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魄千金美食发家日常(366)

“你们在聊什么?”

温仲夏走了过来,她刚送走明瓦作坊的万掌柜,他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因为事先不知情,加上事后主动坦白,积极认罪,府衙对他的判罚不重,交了一笔罚金便放了出来。

万掌柜又厚着脸皮,携礼物上门向温仲夏赔罪,当然主要目的是想挽回和温记的买卖。

温仲夏看他态度诚恳,得饶人处且饶人,再说酒楼那边也急需明瓦,这事也就揭了过去。

兰姑起身给她让了位置,笑道:“掌柜的,我们在听张连虎被打板子的事。”

杭妍叽叽喳喳又讲了一通,还说:“我的故事正缺个恶霸,我打算把张没种写进去,我要他在里面生不如死。”

起初杭妍对自己写话本这事还遮遮掩掩,不过她总拉着别人问故事取材,大伙儿一来二去就猜着了。

杭妍心大,干脆坦白开来,她就是要写话本子,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

温仲夏笑着催促:“那你抓紧写,我们可都巴巴等着看呢。”

杭妍翘着小下巴道:“莫急莫急,我已完成快过半了。”

朝旭还不知道这回事,听大家解释才明白,心生感慨,这个妹妹真是了不得,竟然能写书。

她想了想,试探着开口:“我在张家别院和勾栏里遇到过一些事,不知道对你写书有没有用。”

杭妍大喜过望,一把拉着她的手,“非常有用,我想听。”

其实她早就想问了,只是不敢,担心勾起她的伤心事。

朝旭姐姐是个有故事的女人,她在勾栏的经历,肯定比听来的要真实。

朝旭笑了,她现在身体不好,做不了什么活计,能帮杭妍写书提供些许灵感,也算自己有点用处。

这桩公案总算有惊无险的度过,徐袖感念定是菩萨保佑,带着温仲夏、朝旭和兰姑,要一起上大相国寺拜拜。

“我们打算去大相国寺上香,你要不要去?”杭曜来时,温仲夏主动问他。

她还欠着他一个承诺呢。

杭曜脱口而出:“明儿就有空。”

温仲夏笑着看他,“你这个太学博士都请几日假了,现在又请,不怕祭酒大人不高兴?”

杭曜解释道:“以前放假我经常不休,回来帮学生温习,算来攒了不少假期,忙了一年,也该用来歇歇,不打紧。”

太学那么多博士,又不是离了他不能转。

要是那帮太学生听了这话,定然心碎。

在博士的心上人面前,他们还是不够看的。

第二日,温仲夏一行人去了大相国寺,上香祷告一番后,又去买了点寺庙做的素食。

大相国寺的素食颇有名气,皇帝也爱吃,来上香的老百姓多少都会买点,沾沾福气。

徐袖一出寺庙的门,突然哎哟一声,“我想起来了,这附近有个很厉害的大夫,正好来了,我带朝旭去看看。”

不待众人回话,她又拽起兰姑的胳膊。

“兰姑也去。”

兰姑道:“我身体好着呢。”

徐袖一本正经道:“昨儿早上我看你练功夫,手腕使不出劲,得瞧瞧啊。”

兰姑懵了,她自己咋没感觉?

反正徐袖不由分说把兰姑和朝旭带上马车,又回头冲留在原地的温仲夏喊话:“夏儿,你坐博士的马车回去吧。”

温仲夏尴尬地嘴角抽了抽。

她是提前和嫂子透了一嘴,叫上杭曜是有话要说,但她这一招也太明显了吧。

兰姑大咧咧的性子也明白过来,一脸促狭地朝她眨了好几下眼。

温仲夏哭笑不得地望着马车远去的背影。

“得,只剩我们俩了。”

杭曜指着不远处道:“我的马车在那边,我送你回去。”

温仲夏眉眼一弯,“难得来一趟,咱们在这附近逛逛吧。”

杭曜欣然同意。

大相国寺旁边商铺林立,也十分繁华,这里还有一个很热闹的古玩区,很多名人雅士都曾在这里淘着宝贝。

看着两旁一长溜的古玩摊,温仲夏兴趣盎然,这里面兴许真的有古董。

她问杭曜:“你能鉴赏这些古玩吗?”

杭曜道:“字画也许能分辨一二,器具就看不大出来。”

两人慢悠悠地逛着,听那些摊贩的吆喝,什么汉朝的漆器、秦朝的短剑……

简直满大街都是宝贝。

有个摊贩叫住他们,“这位郎君,看看我这项链,唐朝的老古董了,给你的娘子买一条吧。”

杭曜正想解释她不是自己娘子,温仲夏抢先问:“这项链多少钱?”

摊贩笑呵呵道:“小娘子,我这是唐朝传下来的,今儿和你有缘,只要你一百贯。”

温仲夏当即拽着杭曜快步离开。

杭曜还以为她真喜欢,“怎么不要了,我买给你。”

温仲夏嗔他一眼,“你傻啊,他那分明是抢钱。”

这不他们走了,小贩还在后面喊:“别走啊,八十贯……五十贯也卖!”

谁买谁是冤大头。

不懂鉴赏确实不敢瞎买,不过也不是一无所获。

走到一个小摊,围着的人不少。

原来这摊贩卖的不是古董,是很多名人的诗文集。

“都来瞧瞧了,这里有柳宗元最全文集,谁要是能读完一篇而不破一句,我就把整本文集送他。”①

这个吆喝可吸引了不少读书人,毕竟这年头买本书也不便宜。

大家轮番尝试,无一人成功,总会嘴瓢,读错几个字。

摊贩也颇为失望,抱怨连连,大有一种这一届的读书人水平真是堪忧的意味。

温仲夏在人群中观望片刻,推了推杭曜的胳膊,轻笑道:“你去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