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枕戈(重生)(168)

作者: 将小明 阅读记录

甘元亭狠狠“哼!”了一声,力道之大,都让人替他担心有没有哼出一块鼻屎——蒙望已经背地里皱起了脸。

“这是我包的饺子!”李臻笑道,“全是跟我夫人学来的,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他放了帐帘过来,在谢时脑袋上撸了一把:“我们殿下令我就此撤兵,我来与各位道个别。”

“撤兵?”谢时一怔,欲言又止。

他回头一瞧,帐内各人都已经听过了这个消息,不像自己这么愣怔。甘元亭道:“他们撤他们的,你惊讶什么?!”

这完全是在挑刺,话音未落,蒙望已经压着他的话尾道:“李将军才来说的时候,连甘老将军在内,我们都吓了一跳。但李将军出示了燕王殿下的亲笔诏,金印加盖,作不得伪。”

甘元亭被这样拆台,脸都气红了。亏得蒙望出身孟国,有一层他不得不给的面子。

李臻已经又将诏书请了出来,给谢时看过:“撤兵有什么不好?在这地方守了几个月,一没有仗打,二没有事做,再不回去看看,女儿都快不认我这个爹了!”

“可是……”谢时往东指了指,“那边呢?”

东边,是穆军驻地。

他没有来晚多少,众人也都支着耳朵,在等这个答案。

李臻一摆手:“殿下既然叫我撤兵,必有他的道理。我只管照做的。也不是全撤,殿下叫我留了些人,防着辰恭罢了。”

众人面面相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臻这般做法,别说和他一概气度大不相同,就连帐内稍平庸些的将领,都觉出了僵化不妥。

众人几乎都想提醒李臻,只是碍于甘元亭在场,没有人敢开这个口。还是谢时轻咳了一声,硬着头皮罔顾了蒙望诧异的眼光:“李大将军——”

“——没事,”李臻心里门清,忙打断了这小祖宗,“我们殿下虽然寻常不问,每有命令,必定切中肯綮,个中自有我们不解的缘由。我李臻对自己效忠的人,有这个信心。”

他都说到了这份上,便谁也不好再劝。李臻也不久留。只是吃人嘴短,肚子里既然装着人家的饺子,众人便都装着没有甘元亭这个人,涌出去送。

李臻趁机拍了拍谢时的肩膀,打量了他几眼,笑道:“不错,长高了!”

谢时赧然,心里却难免一热。

-

李臻又去了穆军那边,也如此这般,一番说明,也带了饺子,只是,这些饺子是端端正正放在食盒内,摆得个个像个玉雕的工艺品,由亲兵恭恭敬敬地捧到穆军主将封德面前的。

当然更不可能是李臻特意包的——他就担心谢时被甘元亭亏待,怕他连过年也吃不上一顿好饺子,这才有了那么一出。

封德也只瞄了一眼,笑着道过谢,由亲兵接过,在一旁捧着晾着了。

公事公办完,李臻告辞,孑然走出穆军营地。

他和封德,其实也未必就那么看不上彼此,相反,二人都是当代名将,各自抱守一方之时,彼此听闻,隐有惺惺相惜的意味。

可惜,为了一座天康城。

-

正月初四。

辰台城内夜色未褪,白雪满檐,群英殿内烛火已经亮起,在熹微晨光中撑开一方肃穆天地。

刚送到的折子,掂在手里寒气沁人,上头“李臻返京”几个字几乎起了薄雾。辰静双面无表情,略抬了眼,淡淡道:“孤敬重你们对青璋忠心,对你们这档子亲卫惯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你还想管到本王的头上来了。”

林荣抿唇跪地:“属下不敢!”

辰静双凝眸不语。

前线的事,也不过才送到他手上。林荣怎么这么快得了消息,来就此劝他?

——赵春山死后,他待林荣终不能与从前无二。一是时移事易,二是他自己也有了变化。

西征归来,清原城惨状始终历历在目,三个月,他下了政令二十三道,道道动摇辰恭留下的旧例、旧法,誓要把行将枯朽的辰国挫出个刚朗的骨架。

虽还不能大见成效,他倒先挫去了自己柔雅的气质……一双手既已定夺过生死繁芜、镇得住远近烽火,将厚重的辰王金印日益摩挲得熠熠发亮——这双手的主人,也势必撕去了瞻前顾后的妇人之仁、左右摇摆的温声细气。

他虽然私下里,性子依然温柔,却终于以聪敏而顿悟,朝堂之上,这种惠施的温柔,只会害死更多人。

林荣只跟在宋如玥身边,原先还不信,如今,那两道淡淡的目光却隐有迫人锋锐,他也不得不信了。

不过,他终究是宋如玥的心腹,所言也并非全无道理。辰静双不在这事上拿捏他,不过沉默片刻,便问:“这事,青璋知不知情?”

林荣道:“是属下自作主张。”

他顿了顿,还是不放心,强调道:“王妃风寒未愈,属下不敢拿这事打扰王妃。”

风寒未愈——

除夕那天玩了雪,在外头待久了些,宋如玥回去就有些发热,饮了红枣姜汤才睡下。她身体尚未调养过来,辰静双不放心,睡不踏实,半夜一试她,竟真烧得滚烫。

太医来一看,当即开了风寒的方。到今日,宋如玥仍有些咳嗽,身上倦怠。

他既然如此说,辰静双便不作声了。

-

下朝后,辰静双冒雪到了望凤台。他靠近火盆,将身上寒气烤热了,才到内室去。

宋如玥这才将将睡醒,见了他,脸上自然就露出一个困蒙蒙的笑。辰静双一伸手,她已倾过来将他抱了满怀:“几时了?”

“刚下朝。”辰静双一手替她把被子按在肩头,另一手从明月那取了姜茶,“要不要趁热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