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养个太子当外室(62)

“是真的,老奴亲眼所见,看得真真的。陛下若不信,亲自查看一下便知。”王春声音尖利,难掩激动。

皇帝摇头:“朕没有不信。”

他是太过激动以至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半个月前,皇帝收到王春的密信,经历过种种风浪的他,差点惊呼出声。

活捉北赤国小王子已然令他兴奋,更让他不敢相信的是:王春自称遇见了疑似皇长子之人。

顾况么?

对于武状元,皇帝印象很深,当时他还觉得面善,询问其是否有林姓亲戚。

当然,仅凭这点证据不足以证明顾况就是皇长子。于是,皇帝命人暗查。

凡参加武举者,其身世、背景皆登记在册。若要彻查,原也不难。尤其顾况是京畿人士,打听起来更是容易。

不过才数日,皇帝就知道,顾况非顾氏亲子,而是顾夫人当年抱来守家产的。年初顾家家主得知此事,将他逐出家门。此事顾家上下,人尽皆知。

至此皇帝心里已信了九分,只差当面确认。

相认

王公公去见陛下, 顾况则在殿外等候传召。

不足半刻钟,就有一个小太监出来,满脸堆笑:“顾将军,陛下召你进去呢。”

顾况点一点头, 稳了稳心神, 大步入内。

这不是他第一次面圣, 因此并没有多紧张。他依着规矩,行礼问安:“臣顾况参见陛下……”

然而大礼还未行完,就被皇帝拦下。

不是表示亲近的虚扶一把, 而是实打实地托住他的手肘,打断他施礼的动作。

顾况心下纳罕, 又不能表露异样, 只得顺着皇帝的力道暂且停下。他半抬眼眸,脸上露出不解的神情:“陛下?”

两人相距不足一尺,皇帝凝神,细细打量着眼前之人。

眉毛、眼睛、鼻子、嘴巴……

越看越觉得和他、和林婉因相似。

皇帝攥着顾况手臂,声音隐隐有些发颤:“你是顾况?天德二年三月生?”

顾况心内惊讶更重。皇帝宣召他,不问边关战事, 而是问他私事?

而且这些问题, 皇帝身边的王春公公也问过。

顾况垂眸:“回陛下, 是的。”

“顾玉海是你的养父?你的生身父母另有其人?”皇帝追问。

顾况轻轻点一点头。这些事情他从未隐瞒过,当初参加武举也写得清清楚楚。只是陛下为何突然在此刻问起?

皇帝阖了阖眼睛, 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关键时刻,最先问起的竟是这些已经掌握了的消息。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缓缓松开攥着的手臂, 后退两步,沉声吩咐:“把衣裳解开, 给朕看一看你右肩的印记。”

“陛下!”顾况心头一跳,神情立变,已然明白是涉及自己的身世。

他到底是什么人?竟能让陛下这般急切。

一时间,顾况脑海中已闪过无数的念头,却不敢再深想下去。

见他迟迟未动,旁边的王春出声催促:“顾将军,快解开让陛下看看啊。别让陛下等急了。”

皇帝嫌他多嘴,瞪了他一眼,继而又目光热切盯着顾况。

王公公连忙噤声,暗暗冲顾况使个眼色,示意他快一些。

两人目光灼灼,顾况恭谨地答应一声“是”。他除去外衫,将领口向下使一扯,右肩已暴露在空气中。

殿内烧有上等的银屑炭,没有丝毫的冷意。皇帝的鼻尖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双目圆睁,蹭的上前数步,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那个“卍”字,双手不可抑制地轻颤起来。

“没错,没错的。”皇帝眼角微湿,取出那个“卍”字佛头簪,认真比对,又指给两人看,“看,一样的,一模一样。‘卍’字中间缺了一点。”

王春机灵,忙笑道:“可不是一模一样?恭喜陛下找到皇长子。”

顾况心神大震,只觉脑子“嗡”的一声,全身的血液都往上涌。

方才听到皇帝询问生辰、要看右肩印记时,他已隐约猜到自己可能与陛下关系匪浅。但这一句“皇长子”还是着实惊到了他。

顾况动作迅捷,稍稍后退两步,躬身请罪:“请陛下恕罪!”

“什么恕罪?”皇帝红着眼睛,面上却尽是笑意,“你是朕失散多年的亲生儿子,又有何罪之有?”

得知自己并非顾家血脉时,顾况也曾想象过自己与亲人团聚的情形。可如今陛下这句“你是朕失散多年的亲生儿子”让他不敢应承。

他只能垂首,连声道:“臣不敢。”

“什么不敢?”皇帝既心酸,又心疼,“你就是朕的亲儿子啊。你看看,你的眉毛、眼睛,是不是和朕长得一模一样?”

顾况很少照镜,但对于自己的面容并不陌生。

此刻他心里乱糟糟的,抬眸直视天颜。不知是不是错觉,两人的眉眼之间确实相似。只是他年轻,更显朝气。皇帝眉间则多了一些岁月的痕迹。

“你的鼻子和嘴巴更像你娘。”皇帝说着,几步回至案边,打开一幅画卷给顾况看。

那是一个年轻女子的画像,画中人约莫二旬上下,穿一身宫装,清丽而忧郁。

画像右侧是一行小字:爱妻婉因。

这女子细看之下,的确与顾况有几分相似,尤其是下半张脸。而这画册微微泛黄,分明是十多年前的旧画。

皇帝叹一口气:“她姓林,所以朕第一次见你时,一时恍惚,还问你是否有姓林的亲戚。”

顾况心绪转了又转,没有应声。

皇帝有点急了:“怎么?你不信?朕难道还会骗你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