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魄千金美食发家日常(313)

杭起远和冯坞笑了两声,这个小娘子倒是个实诚人。

“早就听说温记百味的美食如今在东京小有名气,今儿老夫专程来开开眼界。”

杭起远举起桌上的菜单,“这上面的吃食太多了,挑花了眼,还是温掌柜帮忙介绍几样好吃的吧。”

温仲夏暗想,这个杭大人也是蛮会演的,明明你儿子隔三差五带温记的吃食回去,不信他没吃过。

她扬起灿烂的笑脸说:“两位大人可爱吃鱼?今儿送来两筐新鲜的草鱼,又肥又大,做个砂锅鱼,底下放个小炉子,边吃边煮着,正好给两位驱驱寒气。”

杭起远道:“行,就来道砂锅鱼。”

冯坞立马道:“那我点一道罐焖牛肉。”

前儿个温记给荣秀县主就送了这道菜,当时他闻了个味道便惦念上了。

除此之外,温仲夏又给他们推荐了两三道小炒并汤品。

“大人请稍等片刻,我这就去准备。”

温记现在的出菜速度越来越快,几道菜中罐焖牛肉是做起来最费事的,不过早就放在烤炉里提前焖上了,客人要点随时能上。

片刻钟后,温仲夏和丫头将吃食一一摆上桌。

揭开砂锅鱼的盖子,热气腾腾。鱼块提前炸过,呈焦褐色,随着咕嘟咕嘟的气泡不停颤动,表面点缀的芫荽和小红椒鲜嫩得可爱。

罐焖羊肉顾名思义是装在小罐子里,两位大人一人一罐。

不过这罐子也有趣,它不是用盖子合上的。

杭起远左看右看,诧异道:“这是用面皮子裹着?”

温仲夏笑着点头,“杭大人说得没错,就是用的酥皮,在炉子里烤了约摸一刻钟,才刚拿出来。”

酥皮被烤得表皮焦黄,整个儿膨胀起来,裹住了大半个陶罐,像陶罐顶着个大面包似的。

温仲夏执起小刀,沿着罐口边缘,将烤熟的酥皮切开,圆圆的酥皮拿开后,这才露出罐子里红润油亮的牛肉。

牛肉大块大块的,淹没在浓稠的汤汁中。汤汁表面有一层油光,这就证明烘烤的时辰恰到好处,把那层油烤出来了。

香味极其浓郁,厚重的肉香中混杂着一股番柿独有的酸甜气味。

冯坞深深嗅了一口,露出喜色,“对对,就是这个味道。”

温仲夏收起托盘,微笑着提醒:“大人,罐焖牛肉才从烤炉里拿出来,仔细烫口。”

冯坞迫不及待想要尝一尝,用勺子舀一块牛肉,吹了几口,送入口中。

太嫩了。

牛肉熟烂无比,几乎入口即化,汤汁不散不澥,鲜浓味美,番柿酸酸甜甜的滋味和牛肉完美融合在一起,吃上一口唇齿留香。

细细品来,这道菜难怪油亮十足,原来里面还加了酥油,带着一股子牛乳的香味,风味浓厚。

底下还垫着炸过的土豆和胡萝卜,同样很软烂,抿一抿便化了。

温仲夏见他爱吃,便道:“其实这个酥皮也可以一块配着吃,大人不妨将其蘸汤汁试试。”

杭起远闻言便掰了一块酥皮丢到汤汁中,酥皮本身烤得酥脆,裹上汤汁后,变成外湿里脆,味道很不错。

“这个酥皮倒好,有了这个,连米饭馒头都不用上了。”冯坞笑哈哈。

杭起远又尝了一口,咽下牛肉,望着温仲夏道:“这道菜不像是中原菜,倒有点北方边塞风味。”

温仲夏唇角微弯,“杭大人果真是见多识广,这道菜其实源自北方夷族,那边地广人稀,天气寒冷,老百姓多吃肉食抵御严寒,故而琢磨出各式各样的肉食做法,与咱们中原做法大为不同。”

她顺势给两位大人的酒杯添酒,不急不缓继续道:“我知道不少人嫌夷族野蛮,瞧不上他们的东西,不过咱们大宋如今国力强盛,万邦来朝,开放包容,兼容并蓄,

好的东西尽管为我们所用,就像这道罐焖牛肉,只要好吃,就做给咱们的百姓吃,谁在乎它的来源是哪里。”

杭起远笑着摇头,“我可什么都还没说,你就说了这么一大溜。”

温仲夏便道:“是民女卖弄了。”

“其实我原本以为今儿来,你会推荐一些有岭南特色的美食。”杭起远貌似随意道。

冯坞闻言停下进食的筷子。

温仲夏笑了笑,直截了当道:“杭大人可是看过家父写的那本《宾州纪胜》?”

她如此直白,杭起远反倒一下不知如何接话。

冯坞诧异道:“怎么,那本书你给他也送了一本?”

杭起远挑起眉头,“这么说你也有?”

两个中年男人面面相觑,再齐齐看向温仲夏,不约而同露出一丝哀怨不解之色。

原本他们都以为那本书是温仲夏专门给他们一个人的,没成想她原来是广撒网啊。

温仲夏眨巴眨巴眼睛,她可从没说过那本书是独一份,也没有说是单独送给谁的。

他们会错了意思,可不能怪她。

“那本宾州纪胜写得很好,只是一本光温记这些丫头们就不够分着看的,所以才找人又抄了几本而已,真的就几本,其中两本到了两位大人手上,民女倍感荣幸,要是家父在宾州知道他写的书得到两位大人的夸赞,定会十分高兴的。”

她语气不慌不忙,态度诚恳,清脆悠扬的嗓音让人听得很舒适。

杭起远和冯坞神色缓了缓。

其实他们也不是真生气,只是有些意外,这个女人的手段比他们想象中还要多。

至于是不是真的只送了两个人,他们也是压根不相信。

这个小丫头实在鬼精鬼精的,别看外表纯良,其实有八百个心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