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何处问长安:王臣蹇蹇(219)

作者: 不窥园主人 阅读记录

话语稍住,江永啜茶润喉,发现茶水已经凉透了。

第二日天还未亮,林又清和江永就甩下众人独自下山去。

他们并辔而行,直到正午时分才看到人烟。那是一个很小的村落,背枕天寿山余脉,面临老君堂水支流,气派和破落的房屋杂错着排了两排,住的全是一姓子孙。如今全村的人都聚集在面前的院中,门檐下缠了几道红布,香烟在篱笆墙中缭绕。零星几声鞭炮传来,宣告着中华大地上又有一对夫妇喜结连理。这一家的家主是新郎的父亲,虽已发须尽白,却是满面红光。他拄着粗木忙前忙后大排筵宴,看见门外两名远客,也不问相识与否,直接热情地邀请他们入席。

“也好,那我们也沾沾喜气,”林又清将马绳递给傧相,从腰间取下一枚和田玉佩,“不期而来,谨以此玉为贺,祝两位新人百年琴瑟,永结同心。”

天子配饰,岂有凡品?那些村民登时对二人刮目相看,簇拥着要将他们迎至主桌。又清百般推脱,只与江永选了个角落坐下。农家的粗茶淡饭远不能与御膳相比,甚至连鸡鸭鱼肉都是用木头和面代替,摆在桌上可看不可吃。宾客大多是一生脚迹不出乡里的农民,目不识丁,满腹草莽,大着嗓门拉扯闲篇,磕碰着在饭桌间穿行停驻。林又清从未感受过这般热闹而融洽的氛围,像是面对着一大锅沸水,咕嘟嘟蒸出了酒气,把所有人都熏得微醉。然后便无所谓远的近的亲的疏的,骨肉手足般在一处欢歌痛饮。

江永坐在林又清的身边,头一回与天子待得这般近过。袖子迭着袖子,酒杯撞着酒杯。他看到咸嘉帝常年苍白的病容上泛起一丝酣红,两眼望向院中,文雅地举杯,轻轻抿一小口,又轻轻地放下,突然朝自己偏过头来,淡笑道,“当年我成婚时,也曾百般荒唐。”

林又深继位后,册封其弟又清为信王。信王早岁甚艰,养成谨慎周致之性。衣冠不正,不见内侍。坐不欹倚,目不旁视,不疾言,不茍笑(注7)。年十六成婚,未几重病不起,府上忙召良医诊视。医官望闻问切,一连开具好几副药方,皆被又清置之不理,“服药千剂,不如独宿。”又深听闻,拊掌嗔骂这个弟弟无趣得紧。

十七载春秋倏忽而过,像是一场大梦。梦醒了,喜乐当用悲声和。林又清轻叹一声,转而又问,“我记得恒之娶的是桐城沈家好女?”

江永点头称是。

“她等了你十三年,你不要辜负她,”又清意味深长地说道,“南京在,大宣就在。你还要替我守住剩下的江山。”

乡间不讲究太多礼教,新人拜过天地,跨入洞房。新郎到院中敬酒,见大家吵闹着要看新娘,也就将掀了喜帕的新娘带到众人面前。江永望向热闹人潮的中心,顿时摔了酒杯掉了竹筷。他的脸上褪去血色,耳边只剩嗡鸣。万事皆如远隔膜外,他代偿一般瞪大了双眼——自从定陵被盗的消息传来,他在内阁未曾这样失态过,在乾清宫未曾这样失态过,乃至于在玄宫也未曾这样失态过,可如今的他手足无措,张皇惊恐,正因为他看到那名新娘头上戴的,是原本陪葬定陵、孝端皇后的六龙三凤冠!

六龙三凤冠向她的亲孙走来,长长的珠宝串饰从两侧龙头垂下,在占用者的脸畔琳琅作响。冠冕镶嵌了数十颗红蓝宝石,将璀璨的阳光折射进江永的双瞳。他按着桌沿随又清站起,腿脚战栗,面色惨白,几乎下一刻就要晕倒,却见咸嘉帝从容端起酒杯,微笑着向来人致意,“祝二位百年好合,白头偕老。”

他们很快离开了喜宴,没有直奔宫城,而是中途折转去了西山。

生母刘氏去世的时候,又清不过五岁。那是一段讳莫如深的往事,实录中只记载刘氏曾失太子林原铭之意,被遣,不明不白地死了。原铭担心神宗知晓后自己的储君之位不保,下严令命东宫诸人不许声张。刘氏的遗体被秘密运出皇宫、葬于西山,没有丧仪、未树陵碑。数年之后,无人再知埋骨何方。

林又清不得父怜,又丧其母,遮风挡雨的伞骤然摧折,从此赤身零落于漫天风雨之中。他的养母野心勃勃,从未以他的温饱喜忧为念。又深察知其人秉性,继位后便将又清交给另一位庄妃抚养。庄妃仁慈宽俭,简重寡言,对又清的起居食息处处关护,抚视他胜于亲生,然而这样安宁美好的时光只有短短四年。天启四年,魏客用事,忌恨庄妃持正刚毅,每遣党羽裁损宫中礼数。庄妃负气愤郁,不久病薨。又清闻讯大恸,伏棺痛哭不异失丧生母。待到继承皇位,他特地下旨为庄妃上封号,并赐其弟千顷良田。

然而他心中的空洞再无物可以填补。在每一个提心吊胆、孤寂无眠的长夜,又清都会思念起自己的生母。刘氏尸骨寻不到了,他就在西山为生母建衣冠冢,独辟陵园;音容笑貌记不得了,他就让认识刘氏的宫嫔描述样貌,命画工依言绘像。依大宣旧例,皇帝生母忌日不设祭,不服青。又清特为刘氏别置一殿,设位奉祀,每晨亲谒。林又清一生甚苦,他的自卑与自负,敏感与固执,脆弱与刻薄,皆是由苦根长出的苦涩的枝丫。也许林又清不是明君贤主,可在母亲绘真前茕茕孑立、掩面而泣之时,他也只是一个过早失去母亲的可怜的孩子。

“娘亲,清儿最后一次来看你了,”林又清站在母亲的墓碑前喃喃道,浑圆的夕阳沿着起伏的山脊翻滚,将他的身影连同整座陵园融化在永恒与速朽的交界面中,“我们黄泉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