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子,你马甲掉了(150)

作者: 一袖桃花 阅读记录

景安一听反而放下心来,叶亭贞的用意应该是提点他不要与靳奕走得太近,目光也更加坦荡。

他噙着一抹笑。

恰巧靳奕随着首领太监登上了大殿,随着一声唱喏,众人皆跪地伏拜。

待礼毕,叶亭贞的声音一如外头飒飒秋风,带着淡漠、事不关己的叵测。

“回禀陛下,郑相独子于昨夜里过身,夫妇二人悲痛欲绝,念及郑相年迈,儿子做的事情自然也怪不到郑相身上,不若便让其归田养老,也算是不枉矜矜业业二十几载。”

此话一出,那些本还在猜忌的人心顿时就放回了腹中。

靳奕看着下方空出来的位子,没有一时回答叶亭贞,沉默起来。

一个空位多出来了,就得有个人填补,那这个人又该往何处寻?

景安也猜到这一层,他将众官不动声色打量一番,凭借昔日的印象,一时竟也找不出合适的人选。

“叶爱卿果然消息灵通,那朕便依你所言,郑相功过相抵,就许他颐养天年罢。”

他此番言语忒不客气,苏直在底下暗暗心惊,一双眼在叶亭贞与靳奕身上瞟,两个人仿佛暗暗较劲,谁也不让着谁。

只是靳奕年纪尚小,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做不到不形于色,故而落在叶亭贞眼中只是个小孩把戏,暗自冷笑。

靳奕见他嘲笑,更是心里窝着气,刚要把眼神收回时正巧暼到了站在叶亭贞身后的景安。

他形容淡淡,对着靳奕微不可见的摇了摇头。

靳奕这才安心收回目光,不再打算与其置气。

*

好容易捱到下朝时,景安念及鼎云居之事,此时恐怕还得叶亭贞点头,脚步继而慢了些。

果然待叶亭贞与旁人寒暄完毕,见景安还在前头,心头微动便让人请他往王府走一趟。

景安看着意料之中的邀约,没做他想。

从皇宫至摄政王府也不过一两柱香时光,待景安下轿时却发觉门外已停了一辆玄色马车,上面旗帜上淡淡写着个“陈”字。

“这也是本王邀请的贵客,想来你们应该认识。”

侍从将门打开来,待进门去,有侍女服侍叶亭贞将身上披的大氅取下,又端来盆水与他净手。

景安跟在身后自然有人服侍,虽说未至冬天,但天气尚冷,身上这件大氅是怎么也不想脱下来的。

叶亭贞这厢刚擦完手,回头就见景安还在踯躅,于是解释道:

“本王原本畏寒,后来不知吃了哪位大夫的药,身子渐渐强健起来倒是爱出汗,因而刚一进府就得将厚重的衣服褪去,否则非要闷出汗不可。”

景安心里犹疑,王府里就连侍女都穿上了轻薄的冬装,他怎地就如此单薄?

还未等他作出应答时,又被方才的事情给牵住了心肠。

那道浅浅的“陈”字,不得不让人警醒。

小路径斜,日头打在一方竹林投下浓密的影。

二人一路无话,快行至正厅时,忽闻一阵脚步声。

“微臣给王爷请安。”

景安猛然一震,心头微颤,这个声音喑哑,一如粗粝的磨石,他竟觉莫名熟悉!

“小陈大人,不必多礼。”

景安抬起头,在正厅门口站着等候的不是陈辞周还能是谁?

他虽是对着叶亭贞说话,但那一双眼似有若无向景安看去。

景安一看到他,映入脑海的首先便是那蜀中水患。

自上回景安被叶亭贞一道密诏召回了汴京,也就再没见过陈家父子。

可如今还有一件棘手之事。

采青大娘。

景安的外婆。

她日日徘徊在驿站门口,向过路人诉说自己的悲苦,只要有个有心人一问便知她要寻的便是景安。

他那时脑子混沌,竟然忘记将她安顿好,只在临走前吩咐驿丞好生看顾她,不可被人欺侮。

只是忘记了,这就如他代替“景安”身份路上的一根刺。

始终是个隐患。

若是旁人,便杀人灭口,绝了此等隐患。

但他下不去手,真正的景安本就为他而死,自己万不能恩将仇报。

只是这苦果,也要让他承受罢了。

三人落座后,侍女将珍馐美食奉上,林林总总摆上了案几。

叶亭贞坐于主位,微抿了口茶,先是与陈辞周寒暄了几句,无外乎是问陈雾良是否安好。

“家父一切安好,劳王爷挂心。只是舟车劳顿实在疲乏,我等二人于昨日申时才至汴京,未能先向王爷请安,还请王爷恕罪。”

叶亭贞摆摆手,饶有兴致的又看向景安,“本王记得你二人一同去的蜀中罢?”

景安颔首,站起身向陈辞周揖手道,“小陈大人,许久不见。”

陈辞周点点头,两人算是打了个照面。

正待景安落座时,叶亭贞由侍女倒了杯酒,像是随口问了一句。

“蜀中可有趣事?”

姻缘错(五)

陈辞周垂头抿了口茶,他坐在景安对面,袅袅茶烟将景安的面目遮住了一半,看不真切。

他淡暼一眼,随即收回视线,应起叶亭贞的话来。

“蜀中水患艰险,但其风景与汴京迥异,也算苦中作乐。不论是饮食与风土人情都与我等所见过的不同,此番可谓是增长见识,与景大人共事也是臣与家父的荣幸。”

景安闻言一动,按捺住心中微颤,“小陈大人言重,也是景安的荣幸。”

两人说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后,席间便安静下来。

越是这般寂静,景安的心便一刻不得安宁。

他捏着茶盏的手隐隐发颤,喉咙间一股子腥甜,忙又抿了口茶将那种不舒服的味道压下去。

上一篇: 太子的漂亮侍读 下一篇: 来自大粉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