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何处问长安:王臣蹇蹇(211)

作者: 不窥园主人 阅读记录

“是啊,恒之,你的公务要紧。”沈容附和道。

“人事勿勿,日不暇给,不能晤语,愧之极。尚祈舅兄在此多用些点心茶水,少减在下惭畏之情,”江永拱手再拜,转头看向沈蔚,软下话语央求道,“前厅这边就有劳夫人了。”

江永一向喜怒不形于色,但沈蔚自能寻出蛛丝马迹。如今见他将姿态放得如此之低,心下不禁一酸,“交给我,你快去吧。”

近世高官多养幕僚,可为出谋划策,可为跟班跑腿,可为清客帮闲。贤士遗野,一时衣食无着,只得拜于权门之下,或觉功名无望,则如汉时府臣,唐时藩官,只为主上展献才华——大宣国运日衰,由此可见一斑。

书房中,江永一面与幕僚们研判着当下的形势,一面煮酒烹茶,将先前欠下的春联、福字一一补写。

“一元二气三阳泰,四序五福六合春。好联,好联,恒之送给在下吧?”

“幸得继贤兄青眼,还请惠存,”江永笑着放下毫笔,“江永书法拙陋,难登大雅之堂,待到明年春节,让颢儿来为大家掌笔。”

幕僚们都摸透了江永的性情。他不曾计较过自己的毁誉得失,却对膝下的一双儿女怜爱之至,若听得几句对他们的夸奖,面上虽然不显,心里则不知要开心多久。于是大家都满声附和,房中沉闷的空气又被年中应有的喜悦驱散些许,唯在吹到景修儒处换来一声叹息,“依照目下形势,还不知明年此刻我等会在何处呢。”

景修儒之父从周曾是咸嘉年间的太常寺少卿,昔日晋军围攻京师,北都旦夕不保。从周因曾为晋王的首席谋士黄俟授业,自恨教徒无方,愧而投水自尽。城破之日,晋军在城中大肆烧杀掳掠,幸得景修儒倾力帮助,江永方能逃出危城,将咸嘉帝的遗诏送抵南都。林鸿涛做了龙床,首辅黄俟以两家交情与江永之事相要挟,逼修儒接受了新朝的任命。未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很快博仁率军破关南下,将孤立无援的江北纳入囊中。修儒携家眷仓皇出逃,舍弃北地的田产家业,历经万难方至江南。然而由于此前曾在林鸿涛的朝中为官,他访遍了父亲的门生故吏也不得一官半职。之后冯渊借“倒逆”之名大肆打压异己,京中动荡日甚一日,景修儒恐被殃及,复又西行,举家寄居于徽州的亲戚府中。未几江南再起风云,林又汲派太监四处征女,致使民间骚动不安,亲戚的女儿被内官带走,一家人凑齐三千两纹银方才求得释放。亲戚无力再收留修儒,走投无路的他不得不觍颜向已成为五省总督的江永求救。江永见信大惊,当即派人将他们接到湖广,碍于“投逆”之事,江永不便保举修儒为官,遂让他待在自己幕中,待遇却远超旁人。“妖书背后定有主使,未必是今上,却不违天子所想,”半生漂泊令景修儒对人心愈发洞察,“恒之权责近于宰丞,聘问幕僚,犹似开府设官,争不令其如芒在背?欲安天子之心,元辅非自伐羽翼不可。”

说话之时,江永又已连写了几张福字,待墨迹干后分与众人,“继贤兄不必担心,此事尚有转圜的余地,”他走下书案,与幕僚们同坐饮茶,“若果真需请大家出京暂避,某也会将去处安排妥帖,绝不会让诸位无从着落。”

沈蔚将兄长与十娘送出府门,回房时发现江永已经歪在躺椅上睡着了。他盖了一袭大氅,手中的《周易》滑落在地,距炭盆不过三寸之遥。沈蔚将书拾起放到案上,又悄声坐回丈夫身边,为他解下网巾,将尚未干透的头发一缕缕梳在脑后,“半月不见,怎么又白了不少?”她低声喃喃道。

“因为我老了嘛。”

“恒之,你醒了?”沈蔚拍拍他的面颊,不让他再次睡过去,“躺椅不舒服,去床上睡。”

“……你先去休息吧,我马上就过去。”

“恒之!”沈蔚又推了推他,江永忍俊不禁,彻底清醒过来,“好吧,我去床上睡,可是要听易安说个故事。”

“江恒之,你多大了?颢儿可是都不听睡前故事了。”

“彼此啊,易安,”江永为妻子揩去眼角泪痕,话语中半是玩笑半是怜惜,“怎么还跟颐儿一样,动不动就哭鼻子啊?”

“上古之时,山谷间盘踞着一条赤龙……”

“可以不是龙吗?”

“古有卧龙,今有梦龙,何况彼时未出五帝、不见三皇,众生均贵均贱,说龙有何不可?”

“好吧。”

沈蔚继续说道,“赤龙日则翱翔于天,夜则深潜于渊,张牙舞爪,盘旋宛转,生活好不快意。忽而一日天灾降临,三足乌失了阳精,无法点燃日轮,遂至山谷寻其助援。赤龙听罢,立即动身寻找热源。它访遍四海十洲的火山汤泉,所得依然远远不够。”

“那怎么办呢?”

“于是赤龙去向人间。气候酷寒,草木无法生长,百兽冻饿殆尽。又因粮食短缺,民间盗贼峰起,百姓无从聊生。街道上摆满了冻毙雪中的尸体,无人为之收殓。人们躲在屋内,封死门缝,关闭琐窗,全家围坐炭盆取暖——彼时木炭有价无市,短短一截便贵愈百金。寻常门户家资有限,不舍多添炭火,故而每至深夜,仍有大批百姓饥寒交迫而死。”

“而那盆中的火苗,正是赤龙所寻之物。它携强劲北风,悍然闯入门窗,每与人云,‘欲复日之光华,吾需尔盆中火’,即将炭火吞吃入腹。”

“存火燃髓,令赤龙苦不堪言。而火乃一家性命所系,凡人又岂许他轻易夺走?于是锄耰棘矜、谤毁恨怨,皆集于赤龙之身。此中固不少不解其志只怜己私者,然亦多知其名贵而欲加侵夺之盗贼,畏其凶相而暗中诋诽之懦夫。赤龙受此恶遇,遍体鳞伤,身心俱疲,终究不移其心,逞命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