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70)+番外

秦瑶点点头,也笑了,让刘季去家里把刚筛好的麦子拿下来。

刘季比谁都激动,忙不迭跑回家去拿麦子。

他亲眼看着秦瑶在河边鼓捣了五六日,今天居然弄出这么个大水车,还让磨盘自己转起来,这是何等的神奇!简直够他吹半年了。

“来了来了,麦来了!”

刘季冲下来,手里提着两只桶,一只是空的,一只装满麦子。

他倒是还知道要拿一只空桶来接。

秦瑶接过麦子,抓了一把放入石磨中间的孔洞里,立马听见咯吱咯吱的碾压声。

没一会儿,磨碎的麦粒掉了出来,秦瑶用手拨一拨,便落入石磨旁边的木槽里,顺着坡度自动落入空桶里。

村长等不及秦瑶这慢吞吞的,亲自舀起一瓢麦往磨里倒。

第一遍磨过的碎粒哗啦啦的掉出来,再反复磨两遍,就成了细细的面粉。

夜色已经来临,河边的火把照出一片光亮,中心时不时传来人们惊喜的声音。

“这磨磨得比人还快些呢,又不费力,秦娘子,你是怎么想出来这个好家伙的?”

秦瑶说自己从书上看到的,顺便试探了一下大家付费使用自家水磨的意愿。

刘货郎从人堆里跳起来问:“秦娘子,你家这水磨可愿放出给大家伙行个便利?”

问完,怕秦瑶以为自己要白用,马上补充:“我也不白用你的,你说个规矩,想来大家伙都乐意得很。”

刘季立马扯了扯秦瑶的衣袖,这么好的东西,一定要多收点使用费。

秦瑶一时间还没考虑好怎么定价,但看有不少人跃跃欲试,大声应道:

“今天实在太晚了,大家先各自家去吧,我这水磨也还没完全弄好,等过两日我弄好了,想出个规矩来,再告知大家。”

村民们想了想,这水磨现在确实简陋,连个棚子都没有,万一下雨,粮食都要淋坏。

便叮嘱秦瑶收拾好了一定要记得贴个规矩出来告诉大家伙,他们等着用她家这水磨呢。

刘大福是最想用的,他家粮食多,光靠一个人磨那是要累死人的,所以专门请了五个人帮忙磨粮食。

这要是能用上秦瑶的水磨,可就省事多了。

只需要派一个人在这盯着,把粮食倒进石磨,原本轮着推磨的人都能腾出来去做别的事。

有人想让刘木匠也帮自己家做一个。

刘木匠告诉他:“做这么一个水磨,木料加工费至少二两银子,还不算这两块大磨盘,这都是人家秦娘子自己去河里找大石块搬回家亲手凿出来的。”

村民们立马打消了自家也做个水磨的念头。

有那二两银子干什么不好,弄个水磨?疯了怕是!

第61章 你想屁吃(三更)

刘木匠还补充,这是人家秦瑶给的图纸,想要做新的没得到她同意,他是不会做的。

如此一来,就连刘大福都放弃了,还是租用秦瑶家的更划算。

秦瑶和刘木匠暗中对视一眼,两人达成默契,以后他家用磨免费。

人们看够了热闹,渐渐散去。

最后只有刘家人还留在水磨旁。

刚刚人太多,邱氏刚怀了身孕怕被冲撞不敢靠近,张氏和何氏也是被别人挤到了外面。

这会儿,婆媳三个才有机会近距离观看秦瑶家的水磨,见那石磨自己转得“呼哧呼哧”的,只觉得这磨喜人得很。

不过也从刘木匠口中得知这个水磨造价高达二两银子,心里直呼浪费。

“这磨好是好,但一想到它要二两银子,啧啧......弟妹,你是真舍得。”

何氏肉疼的看那呼呼转的水车,想着这可是二两银子,眉头都不自觉皱了起来。

刘老汉也好奇的看向去放石头堵水的秦瑶,“老三家的,你是咋想到要弄这个水磨的?”

就她和老三那两亩散养的麦地,收上来的麦子还不够这水磨磨一趟的。

在刘老汉看来,有点杀鸡用牛刀那意思——纯纯浪费!

秦瑶堵住了河道,水流迅速减小,转动的石磨慢慢停了下来。

她解释道:“这个水磨我是用来做营生的,顺便让自家人轻松些。”

“自家人?”何氏试探问:“咱家自家人用,弟妹你收不收钱呐?”

秦瑶冲她笑了笑,“当然不收!”

何氏有点爱贪小便宜,但人也热心,平时帮她不少小忙,这点好,秦瑶当然会给她。

毕竟这里是宗族社会,人际交往虽然麻烦,但不能躲避。因为关系弄好了,确实会给她带来很多隐形的好处。

比如她这水车和石磨今晚就放在河边,也不会担心被村里人偷走。

刘季是分出来了,但他老宅还有三个兄弟呢。

两个嫂子平时在村里人缘又好,年轻媳妇都帮着她们的,要是家里东西被人偷了,这些眼观八方的媳妇们马上就能查出谁是小偷。

磨磨是个折磨人的活,男人多要下地,到头来这个活儿还是落到女人手上。

现在得了秦瑶的允应,何氏和邱氏激动的说她们明天就把家里的麦拿过来磨,给秦瑶试试水磨的效率。

“这个没问题。”秦瑶颔首应下。

不过她也有个忙需要老宅的人帮。

“爹,我想把这水磨当营生,所以还要搭间屋子,看起来像样点。”

刘老汉点点头表示明白,看向刘季,“三儿,明天一早你带上镰刀过来找我们汇合,咱们一块儿先去把草割回来,再到那南山上砍几根竹子,一天功夫就能把这棚子搭出来。”

一听到要上山干活,刘季就垮脸,不情不愿的哦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