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京都十里春(52)

作者:跃溪 阅读记录

不多时,外头又传来了元桀和蒙朝的呵斥声,想是拦截在府衙里的军将得知了张环被围攻消息。

杜初月在震颤不断的马车里望去,瞧见蒙朝像甩开吸血的蚂蝗般扔开一个又一个的百姓。

接着,有名农家青年竟抽出腰间镰刀向他砍去,只见蒙朝大喝一声,持枪将那青年捅了个对穿。

血溅出数里,世界似乎都静了,然后便是无数恐慌惨戾的喊叫。

“杀人啦!”

人群疯了似的四处乱蹿,尔后街那边传来了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却是元昇和庾闻谨领着鹰卫到了。

他们以最快的速度镇压了骚乱,杜初月还未来得及跟元昇打照面,便被他吩咐人送回了王府。

张环回到翠梧院后便有小产的迹象,但元桀却始终未归,派人去询问过多次,都说是蒙朝将军因当众斩民要被扣押问罪,大郎君正在为此事奔波脱不开身。

如此罪孽滔天,横行霸世的军将,就看元桀是否愿意弃车保帅了。

当日,杜初月在步幽阁的院中待到夜深,等到了王府各处火光幢幢,急促的脚步声四起。

紫檀匆匆跑进院内说:“大郎君带人将王府围了,鹰卫护送世子逃出城外了。”

话音刚落,就见元桀领着兵将紫檀推囊开。

元桀狭长的眼睛在火把的映照下更显阴鸷,“杜娘子,二郎舍你而去了。”

杜初月平淡道:“只怕兄长并未给他留机会营救小女。”

元桀大笑,“不错,如今他自身难保,杜娘子还是乖乖待在王府,勿要乱走动,否则别怪某刀剑无眼!”

瞧着元桀那威风得意的步伐,杜初月心中冷笑,这元大郎果真是个刚愎自用之徒。

接下来她就该等着那封急信传回京师,与雍州隔河相望的振武军会以元桀蓄意挑起兵变为由攻入雍州。

她望着棋盘,离吃下整盘白子只棋差一步。

可出乎意料,接下来十日,杜初月没有听见雍州有任何战役发生。

她开始怀疑紫檀是否有将那封信送到,但紫檀却斩钉截铁地说亲眼目睹杜洵收了信。

那么问题就该是在杜洵身上了。

杜初月愤怒地抚走棋盘,棋子砸了满地。

那天夜里,杜初月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忽然面前人影晃动,她兀地坐起身。

“杜娘子别害怕。”

那人将夜灯移到面前一亮,杜初月这才见是名王府的婢女,瞧起来却有几分眼熟。

“你是?”

“娘子初到王府,奴与娘子在琅苑之外有过一面之交。”

杜初月恍然,想起她是琅苑的人。

“女使前来可是琅苑有吩咐?”

“王妃想见你。”

杜初月心头一惊,来不及多询问,起身匆忙添了衣装,跟着这婢女出了步幽阁。

她们在王府之中迂回曲折,躲过了层层驻守的兵士,终于得进琅苑。

与院外见到的相符,琅苑里树木参差,叶冠如盖,就连月光也只疏疏落落地洒进,留下满地斑驳。

房门被推开,杜初月绕过屏风进得屋内,屋中灯火通明,家具摆设与步幽阁极其相似,只觉雅致古朴,却又药气萦绕。

雍王妃崔吟娥现就斜倚在窗前的贵妃榻上,直到见了她,杜初月才知元昇那容貌承袭何处。

鹅蛋脸,柳叶眉,眼横秋波,似乎青春依旧,依然像春日飘来的梨花雪屑,轻轻柔柔,点点蕊蕊。

但就气色来看,她并未如杜初月想象那般病重。

杜初月于几步之外向她行礼,“小女杜初月见过王妃。”

雍王妃目露慈光,“昇儿竟有如此这般好福气,来,到我身边来。”

她招了她于贵妃榻边落座,在近处又是仔细端视,但那目光克制温柔,并不惹人反感。

“只因我性子淡漠,不问俗事,不问亲缘,故而从未召见你,望你勿要见怪。”

雍王妃只将如今这般处境归在自己性子淡漠上,却丝毫不提雍王,不知是否真的对雍王没有半分怨气。

且她称病不起,就连元昇也甚少得见,又不知是经历了何等的事情才如此厌离。

她像是猜到她所想,继而说道:“前尘往事已如逝水而去,可怜了昇儿,这些年我远离尘俗,却是将他也抛下了。”

杜初月听了这话,确信她今日召见必有关元昇,“不知王妃今日找小女来是否有事嘱咐?”

雍王妃露出淡笑,“你和昇儿同样聪明。”

她招了侍女从里间托了个承盘上前,那承盘承载之物……

杜初月不由起身,直望着它,心口五味杂陈。

那就是传闻中的玉带,它竟然在雍王妃手中。

而她的儿子正在费尽心机找寻。

玉带被侍女捧到雍王妃跟前,她随意地将它拎起,面露冷诮,“原谅我的愚见,武力即权力,权力可以让人变得贪婪疯魔。”

杜初月艰难启口道:“可若没有权力,人也许会变得四面楚歌。”

她好似察觉到她的不认同,并未多做反驳,只说道:“所以我现在让它重现于世,想让你设法送与昇儿,助他解除此次危机。”

此刻好似也无法追问她为何直到现在才肯将这玉带交出。

至少不能让元桀掌控雍州。

“多谢王妃,小女定当不负所托。”

回到步幽阁,杜初月便将玉带交与紫檀,让她务必要找到城外鹰卫驻扎之处,将它亲手交给元昇。

他和庾闻谨可以凭此物,召回冬巡中的庾卓,得到除牙外军外整支雍州军的支持。

杜初月在五日之后得到了好消息,那夜雍州城内外响彻了整夜的兵戈之声,天还未亮时,王府的禁令解除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