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朝闻道(48)

作者: 雨霁长安 阅读记录

堂上五人之间的氛围十分紧张。

王铎只是静静地看着面前抱着拳踱来踱去的柳治平, 未发一言。

只听柳治平怒道:“王公, 那崔道济一出御史台狱便上札迁政事堂到中书, 说的好听是为了办事便宜, 可实际上不就是想把我们这些人都给撵出去,他自己好坐上那个位置吗?”

柳治平带着一脸怒气甩着他那绯袍,随后冷哼一声,坐回了位置上。

“不管别人如何想,我柳治平绝对不同意这事。”

他不似王铎那般有才华, 得了先帝青眼一路扶摇直上, 不惑之年便能坐上中书令的位置。他是倚靠着他河东柳氏的荫庇,加之沉浸长安官场多年,积攒够了名望才坐上了从三品秘书监这个位置。

后来多亏了王铎在先帝面前说了他的好话, 他才得领参知政事之名入政事堂,成为宰执之一。

百般折腾才得来的位置, 柳治平说什么都不会放手。

“清明兄说的是,这崔知温委实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另一参知政事道。

“不知伯仁兄可有高见?”一直坐于末首的吏部尚书兼监修国史张应池向王铎开口问道。

他与王铎是多年交情,自是了解王铎心中成算。

王铎深深看了张应池一眼, 凭心而论,他在尚书省的六部首长中最看重、最欣赏的便是张应池了, 张应池与他是同年【2】。

六部之中, 工部尚书阎匀醉心于书画,除去他工部一亩三分田的事, 其他一律不管,俨然是个呆子。

户部尚书许道州是个财迷,铁公鸡一般一毛不拔,上不得台面成不得大事。

礼部尚书贺致事事讲求礼法森严,不懂变通,太过迂腐。

刑部尚书尹崇亮是个同李来济一般的铁面人物,不懂得人情世故。

兵部尚书佟孝征是济阳江氏曾经的旧部,与他王铎不是一条心。

这里也只有吏部尚书张应池了,当朝大儒,六部之首,爱重发妻,家风甚严,又是监修国史,沉稳持重,隐藏锋芒。

明明是吏部尚书,六部之首,该与他一样坐于上方,可偏偏坐在了最末位,不惹人注意。

张应池永远是淡淡的,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仿佛没有什么能打破他的那份沉稳自如。

也许有,但他王铎没看到过。

“观棋兄高抬我了,倒称不上是什么高见,只是我觉着崔知温这提议没什么不好的。”王铎唇角带着浅浅的笑意,似是运筹帷幄般拨弄着这场风云。

“不是,王公,你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你要赞成此事?”柳治平皱着眉看着王铎。

王铎看着柳治平冷笑一声,道:“不错。”

听到王铎这一肯定地答道,柳治平当即生了几分怒气,道:“王伯仁,你失心疯了不成?”

柳治平便是这个性子,直来直去,倒是和李来济一样适合做谏官,不适合做宰执。

沉不住气。

若非当初王铎看中了他河东柳氏的家族势力,他才不会让柳治平入政事堂。

“失心疯?”王铎笑了一声。

“我看失心疯的应该是你柳清明才对。”

“王伯仁,你是何意思?”柳治平怒道。

其他人眼瞧着柳治平脾气上来摆明了要和王铎辩驳一番,谁也不敢凑这个热闹,便面面相觑,未出一言。

“柳清明。”

“尸位素餐者,无颜站在此地,你听懂了么?”王铎讪笑,而后徐徐地、毫不留情面地说出了下面的话。

这几个字重重地打在了柳治平的心上。

柳治平素来最厌恶别人说他德不配位,何况今日说此话之人是曾经拉他上船的王铎。

“王铎你!”柳治平指着王铎的鼻子怒道。

“诸公有所不知,我便来为诸公讲讲。”

“景明元年,一九品校书郎升任从五品秘书省丞,升迁之快倒是惹人注目,有人上札至中书省弹劾,被我压了下来,我当是谁这么“慧眼识珠”,竟连一小小的校书郎都能发掘出来。”

王铎笑着,朝着众人指了指柳治平。

“没成想,我一看当年卷宗,才知这位慧眼识珠之人,竟是柳公。”

“若我记得不错,柳公当年便是吏部侍郎。”

王铎说此话时,丝毫没有避讳有旁人在场,显而易见地揭露这场污糟的交易。

“当年太皇太后临朝时,诏改秘书省称为兰台【3】,意思便是兰乃花中君子,品行高洁,兰台乃诸君子翰墨集结之地,自是纯净无暇,可偏偏沾上了你柳清明这般污浊之人。”

“治平是你的名,清明是你的字,你的所作所为,配得上么?”王铎一席话说的毫不留情。

“我要是你,我就躲在家里再不见人。安敢在这里狺狺狂吠?【4】”王铎说到最后,声音也凌厉了起来。

“王铎你欺人太甚!”柳治平直指王铎的鼻子,随后又感受到其他人的目光,只觉得无地自容便拂袖而去。

堂内经历了方才的争吵恢复了一片寂静,依稀可闻外面窸窸窣窣的蝉鸣声。

风起,树枝微微晃动,带动着树叶的哗哗声。

“诸位,可还有异议?”

王铎又恢复了气定神闲的神色,淡淡道。

静看云谲波诡,因果错综。

仿佛有着可翻云覆雨之手。

“臣等无异议。”

众人拱手恭敬齐道。

谁敢有异议

在座的又有几个人手底下是干净的王铎这是摆明了要支持天子,迁政事堂到中书省,是王铎必为之事。

方才柳治平被王铎揭了老底,眼下王铎这话可不就是明晃晃的威胁么

上一篇: 春闺令 下一篇: 他的暗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