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京都十里春(181)

作者: 跃溪 阅读记录

卢祈满脸心事重重,回道:“去孟府寻嘉钰。”

“孟兄昨夜并未回卢府?”

卢书忆诧异,孟嘉钰入宫整日整夜竟没半点消息,难道还被李崇留在宫中吗?

她将疑惑道出,卢祈忧心道:“某亦不知,正因整日没他的消息,某打算亲自去孟府问问。”

卢书忆得知了此消息,暗道她恐怕也坐不住,不如同卢祈同去孟府,若孟嘉钰平生祸端,亦能与卢祈共商量对策。

“我和阿兄同去。”

“如此甚好。”卢祈踌躇着说:“某担忧你因昨日之事心情不佳,原不打算再拿孟家兄弟之事来叨扰你。”

“无妨,咱们走吧。”

卢家兄妹原要乘车辇赶往孟府,谁知尚未动身,又有名小厮递来封信,说送信之人特意嘱托要将信亲手交予卢书忆。

“交给我?”

少女面露疑惑,接过那封信,见封口处落的字竟像是元昇的字迹。

他们昨夜方才有过会面,不知今日为何又送信?

卢祈只当她还有其它事,焦急道:“为兄先走一步,你随后来便是。”

“阿兄且慢,不若看完这封信再走。”

元昇在这时候与她送信必是要紧之事,说不定是他见她入宫为孟晋求情未果,已经连夜托人去打听到了孟家兄弟的消息。

少女拆开信快速浏览,信上所言不过寥寥数语,果真如她所料,是和孟家兄弟有关。

但她读着信,眉宇竟越发地拧紧。

卢祈见着那忧色,亦凑过来瞧那信上的内容,读至最后竟是瞳孔大张,如遭雷劈。

“这……这是真是假?!”

他朗声问道。

依这信中所言,孟晋和冯临已经从刑部大牢释放,而换取他们安然回府的条件,竟是圣人要求孟嘉钰贬谪至夏州,担任夏州辖下的县尉。

卢书忆只是摇头,表明她亦不知,不过这倒可以解释昨夜孟嘉钰为何没有回卢府与卢祈会面。

这等消息怎能带给替他担忧的友人?

卢祈丢了魂似地嗫嚅道:“夏州地处蛮荒,瘴气甚重,若此信为真,嘉钰长年累月待在此地怎受得住?”

又听他道:“某得亲自去趟孟府问问嘉钰。”

卢书忆却挡在了前方,“若此信为真,孟兄恐怕有意要瞒着我们,阿兄直接上门质问未免误事。”

见他因她的话有所动容,卢书忆又提醒他道:“阿兄不若先去吏部衙门核实此信的真假,之后的事再从长计议。”

孟嘉钰若要贬谪,吏部定会得到消息,卢祈托相熟之人一打听便能知其真假。

其实少女心头已经有了几分确定,这等事,元昇应是不会无故编造。

卢祈连番点头,“你说的是,某这就去。”

他说走就走,脚步半点不带停留。

卢书忆因刚被李崇放闲,并不便出现在各部的衙门,也只能枯坐在卢府等待卢祈探听后的消息。

……

此事在黄昏时分有了结果,不过带给她消息的并非卢祈,而是卢惟岳。

依卢惟岳所言,孟嘉钰的确会被贬谪至夏州,卢祈得知此消息后立即求请面见圣人。

瞧卢祈心绪激动的样子,吏部的人将他拦在了吏部衙门,并悄悄带了信给卢惟岳。

卢惟岳现还在吏部与卢祈畅谈,卢书忆知她二叔的意思,他卢府可再受不起第二个人被圣人放闲了。

第一零二章

得知卢祈在吏部有卢惟岳照看, 卢书忆心绪渐安,独自坐于雪镜院卧房的木榻之旁,视线不经意掠过案几上的那封信。

李崇因为介怀她与元昇的关系让她远离朝堂也就罢了,但李怀景未除, 李崇正是用人之时, 为何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贬谪孟嘉钰, 仅因要有人来承受城门进谏案后的君王之怒吗?

可李崇隐忍多年,怎会是这等意气用事之人,卢书忆心下奇怪, 隐约觉得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少女的手指在案几上轻点, 在口中迂回着那两个字。

“夏州……”

见她枯坐许久,阿香上前来添了茶, 如常地询问道:“娘子无故说起夏州作甚?”

卢书忆摇头, 说道:“劳你将我书房里的那张地图取来。”

阿香称了是,眼疾手快地将地图取来,铺陈在案几之上。

临近傍晚,光线略显暗沉,卢书忆持灯环顾那张地图, 见夏州位于东南一隅, 与京师以及相沧临近的湖州倒是有江相连。

虽有此信息, 但卢书忆脑中也只有些零星的想法, 并无法拼凑出整件事的轮廓。

正在这时, 门前响起了环佩相碰的声音, 却是二叔独自来了雪镜院。

卢书忆起身向他行礼,“见过二叔。”

卢惟岳摆手让不必多礼, 沉吟道:“你阿兄无事,来与你说声不必担忧。”

“阿兄现在何处?”

“到底去了孟府, 说想去瞧孟侍郎的状况,听闻孟府摆了酒宴招待,现正在那边闹着。”

卢惟岳颇为无奈道:“孟侍郎调任夏州,他倒比谁激越,只愿别闹到圣人跟前便可。”

“阿兄与孟侍郎情谊深厚才会如此,二叔可知孟侍郎预备何时任职夏州?”

“听闻七日之后便会离京。”

卢书忆诧异,“这么快?”

往日,若有吏员惨遭调任贬谪,只吏部的文书通往州县少说也有足月,待真正的离京任职通常会三五月过后,孟嘉钰如此迅速地前往夏州任职属实让人纳闷。

不如,她亲自去询问孟嘉钰是否另有内情。

卢书忆思忖后道:“二叔,我可去接阿兄回府。”

卢惟岳颌首,“有你在那边照看也好,早去早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