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冬至该是放假休息的日子,可温记依然忙得热火朝天。
不过丫头们并不抱怨,掌柜的说了这几日愿意干活的,工钱翻倍,还有奖金。
反正她们大多数都无家可归,温记就是她们的根。既然不用走亲访友,那就努力做事,钱袋挣得鼓鼓的,那才是真的开心。
“刘老爷吃得怎么样,酸菜味道可好?”温仲夏照常来席间招呼一下客人。
刘老爷比出大拇指,“再好不过了,别家吃不到这么正宗的酸菜。”
“哈哈多谢夸张,好吃您多吃点,您点的饺子已经下锅,很快就来。”
她又走向另一桌,笑道:“吴官人,吴夫人,慢慢吃啊,有需要随时喊我。”
温仲夏记性好,只要来上店里来过几回的客人通常都能认得,甚至于他们的喜好都记得清清楚楚。
正与客人寒暄时,她侧脸一瞥,看到四五个男人悠悠然踏入店门。
她只扫了一眼,便判断为首的男子气质不俗,非富即贵,后面几个都是他的跟班或者仆人。
“老爷,没想到冬至店里人还这么多,人多眼杂,恐不安全,要不要换个地方?”内侍朝身旁的赵圭轻声询问。
赵圭却兴致盎然地环顾一圈店内,够热闹的啊。
“不必换,就这里。”
话音刚落,一道清脆的声音飘然至身前。
温仲夏笑道:“几位客官快请进,吃饭还是喝茶,今儿是冬至,饺子也有,口味好几种,随客官选择。”
赵圭上下打量了她一眼,“你就是温记的掌柜?”
比他想象的还要年轻。
“正是咧,”温仲夏微笑点头,“客官是头一回来吧,我们这里新客还有赠品,客官可要尝尝?”
赵圭笑道:“来都来了,自然要尝尝。”
说着信步往里走。
内侍指着二楼问她:“二楼可还有雅间,我们老爷用餐不喜被打扰。”
“真是对不住,大过节客人多,雅间都满了,现在只有一楼散座,要么客官只能再等一会儿。”温仲夏如实道来。
内侍皱眉道:“这不行,麻烦掌柜的去楼上清一间出来,我们多付钱便是。”
温仲夏脸色未变,“对不住,小店一向是先来后到,断没有赶客人走的道理。”
内侍还想开口,却被赵圭打断,“无妨,就坐一楼散座。”
内侍急了,小声道:“老爷,这散座人员不明……”
赵圭已经走到一处空位置,风轻云淡道:“以前连路边的小摊都吃过,有什么可怕的,你啊是越长岁数越胆小。”
内侍掏出帕子快速将桌面和凳子仔细抹了一遍,恭敬答话:“老爷说的是,小的回去就练练胆儿。”
同时默默腹诽:那会儿您不是皇帝啊,现在能一样吗?出了事他可是会没命的。
赵圭坐下后,看内侍和几个侍卫直挺挺围着桌子站立,想要以肉身挡住四周的目光。
可是这样杵在大堂中实在奇怪,好多客人侧目过来,交头接耳。
赵圭无奈,只得又示意他们坐下,难不成想让所有客人看着他们吃饭啊。
内侍和侍卫互相看了看,不敢不听,只不过除了内侍,侍卫是在旁边的四方桌入座,腰背挺得笔直。
赵圭望着周边的老百姓推杯换盏,谈笑风生,心下很是欣慰。
大过节的老百姓愿意下馆子,可见他们手头有闲钱。对于皇帝来说,百姓富足,是再不好过的事情。
温仲夏在一旁默默观察,愈发觉得这队人不像寻常的主子和仆人。
这几个下人对他有超出寻常的恭敬。
她按捺住心中好奇,上前递上菜单。
赵圭看着菜单上的吃食,怪道长姐对温记赞不绝口,新鲜花样还真不少,往日她往宫里送的还不到这里的十分之一。
他难以抉择,让温仲夏帮忙介绍。
“客官,今儿冬至大家都要吃饺子,酸菜肉馅儿的卖得挺好,还有这道羊蝎子锅子,寒冬腊月热乎乎吃着最是舒坦,配菜有下面这些……”
温仲夏一口气介绍了十来样,反正这客人不差钱。
赵圭点了其中几样有兴趣的,让她速速上来。
“对了,你这里不是说新客有赠品,是什么东西?”
“是招牌奶茶一份,原本一桌只送一杯,不过今儿过节,我便送几位每人一杯。”
赵圭乐了,“温掌柜豪爽,那就多谢了。”
温仲夏指着另一桌的护卫问:“那这几位客官要吃点什么?”
赵圭道:“照着我给他们来一样的便是。”
“好咧。”温仲夏请他们稍等片刻,自己回厨房准备。
同时琢磨外面那桌人的身份。
那个主子看面皮三四十岁,短胡须,身上穿着上好的绸缎袄子,通身的贵气,不是寻常有钱人家能有的。
他那个挑剔的仆人清瘦不高,背部微弓,嗓音有些轻柔。
还有那几个默不作声的护卫,行动一致,一看就是训练有素,有些军人作风……
温仲夏麻利地准备好吃食,和丫头一一端上桌。
“羊蝎子、酸菜饺、卤牛肉、板栗烧鸡……这是招牌奶茶。”
温仲夏笑道:“客官,还有两三样正在做,各位先吃着喝着。”
内侍立马站起身,拿起自己的碗筷,习惯性想要先为官家尝菜。
赵圭却用眼神制止了他,周围这么多人看着,哪有仆人比主人先吃的道理,岂不是一下就露馅儿了。
“可是老爷?”内侍面露隐忧。
赵圭轻声道:“如今天下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没有那么多歹人,放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