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养个太子当外室(67)

夫妻俩心里痒,偏又不敢讨论别的,只能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方才皇兄说,大皇子叫什么?”

鲁王妃无奈:“李昭。”

“对对对,他长得确实更像皇嫂。”

鲁王妃有些敷衍地点了点头,暗想:回去得将此事告诉儿子们,让他们谨言慎行,息了不该有的心思。

皇帝与大皇子离席之后没再回去。

少时,宫宴散了,众人依次离开重华殿。

虞停鸢跟在人群后面,仍想着今夜之事,心里沉甸甸的。

“阿鸢。”长公主不知何时已行到她身侧,声音极低,“我没记错的话,大皇子是不是你先前那个……”

虞停鸢陡然一惊,忙出声阻止:“公主!”

她环顾四周,还好无人注意这边。

“还真是啊?”长公主啧啧两声,“我第一回见他,就觉得眼熟。你老实和我说,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他身份?”

虞停鸢沉默一会儿,不答反问:“公主,他,他真是皇子吗?”

“应该是。皇室血脉,不可能造假。你没见过林娘娘,他们下半张脸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只是我当时没有深想。”长公主叹息一声,心知当年必定有隐情。

十八年前,她年纪尚幼,虽知道郭林之争,但了解得并不多。她印象最深的其实是林氏精神恍惚,郁郁而终。

长公主看她神情有些不对,心思一转,轻声问:“你是不是后悔了?”

虞停鸢不说话,心想,肯定后悔啊。现在这局面多尴尬,要早知道那是皇子,她无论如何什么也不会邀他做外室的。

不过,他素来骄傲,那段不光彩的过去,他大概不会刻意提起吧?想来也不会因此就为难她。眼下她更需要担心的是和李定的约定。

太子

新春宫宴, 鲁王夫妇受邀出席,李定却不在此列。

是夜,他早早用过晚膳,便进了书房。

忽有下人来报:“三公子, 王爷和王妃回来了, 让你速到雪月厅去。”

李定一怔:“可有说是什么事?”

小厮摇了摇头:“这个倒不曾说。”

“嗯。”李定整理了一下袖口, 大步前往雪月厅。

厅内亮堂堂的,鲁王夫妇显然刚从宫里回来,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更换, 就召了一众子女过来。

鲁王妻妾多,子女也多, 乌泱泱的站在一处, 连宽敞的雪月厅都显得逼仄不少。

世子居长,上前一步,问出弟妹的心声:“不知父王母妃召我们过来,有何吩咐?”

他暗自猜测,多半是与宫里有关。

“叫你们过来,是要告诉你们一件事。大皇子回宫了。”鲁王打起精神, 缓缓说道, “陛下想立他为太子, 想必不会从宗室里过继子嗣了。”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嗡嗡声不绝。

鲁王立时皱眉:“吵什么?没听见我说的话吗?陛下有亲儿子,不过继了。你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可别动不该有的心思!”

他富贵闲人做惯了, 并不想参与夺嫡之争。何况他还有一大家子呢,可经不起折腾。

“父王, 什么大皇子?”李定懵了,忍不住出声询问。

他早猜到今晚宫宴可能会有异常,但没想到竟是这样的晴天霹雳。

大皇子?从哪儿蹦出来个大皇子呢?

其他人也跟着附和。

鲁王也不是十分清楚:“谁知道呢?说是陛下的亲儿子,已逝的明宪皇后生的,已经十八岁了,一直长在宫外。”

“既然长在宫外,那如何证明是皇室血脉?”李定应声问道。

他已经苦心筹谋了这么久……

鲁王抬眸,斜了三儿子一眼:“怎么?你还想让陛下把证据拿到你跟前给你看看?”

王妃听父子俩语气不对,不由皱眉:“王爷……”

她叹一口气,温声道:“陛下那边肯定有证据,这就不是我们该操心的了。我和你父王也没别的意思,就是希望你们谨慎行事。不论从前有没有什么心思,以后都不能再有。”

李定垂下眼眸,狠狠掐住了自己的手心。疼痛让他无比清楚地意识到,这不是在做梦。

“我丑话说在前头。”鲁王视线逡巡,扫过子女们,脸上神情罕见的严肃,“谁要是敢不自量力,我头一个饶不了他。”

旁人或许不清楚,但鲁王深知他这个兄长的厉害。明明刚登基时只是个傀儡,硬是能凭本事将大权一点点握在手里。如今陛下态度坚决,要立自己亲儿子,他们家还是不掺和的好。

“好了,大过年的,别吓着孩子们了。”鲁王妃嗔怪地看他们一眼,“你们也都不小了,知道事情该怎么做,回去吧。”

“是。”众人散去。

李定胸中发堵,一步一步走出雪月厅。幸好夜色遮掩,无人看出他脸色难看。

大皇子,大皇子,为什么会有一个大皇子?

这几个月来,他时不时地进宫,借着和宣怀太子的情分,一点一点赢得皇帝的好感。而且还又搭上了虞家这条线。明明已经看到希望了,怎么偏偏就……

直到回了房间,李定仍不能接受。他支开下人,独自待在房中。

小厮不清楚里面发生了什么,只听到瓷器碎裂的声音。

过得许久,李定才打开房门,面无表情沉声道:“方才失手打破了个茶盏,收拾了吧。”

小厮答应一声,连忙入内,却意外发现三公子手心血痕隐约可见,当即心中一凛,匆匆收拾好退了出去。

一场宫宴打破了京城原有的平静。

宫中有位大皇子的消息不胫而走,短短数日便在京城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