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承君恩(155)
苏怀月惊讶道:“那后来呢?”
柳眉道:“后来还是大云经寺那群和尚出了面。也是不怕死,到城外亲自去送衣物,发粮食,把人心安抚了下来。特别是那个了然大师,那些日子在城外与那些灾民同吃同住,如今在诸人心中可算是活佛降世呢,陛下还亲自写了道牌匾送到了大云经寺去,赏赐十分丰厚。”
苏怀月若有所思点点头,看来她老师是想借着这个势头请了然到绿石书院,将书院的口碑逆转过来。
只是…
她想起来了然那几次去找皇帝却屡屡碰壁,却不知了然肯不肯帮这个忙。
多想无益,苏怀月又问起来如今这疫病发展如何。
柳眉只说是从黄四娘那儿得来的消息,说是太医院已经有了眉目,试了几味药效果都还不错。
苏怀月道:“这么说,赵太后的身子应当也……”
柳眉点点头:“今儿替你去寿康宫拿东西,瞧着张彤儿扶着太后娘娘在屋子里走了几步,精神看起来很是不错,应当是不会有什么大碍了。”
苏怀月由衷笑道:“你找来的那个道士倒也真有些本事。”
柳眉不好意思道:“都是太医院的功劳,找个道士来不过是求心安罢了。”
又闲聊了几句后,柳眉便告辞了。
到日暮时宋白砚归家,果然也说起来要找了然来绿石书院论道的事情。
言罢安慰苏怀月道:“你放心便是,在咱们回南方以前,先生一定能将此事为你办妥当了,解你后顾之忧。”
苏怀月笑了笑:“多谢先生。”
宋白砚果然说到做到,过不了两日便去请了然。
雪下得很大,了然又常住在城郊的山上,宋白砚走得艰难。途中滑到一次,将竹伞跌落。
到的时候了然又不在,宋白砚等了半个时辰方等到和尚,肩上已经落了薄薄一层雪了。
了然见到他倒很有些高兴,喊了一声:“小明光。”又迎进去喝热茶。
但听到宋白砚说明来意,了然的面色却不大好看起来。
宋白砚当然知道为着杨诚一事,了然同当今陛下有了不小的嫌隙,定是不情愿来绿石书院帮忙的。
他也没有别的筹码,只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自己开春了便打算回南方去,还望大师能够帮一帮忙;又说修史乃是千秋万载能留下名字的大事业,于大师也有所助益。
了然长叹了口气:“小明光,你在这上京过得还开心么?”
宋白砚默了默,回道:“还算欢喜。”
了然摇了摇头:“你如今的模样比之那时我在上京初见你,可憔悴了不少啊。浮生千劫尽,长日一灯明。小明光,回去南方过原来的日子乃是好事,莫要对这上京的人与事执念太深。”
他叹了口气,“可不要步了绿石的后尘啊。”
宋白砚一时沉默。
回去过原来的日子?
他原来的日子是整日里在春山上,在他的明光书斋中修书,是独自一人在灯下翻过那无数的日日夜夜。
他原以为这样的时光是世上最好的时光,可来到上京后才发现不是的,原来有另外一个人陪着他一同在灯下触摸那些文字,竟是这样妙不可言。
他回不去了。
他想带着这上京的另外一个人一同走。
宋白砚沉默了半晌,仍旧道:“还请大师相助。”
了然也很坚决,摇了摇头,做了个请的姿势:“那便恕贫僧不能相陪了。”
宋白砚微微叹了口气,起身走到了院子里去了。
午后苏怀月还没能等到宋白砚回来,倒有些着急。
申时的时候,青竹回了府,见着她就着急忙慌的往外拉:“苏娘子,你快去劝劝先生罢。这么大的雪,干站在那儿也不是个事啊!”
一面拉人,一面噼里啪啦倒豆子一样把事情都说了。
原是那了然并不答应来绿石书院论道,宋白砚也不知怎么的,倒同人家杠上了,非得在门口站着等了然回心转意,颇有那么几分程门立雪的意思。
苏怀月闻言也不多说废话,匆匆收拾了便随着青竹往城郊而去。
到的时候雪已经小了不少,但宋白砚也快成了一个雪人了。
苏怀月心疼不已,忙赶上去为宋白砚拂落肩上积雪,只道:“先生,算了,总有别的办法的。”
宋白砚笑得温和:“无事,不过站一会儿罢了。先生答应过你定会将此事处置妥当,否则回了南边你总是放心不下,先生瞧着也觉得有愧。”
苏怀月道:“这也不是什么多重要的事情,哪里值得先生如此糟践自己的身子,实在无法子也就罢了。”
宋白砚不知为何却异常执着:“总归是绿石先生的遗愿,不好教他泉下难安。”
看了一眼天色,又安慰她道:“先生也只等到日暮时分,倘若实在不行,再同你另想办法。”
既而宋白砚如此说,苏怀月也无法再劝,撑了一把伞替宋白砚遮雪:“那学生陪着先生一起等。”
宋白砚却蹙眉道:“你前些日子才受的寒气,倘若此番受冻又生病了可如何是好?那才真是叫先生心中难安了。”只促着她去屋中等。
宋白砚态度坚决,苏怀月无法子,也只好先进屋避雪。
了然不欲与两人纠缠绿石书院的问题,留了热茶便进去里屋打坐了。
这事萧听澜知道的时候,刚刚同底下的臣子们商议完靺鞨开春后要来朝觐的问题。
听闻靺鞨那位老大君近来身子骨已经很不中用了,值此关头派了膝下长子炎珠带了人马来大启朝见。说是朝拜新帝,但背后用意却令人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