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千年流量夫君(143)+番外
“我并无大碍。倒是那水卒杨大,家住青州石膏山白驹谷,还望大人抚恤。”
王峻有些惊讶——他没想到,天潢贵胄竟把一个普通水卒的遗言记得这般清楚。
他赶忙点了点头,又看过孝瓘的伤势,确认并无大碍后,才扭头瞧了眼清操,这一眼却是把他吓了一跳——这女子怀中竟然抱着一个婴儿!
他看看婴儿,又看看孝瓘,看看孝瓘,又看看婴儿,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把话咽了下去,只道:
“这位……娘子想必受了……受了些……惊吓?不若去医馆……休养……休养一段时间?”
清操刚想拒绝,却听孝瓘回道:“有劳王左丞安排。”
“这孩子……要不要……送到殿下营中去?”
“左丞的意思是让我每日抱着个孩子修城吗?”
“不是,不是……”王峻笑着连连摆手,“那就跟着娘……”后面的尉相愿“噗”地笑了一声,他马上接上话,“子,跟着娘子,在医馆休养?”
孝瓘点头表示满意。
尉相愿牵过重霜,孝瓘单手抱起清操置于马上,再接过缰绳,在前头牵着马,缓缓走进城门,此举只看得王峻目瞪口呆。
待他们走后,王峻不禁感叹道:“啊,难怪急成那样……”又唤来主管马坊的厩使,问道;“知道是什么时候怀的孕啊?”
厩使挠了挠头,道:“见过他们这么样……”他抱了抱臂,“抱着。但造娃子……没瞧见……”
王峻瞪了他一眼,“废话!那能让你瞧见吗?”
“大人刚不是问……”
“你快闭嘴吧!”王峻做了个暂停的手势,又道,“以后别在马坊了,万一给冲撞了……你去与张太医说,今后郑氏就调去他那里服役,让他多派些人手好生护卫小公子。”
过了城门,清操趴在马背上,红着脸问:“你说……王左丞……是不是以为这孩子是我们的?”
“嗯……八成是。”
“那你还不向他澄清?你还把我抱上马?你还为我牵马?你没见……他都给我安排坐月子啦!”
孝瓘忍俊,后头看了一眼清操,“你是我娘子,是又怎么样呢?”
“可你这传扬出去……不是淆乱皇族血统吗?”
“日后陛下问起,我便说膝下无出,领养了一个孩子。”
“不行。”清操断然否决,“你我才这般年纪,怎么就要想领养之事了?”
“好,那便不想,都听你的。”
“不是!我的意思是说,你!你这般年纪,大可纳上一两房小妾,便有后嗣,无需再考虑领养之事了……”
“好,都听你的。”
清操见他这般顺从,不禁伸手提了他的耳朵,“喂!我说纳一两房小妾!”
孝瓘吃痛,“哎呦呦”地直叫,“抱歉,娘子大人,我没理解,你说一两‘房’小妾,我以为小妾是一种建筑名称呢……”
“过于牵强。”清操笑着加重些力道。
眼瞅着就要到医馆,清操罢了手,道:“孝瓘,你还是送我回马坊吧。”
孝瓘揉着耳朵,道:“你忘了那歹人吗?”
他这么一说,清操立马噤若寒蝉。那晚,她眼睁睁的看着奇氏被杀,若不是洪水,她自己也一定会殒命在那人刀下。
“他……应该不是谋财害命……”
“极有可能是西虏的细作。好巧不巧,我刚命人查完靖水酒肆,你与奇氏就遇到了刺客。”他仰头望着清操,“我在河阳,尚可护你。但城戍总有竣工之日,那时我就要返回邺城了。虽可留下一两名暗卫保护你,但我仍然不放心。我故意让左丞以为这孩子是我的,是希望他能加派些人手,那样你的安全才会有保障。”
说话间,马行到了医馆门口。
此处说是医馆,挂的牌匾却是河阳庵庐,门口还站了一大群年轻男子。
“这里不是医馆吗?这些人看着挺壮实啊,怎么排着队来看病?”清操好奇地问。
“所谓庵庐,就是专为驻扎在河阳的官兵看病疗伤之所。现在正值招募新兵之际,他们都是来检验身体是否合格的。”
庵庐果然不同于医馆,没有药柜,药物全都盛在大麻袋中,一袋袋的倚墙堆叠起来。靠东边的角落里还有个大筐,里面尽是刀、钳、镗、剪、镰等器具,有些带着血垢,看起来很瘆人。
此处的医者大多是折伤医,还有些负责制药、配药、助诊的医卒,忙里忙外,没有片刻空闲。
这时,有个身穿铠甲的人从后堂迎出来,见了孝瓘便行叩拜,“太医校尉张信叩见大王。”
“张太医无需多礼。”孝瓘将他扶起来。
张信先对孝瓘道:“下官待会给大王处理下伤口吧。”又转向清操,“王左丞的意思是,娘子先在庵庐休养,待身体复原,就索性留在庵庐帮我们的忙吧。”
第90章 出紫塞
张信果然是按坐月子的规格来招待清操的。
他命人在后院单辟出一间屋来, 先用纸把窗全糊死了,再用芦花絮被遮围一层,着实做到了无孔无隙, 进不来一丝贼风。
屋内有一张床, 清操自被安置在上面,就不准下地随意走动了, 吃喝都是由一名十三、四岁的女孩送进来。
“我姓陈, 原跟着方相士作侲子, 后被征到庵庐当了医卒, 他们都叫我阿巫。”
清操抬眼看了看那女孩, 眉眼弯弯,竟与年少时的自己有几分相似,不禁多了几分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