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京都十里春(124)

作者: 跃溪 阅读记录

又听孟嘉钰道:“常听人道,世子初到京都便已然思乡,时常说想要回到北地,流连于酒肆亦是为此,不知是何原因让世子忽然改变了想法?”

这人提到酒肆,却丝毫不提他和卢书忆之间的牵扯。

元昇斜睨他,勾嘴笑道:“自然是因为这京都城有孤不舍之人。”

孟嘉钰面色微变,比方才发现他二人同行时还要难看。

卢祈道:“既然阿忆和世子即将成为同僚,不如今夜我们就回卢府痛饮一番如何?”

元昇望着孟嘉钰,笑道:“行啊。”

第七十一章

同行回到卢府, 卢祈邀他们去了他平日所宿的云砚斋,院中筑有六角木亭,亭中是方白玉石桌,亭外则有株密如绯云, 风吹似雪的古杏。

虽已至春夜, 但今日天清气朗, 于这院中摆席亦不觉凉寒,卢祈请他们挪步至亭中,另吩咐了仆人备上酒宴。

卢祈在京是出了名的好酒之人, 酒量不定有多好, 但喜爱各处搜罗蜜酿美酒收藏。

今日许是得知元昇将在京任职,会为孙微在雍州争取更多的时机, 卢祈心头高兴, 便吩咐仆从将他往日的藏酒都取了来。

各色各样的红釉青瓷酒壶摆上石桌,卢祈喜滋滋地向他们介绍,说有西域的葡萄酒,别国进贡的龙膏酒,另有屠苏, 玉露……还有隐居在太华山的吴道士酿的玉壶冰。

玉壶冰……

卢书忆和元昇不经意对视, 清浅一瞥, 如飞蜓点水, 后又各自偏开视线去看院中的怪石花木。

原来这玉壶冰的酿造之法正是秦微之游历至京, 在太华山上的隐士那里所学。

又听卢祈欣然道:“世子, 今日可要一醉方休。”

“少卿这般盛情难却,孤自然是作陪到底。”

元昇慢声道:“可惜我那两位好友未在, 他们当中亦有人是酿酒好手,定合少卿脾性。”

“世子说的可是秦十九君, 上回在平康坊,某就见他对坊中酒肆颇有研究,改日某定当上门讨教。”

元昇勾嘴,轻笑道:“好啊。”

见他二人你来我往,卢祈更是要与雍州道的三人深交的意思,卢书忆不禁起了警惕,借口催促饭菜之意,让卢祈陪同她去往云砚斋的小厨房。

厨房在云砚斋的后院,方绕过主屋,石亭消失在了视野,卢书忆便停住脚步。

“阿忆,为何不走了?”

听这话,卢祈尚未察觉到她邀他同行的用意。

卢书忆嘘叹道:“阿兄,我有话要问你。”

“你说。”

“今日在凌霄苑,裴玠是如何向圣人禀奏的世子同意去御史台赴任之事?”

元昇是否愿意赴任御史台,裴玠为何会清楚?他又是如何说服元昇接受其推举的?

这些都是此事的疑点,卢书忆不得不警惕。

卢祈了悟其意,迟疑回道:“裴玠的说法实际和世子类似,说他二人在摘星阁附近偶遇,因见世子身上酒气浓重便借世子妃已逝的话题开导了几句。裴玠还对世子说他亦曾为鳏夫,为妻子受丧三年,也曾日日借酒消愁。”

此事倒做不了假,裴玠的发妻应是在他得夏允推举入朝后不久离世,据说是意外溺水而亡。

卢祈继续道:“裴玠言道他二人因此话机投缘,世子得他开导后便接受了入朝为官之事。”

这话便似唬弄之语,可对于李崇来说,元昇愿意接任左拾遗自是个再好不过的结果,故而裴玠的话就算漏洞百出,他亦会顺水推舟,不会戳破。

“阿忆,依你所看此事是否有不妥之处?”

卢书忆沉吟片刻,向卢祈道明了裴玠与裴孟君父女的关系,以及当初相沧同意振武屯兵漕州的条件。

那时裴孟君希望朝廷可以让她尚为狱守的父亲担任淮南道转运使。

这些年因北地藩镇割据,未曾缴纳贡赋,朝廷的税收来源主为江淮,这淮南道转运使便是负责将江淮的粮食贡赋运输入京。

如此关键的职务,卢书忆当初本想劝诫李崇莫要答应,可李崇急于得到雍州军制衡虎贲军,竟同意了裴孟君的请求。

而裴孟君的父亲裴世瑜为何会沦落到任狱守这样卑微之职,卢书忆是回到京都过后才得以查清,那皆因裴玠的运作。

卢祈听后道:“阿忆担心裴玠为报私仇,破坏朝廷与相沧的协定,让雍州世子趁机逃脱?”

卢书忆颌首,“不无可能。”

“看来是为兄高兴得过早……”

见他将方才的欣喜丢了个干净,卢书忆宽慰道:“一切都言之过早,阿兄不若动用淮南道的人脉,多多关注裴世瑜的动向。”

她也会留意元昇赴任御史台后的动作,可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另有一事。”

卢书忆从袖中取出方才的玉佩锦盒递给卢祈,又将今日之事隐去元昇扔掉扇坠的环节说与了卢祈。

“这是我给孟兄的回礼,阿兄只说是我托你买的。”

犹豫着接过锦盒,卢祈知道这是卢书忆认为那扇坠太过礼重,又不想和孟嘉钰有男女互赠的暧昧之意才推脱说是托他所买。

与孟嘉钰深交多年,卢祈又怎能不知他的心意,而相对于平康坊之夜,卢书忆对雍州世子的态度,她对孟嘉钰已然留了几分薄面。

想到今日在凌霄苑,卢书忆亦是穿了官服,毫无参与选后之意,卢祈不禁道:“阿忆,这世子,孟兄,还有圣人,你更愿意结交谁?”

少女面露疑惑,不知他如何突然问起这话?

卢祈却当她这疑惑是难以选择,自顾接话道:“此问虽不好答,但为兄知道你最厌恶谁,你最厌恶雍州世子,对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