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从穿成外道女修起(680)
火把的光照亮了树林。
……
“……执戈南去寻启王?嘶。”
一张纸被卷起来在灯上烧掉,纸灰纷纷扬扬地飞出窗去,落在窗台下新开的玉阁菊上。秋还浅着,府中的菊却先开了,从五月到九月,每隔半月花房里的仆人们就换下开过季的花草,换上又新开得又好的品种。
一盆作了景的金脉枫树被放在桌上,龙一样虬结的枝条垂落下来,碧色的叶片已经开始泛起粉。
烧纸的青年一身豆青暗花交领,腰上系白玉佩与印符,乌发玉冠,一眼望去就是哪家的高门子。只是此刻脸上的表情算不得太潇洒。
纸已经烧尽了,人却还是直盯着那火焰看,半晌才想起来搓搓手指。
有轻轻的脚步声移过来,在他身边停下,青年恍了一下神,猛回头看清来人,才放松下来。
“清秋小妹?你进书房来叫人通传一声。”
站在他身后的女子黛蓝团花衣裙,云水青的披帛上用金银线绣了青鸟纹,发上簪白玉,一身衣服像是大鸟艳丽的羽毛。
那张脸却垂眼尾柳眉,显现出一种弱质而冷漠的神情来。
“什,什么,王?”裴清秋磕磕绊绊地开口,青年摇摇头:“没事,朝中的事情,你别管,不是你家那个。”
裴清秋用那对似有忧色的眼睛看了一会自家兄弟,慢吞吞地找了个地方坐下了。
这是三州刺史裴循之府上,早前刚刚接了自家女儿回娘家。对外只说是母亲思念女儿,叫回来陪伴半月,但去接裴小娘子的都知道,是王府里那一位患了伤寒起了疹,刺史接女儿回来避晦气。
“早前听爷说你要回来了,”长兄裴怀瑜给她倒了杯茶,“怎么不声不响的,我都不晓得。去拜见过父亲母亲了吗?”
“去,去,去了,你,和阿耶,朝,上朝……”
“哦对,我上朝去了,”他应一声,“吃果子不吃?我叫他们给你上冰酥酪。”
佣人端了酥酪和揉了酥油炸的果子上来,裴清秋捡了一个在手里看着,并不吃。
裴怀瑜在她对面坐下,看着她叹了口气:“瘦了,怎么回事。”
裴清秋摇摇头,没说话。
“那病秧子苛待你了?我说不能,他没那个胆子。”
裴清秋又摇摇头,撇过头去喝茶。
“哎,真不是阿兄说你,当初你怎么就非得嫁给那个走着路都要被风吹跑的半瞎子,可不说他是我妹夫,我顶瞧不上这样的……”
“我,我,”裴清秋张了张嘴,我了一会之后我出一句完整的话,“我,喜欢,脑袋进水,好不好?”
裴怀瑜被噎得没话了一阵。
“不是,小妹你脑袋进水也该干了……哎,真不是我说,现在反正他也病病歪歪的没什么实权,你休了他回来,爱再嫁不再嫁,不嫁阿耶和我养着你,也好过天天在王府里守着他。”
裴清秋不喝茶了:“不要。”
兄妹俩打了一会嘴仗,嘴巴好用的那个被嘴巴不好用的那个呛得说不出来话,只好挪开话题。
“我看你是瘦了,”他说,“你是忧心阿耶的近况?”
裴清秋像是小动物一样咬了一口果子,眨眨眼,点头。
“朝中情况不算太好,不过也不必担心,好歹还有北方那个带兵的给朝廷托底。但最近从州乱了,有些贼寇在煽动乡野暴\乱,阿耶在考虑正好快要秋冬,送家里人去京畿那边的宅子过冬,等你家里那个病好了,就一起带着启程。”
裴清秋轻轻蹙起眉来:“他,他,封地,不能离……”
“封地肯定不动他的,”裴怀瑜没理解清秋的意思,“别乱听那些个要把他降成瑜川公的胡话,耶和兄还在这呢,不能让你从王妃变成公夫人。”
眼前的女人蹙起来的眉头没有展开,她当然不是想说这个。她的丈夫第五翳是瑜川王,也是名义上镇守此地的天家血脉,虽然一直有削他王位的风声传出,但谁都知道这血脉是有象征意义,也有人望所在的,削藩在这个动荡的关口不是好主意。
同样,让他离开封地对他本人,对局势来讲都不是好事。
但口吃阻止了她讲明白,裴清秋无可奈何地看着自己的兄长,不再说了。
他只当她是孩子。
“我,这这次回来,看,看望父亲母亲,五,五日后就回去。他,他还病着,我,我不能久留。”终于,裴清秋换了个话题。
“多待一阵子吧,”青年摇头,“你不是还把我两个外甥带来了吗?他得了疹,你不惜命我外甥们总得惜命吧,总不能你这个母亲把他俩扔在外祖家就不管了。”
裴清秋叹气,没点头也没摇头,裴怀瑜安慰地拍拍他的肩膀。
“放心吧,他在那待得好好的,总不能长腿跑了。你天天和他一起被关着,这就出来散散心吧。”
不是这样的事。
裴清秋想。
她只是觉得这次他病得急,病得古怪,明明前几天的时候人还好好地在院子里练剑,为何突然就躺下了?某种奇怪的预感缭绕着她。
她总觉得自己应该赶回去,确认一眼。
第326章 祈君之赐
车轮辘辘地轧过街道。
从州民\变,州府驻军皆集结起来。然而这个节骨眼上却有不知何处传来的流言,说瑜川王与刺史皆要逃去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