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载曜(又名:衣锦还乡后)(7)
赵二叔不会动辄责骂他,他看不懂赵二叔的眼神,也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关心,他只是隐约觉得,赵二叔或许不希望他来到这里,就像赵老太说的“招财只会吃饭”。
还有一次,赵老太说他是“拖油瓶”。
沐曦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所以在赵二叔面前,他的情绪里,除了“感激”的底色,又多了些茫然无措和战战兢兢。
他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拖累了赵二叔。
当女人问“赵二是不是你亲爹”的时候,沐曦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不知道在那个陌生的女人眼中,自己是不是一个“拖油瓶”。
很多事情,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太小了。
这个只有11岁的孩子,只能这样想着:如果当年救自己父亲的,是谨晨的家人……那该多好啊。
可是他也只敢悄悄地,在心里这样想一想而已。
说出来是要被骂“忘恩负义”的。
于是,他只能朝着赵二叔家的方向,继续走着……
急风骤雨
赵二家位于小旺村的西南角,谨晨家在小旺村的东北角。
站在谨晨家的平房上,能看到那条蜿蜒而过的河流。
南瓜家和二Y家在村子的东南角,是沐曦往返谨晨家的必经之地。
酷热的盛夏之夜,村子里许多村民都会选择坐到自家院门外,打开屋檐下的电灯泡,摇着蒲扇,一边聊着天一边纳凉。
沐曦快走到南瓜家门口时,一阵凉风夹杂在闷热的空气中,扑面而来。
很快,就有几滴雨地打在了沐曦的脸上。
沐曦把书包抱在胸前,准备向前冲刺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个陌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这个小孩,你知道赵二家住哪吗?”
沐曦停下了脚步。
路边一户邻居家的屋檐下,静静地悬挂着一盏散发着昏黄光线的白炽灯。
借着这微弱的光线,沐曦勉强能辨认出向他问路的人影——那是一个陌生的的短发女人。
个子挺高,穿着长长的花裙子,长相看不真切,嗓音略显粗犷了些。
沐曦还未来得及回答,就听见在自家院子门口纳凉的南瓜他爹插话说:“哎呀,问对人了!这就是老赵家的小念。”
南瓜爹热心肠,刚说完就又朝着沐曦大声喊:“小念啊,我去屋里给你取把伞吧,眼看这雨点儿一会儿比一会儿大啦!”
“不用了,谢谢叔,”沐曦摸了摸脸上的雨滴,朝着南瓜爹的方向说完,又转头问女人,“你是要找赵二叔吗?”
女人朝沐曦走了过来:“你就是念恩吧?咱俩快走吧。”
雨点越来越大、越来越密集,沐曦也不再多说,扭头向着家的方向跑去。
快到家门口的时候,沐曦又看到了那个来相亲的陌生女人。
赵老太正拉着她的手说着什么。
赵二叔在一旁静静地站着。
老太太嗓门儿大,最后一句话穿过密集的雨幕,钻进了沐曦的耳朵里。
“......下这么大的雨,就别走啦!”
“奶,二叔。”沐曦喊着冲进了屋檐下。
高个子女人也紧接着冲了过来。
看清楚紧跟着沐曦过来的女人之后,赵二和赵老太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
赵二本是双手抱在胸前,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此刻也缓缓放下了手臂。
来相亲的女人是个聪明人,很快就察觉到了不对,她转头问赵老太:“这个……是你家的亲戚吗?”
赵老太支支吾吾了一会儿,愣是没有一句囫囵话。
赵二的神情越发慌乱起来。
女人越看越觉得不对,她眼睛转了一圈,最后目光落到了沐曦身上:“念恩啊,这是你家的亲戚吗?”
沐曦立刻摇了摇头:“我不知道。”
此时,一旁的赵老太已经回过神来,她看着短发女人说:“你是送念恩回来的吧?也是,雨下得这么大......”
短发女人原本只是面色阴沉地站在那里,始终保持着沉默。
现在听了赵老太这句话,直接就抛出了一个炸雷:“我不是,我是赵二他相好的。”
这话单刀直入,劈得所有人都愣在了原地。
几个人大眼对小眼地站着,片刻的沉默之后,一旁的赵二破罐子破摔般放弃了抵抗,将头转向了别处。
姜是老的辣,赵老太率先打破了僵局。
她一边尽力安抚着来相亲的那个女人,一边则毫不客气地对后来的这位破口大骂起来。
这骂声,不比起刚才那句炸雷般的话杀伤力小。
来相亲的女人抖了一下,用力甩开了赵老太的手,冲进了瓢泼大雨之中。
这亲,看来是黄了。
这场雨来得急,雨势大,女人没跑几步就不得不停下脚步,匆忙躲进了隔壁邻居家的屋檐下。
隔壁罗大娘听到了外面传来的吵闹声,撑着雨伞,夹着手电筒打开了院门。
罗大娘家门口并未开灯,夜色里,前来相亲的女人轻轻动了动脚。
这一动,罗大娘吓了一大跳,她拿着的手电筒一转,惊呼:“哎呀!老天爷啊,吓我这一跳!这谁呀?也不出声。”
女人本就心里有气,此刻被手电筒照着,更是羞愤至极,于是脱口而出:“到人家家里来相亲的!”
罗大娘左右看了看,一脸的疑惑。
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刚刚还是倾盆大雨,这会儿像是放平了盆,雨突然间就停了下来。
高个子女人没好气地瞥了赵二一眼,扭头走了——要不是她扔下了那句炸雷般的话,倒像纯粹是偶然间路过了一个屋檐,认真地躲了个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