眉寿酒、和旨酒,还有适合姑娘们吃的酒, 唤作蔷薇露①,醇香柔和, 客官可要点上一壶?”

伙计见这一桌没有点酒水,咧着笑脸上来一阵推销。

温仲夏就好奇问他:“你们是不是每卖出一壶酒也能分到钱?”

“客官肯定也是做买卖的吧, 一眼就瞧出来了。”伙计挠着后脖颈, 嘿嘿一笑。

他又道:“小的可不是为了卖酒胡乱吹嘘, 我们樊楼的酒只要吃过的客人,没有说不好的。”

这话温仲夏相信,听说这樊楼每年消耗的酒曲就足达五万斤, 酿造出来的酒还要分销给其他酒楼、脚店,足以证明樊楼的酒确实品质好。

不过温仲夏仍然没点, 含笑道:“贵店的名酒如雷贯耳, 不过妇道人家不擅饮酒,小孩儿就更不会喝了,酒水就免了。”

她瞥了眼杭曜,现在可不敢当着他的面喝酒, 万一醉了再做出点糗事,那真是装傻都应付不了了。

杭曜对上她的视线,马车上的那一幕骤然闪现,脸上又是一热。

伙计又转过头来问他要不要酒。

杭曜也以酒量不好回绝。

这伙计没卖出去也不恼,乐呵呵地说了两句恭维话,马上掉转头去找下一桌。

温仲夏观察了一会儿, 一楼散座坐的多数是普通老百姓,可能有不少像他们一样, 难得来一回樊楼开开眼界,他们桌上大多点两三道吃食,配一壶小酒,慢悠悠地边听戏边吃上半天。

樊楼的东西贵,同样的菜比别家贵数倍不止,但还是这么多人接踵而至,可以理解,名气大,官家都来过,更有许多其他服务是别家比不上的。

不过温仲夏如果要开酒楼,肯定走不了这条路线。

“阿姐,这个鱼羹好好喝。”温孟冬吃到美味的东西,急哄哄要分享。

温仲夏笑道:“是吗,我尝尝。”

杭曜便麻利地帮她盛了一碗,然后是徐嫂子,最后才轮到自己。

这道鱼羹,在樊楼另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玉蝉羹,因为鱼片洁白通透,薄如蝉翼。

温仲夏尝了一口,用的是鲈鱼,鱼刺少,鱼片用豆粉抓过,汁水被牢牢锁住,吃起来格外的嫩,入口即化。

加了豆粉后,鱼汤粘稠,上面漂浮着点点翠绿的葱花,白汤绿葱,漂亮极了。

鱼羹还用了鸡汤作底,更添了几分浓香味,最令她惊喜的是,汤里用了胡椒粉。

鱼汤和胡椒真是绝配,不仅能去腥,而且胡椒特有的辛香,愈发凸显鱼肉的鲜味。

在这个秋季微冷的夜晚,趁热喝上这么一碗浓香辛辣的鱼羹,浑身都暖和舒坦起来。

其实认真来讲,温仲夏觉得胡椒放得稍多了点,不过胡椒这种香料极其昂贵,对客人来说,放得越多才算够本,毕竟这么一道鱼羹要几十个大钱咧。

“鱼羹好吃是好吃,就是贵了些,都能买十多斤的鲜鱼了。”

尽管徐袖现在付得起,还是有些心疼,总是习惯性去换算自己做需要多少成本。

一年多前他们还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现在能坐在东京第一楼里悠闲用餐,真是恍然若梦,以前的苦日子都有些不真实起来。

温仲夏勾起唇角道:“所以这里叫玉蝉羹啊,听这个高雅的名字,是不是就贵得很合理了?”

徐袖不太赞同,“以后咱们开酒楼,可不兴弄这一套。”

“我不太常来这种大酒楼,有一个原因便是不喜这种云里雾里的取名,”杭曜放下勺子道,“鱼羹不叫鱼羹,馒头叫玉柱,曾经看到一个菜名无肠公子,猜猜是什么菜?”

温孟冬举手道:“我猜是包子。”

杭曜:“再猜。”

“莫不是田螺?”徐袖道。

杭曜摇头,看到温仲夏笑得眼睛弯成月牙儿,便道:“你肯定猜到了。”

温仲夏举起两只手,弓起五爪,作张牙舞爪状,笑眯眯道:“是大螃蟹了。”

徐袖和温孟冬想了一下,还真是形象,也大笑起来。

“不过这个名字可是冤枉螃蟹了,人家明明有肠子。”温仲夏细细讲来。

正当他们在一楼聊得开怀时,没注意到二楼有个人盯着他们瞧了好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