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京都十里春(155)

作者: 跃溪 阅读记录

晨曦镀金, 晴空如碧, 茶肆内已经坐了不少客人,有人也同他们一样,是赶赴春笋宴的宾客, 现提前来到梅山, 打算趁着清晨气爽之际攀山赏景。

其中一方木桌前坐着三位小郎君,这三人却似与孟晋相识, 他们迈入茶肆时, 那边便有了招呼声。

“孟云琅,你怎也来了梅山竹林?”

云琅是孟晋的字,能用此称呼的人自是与他相熟,谁知孟晋只敷衍地回应了声,拉着元昇和卢书忆坐到了与之相离较远, 靠近门边的位置。

那边的方桌有关孟晋的话却未停, 声音甚至愈加拔高了几分。

“这孟云琅啊, 素来勤学苦励, 连上茅房都要随身揣本《论语》, 今日竟也来梅山竹林玩乐, 莫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吧?”

“你懂甚么,人家方才高中, 现正轻松欣喜着。”

在这声声戏谑中,孟晋默不作声地替他二人掺着清水, 面色僵白,双耳泛红,倒没出口反驳他们。

卢书忆悄声问他,“他们是你国子监的同窗?”

孟晋颌首,“别理他们,无聊至极。”

这时,那桌又传来了道慢悠悠的男声。

“孟云琅,梅山竹林的主人素来只邀请京中贵胄,你孟府从哪里得来的宴帖?”

身旁的人立马附和他,“快别这么说,人家的兄长现是圣人眼前的红人,就这小小的春笋宴又怎会拿不到宴帖?”

卢书忆循声望去,见得到众人附和的那人生了副极秀丽浓艳的面容,丹凤眼,肤白唇红,用句貌比潘安形容亦不为过。

她对身侧的男人低声道:“世子,那人比你更美貌。”

闻言,元昇漫不经心地瞥向那人,轻声讥笑。

“你眼瞎。”

卢书忆好笑,又问孟晋:“这人是谁?”

“是郑国公家的小侯爷,冯临,另外两人亦是与他交好的公侯家的小郎君。”

郑国公家的爵位乃是自宣帝朝世袭而来,可延至先帝时期,冯家便有了没落的趋势,但他们到底是陈年的贵族,骨子里瞧不上孟家这样从进士科起家的京中新贵。

卢书忆恍然道:“或是你们同时参与科考,你高中了,他却未中?”

“非也,他亦在本期的进士榜之列,不过排名在某之后。其实他得郑国公举荐,并不用参与科考便能在朝中谋取一官半职,可他与某素不对付,故而依旧报名了本年的科考,想与某一争高下。”

“如此。”

看来是这冯临败给了孟晋心存不服,这才对他句句冷嘲热讽。

她的视线在冯临身上转悠了几许,再回过头来看元昇,发觉他二人的姿态容貌真有几分相似。

元昇并未拿正眼瞧她,只寒声道:“打消你的想法,孤怎会与这等只会逞口舌之快的人有半分肖似。”

卢书忆轻挑眉宇,心想他们初见之时,他那纨绔膏粱之态可比这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又听元昇对孟晋说:“可要孤替你小惩他一二?”

“不必,不必。”

“在国子监时,他若对你百般欺凌,你也这般忍气吞声?”

“这……”

孟晋挠挠发缝,“郑国公在朝中亦算威名远扬,若某因为这点小龃龉便对冯临睚眦必报,恐会影响兄长的仕途,况且那冯临并不如眼瞧着那么坏,日后若你们有机会与他相处些时日就知道了。”

卢书忆和元昇交换个眼神。

他二人都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性子,但这毕竟是孟晋的事,若孟晋一而再再而三的推拒,他们要强行替他讨公道反显多事,不如趁早喝完茶水,离了这茶肆。

这就吩咐小厮快些上茶,喝完几口清茶解了口渴之后,便起身出了茶肆,继续朝山腰的竹林行去。

而他们走后,茶肆木桌旁的对话尚未停止。

冯临虚眼望向正逐渐远离茶肆的三人,说道:“云琅身边那小娘子为何有几分眼熟,你们可有认出是谁?”

“没留意,估摸是他的表哥表嫂,你几时变得关心云琅?”

冯临哼声否认,“你哪只眼看出某关心他?”

身侧的人又问:“阿临,听闻你阿爷近日正引着你与那淮南道转运使交往?”

“别提这人。”

“为何?”

“扫兴得很。”

听闻淮南道转运使这几个字,冯临的脸色就如吃了苍蝇般难看,半点不愿意再提及裴世瑜这人。

……

梅山山径。

步行了小半日,卢书忆略觉气喘,吩咐阿香在阴凉处的石墩子上铺好薄毯,整着衣裙坐过去歇脚。

元昇见此与身后的仆从道:“把包袱里的水囊取给孤。”

仆从眼疾手快地照做,男人自他手中接过水囊,谁知回头一瞧,竟见孟晋已经把阿香准备的水囊捧给了卢书忆,人也坐到了她身旁的石墩上。

孟晋另从袖中抽出了折扇替卢书忆打扇,风吹得少女耳边的鬓发不时扬起。

“卢侍御,热不热?”

“得你亲手打扇自然不会热。”

卢书忆脸上的笑意稍滞,另外想到了件事情,“你今日来这梅山竹林当真瞒着你阿兄”

“是,他只当某去了老师那里。”

卢书忆心想孟嘉钰如此心疼他这阿弟,还是不要向他隐瞒此事,否则若他知晓其间内情,只会当她和元昇怂恿他阿弟。

“你最好今晚回去就与他坦白。”

孟晋傻笑两声,“某会的,不过得挑选个他心情好的时日。”

“也好。”

听他二人你来我往,相谈甚欢,卢书忆话语间更是担忧上了孟嘉钰,男人捏捏手中的水囊,迈步过去,用脚尖轻踹孟晋的黑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