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撩夫日常(236)
再次对街上的观察让曾明川确定,城中人们的生活秩序并没有混乱,只是行色间多了几分匆忙。或许城中多了这么多外来者,他们心中还是生出了一些不安全感。
远远的,曾明川就看到了慈安寺门口的空地上多出来的两排木棚。
马车离木棚越来越近,车上的人看的越来越清楚。
“那个木棚……看上去还不错呢!”
贺玄抻着脖子喃喃道。
陈九章也点头,“确实不错,看上去很简单,空间虽小,却能盛下这么多人。
曾明川没做声,心里却有些异样。
木棚是用木头搭建的,顶上盖着防雨毡,前面用帘子做遮挡。此时天气不算太冷,帘子都被掀了起来,露出里面的上下床。
“上下床?好新奇的设计。”
几人急切的下车,朱阳站在前面的木棚前跟他们招手。
“你们过来看看。”
“是。”
此时木棚住区的男人都去上工了,只有女人和孩子。有几个女人在空地前搭起的土灶上烧水做饭,有几个在用木盆洗衣服。
她们看到官差来了,吓的要跪,官差却告诉她们该做什么做什么。
话是这么说,她们还是放下了手里的活计,小心的看着一众来人。
几个小孩原本在她们身边玩闹,此时也停了下来,缩到了各自母亲、或者亲人的身边。
朱阳的本意是不想打扰他们,见到这幅情景,歉意的冲她们笑了笑,扬声道:“你们无需惊慌,本官只是来看看你们过的如何。大嫂子,晚上睡的冷不冷啊?”
一名大胆的中年妇女大声回答道:“多谢大人关心,我们晚上不冷,比在外面餐风露宿的强多了!”
朱阳点头,“那就好。”
曾明川几人已经走到了木棚门前,更加清楚的看到了木棚里面的情况。
木棚差不多有尺七八高,一丈多宽。靠着棚壁两边各有一张上下床,一张床差不多四尺宽,一个人睡正好,两个人睡就有些窄了。两张床的床头处横放着一长桌,将两张床分开。桌上放着杯子、碗、油灯等。
床上用品不怎么新,却挺干净的。
两张上下床床尾各有一个柜子,没有门,里面多个格子,上面用来放衣服,下面格子里放着木盆,水瓢等杂物。
空间虽然狭小,但用来吃饭睡觉,遮风挡雨是足够了。
贺玄赞叹道:“这木屋虽小,但五脏俱全,这设计绝妙啊!”
陈九章走出木棚,冲朱阳拱手,“大人高明!学生不知,如何能在两天之内造出这么多木棚?”
朱阳笑道:“多亏了城中的百姓啊!我宣布了对这些灾民的安置计划之后,城中百姓虽然有疑虑,但没有明显的反对,还有的百姓积极支持。这些木料和油毡,大部分是城中富豪乡绅捐出来的,有一少部分是衙门向普通百姓们那里买来的。我征集了全嘉阳县城和所属十八个村的木匠,共有三十多人,花费了一天一夜造出了这么多木棚。之后,又有泥瓦匠来盘土灶,建茅房……总的来说,算是全城参与了。”
“女人们在这里做饭洗衣,男人们都去做工了吗?”
“对。因为是灾民,即便被大夫看过,判定他们是健康人,但城中的人家依然不敢收留他们去做工。此时正是每年修整河道的时候,我便将他们充进修整河堤的队伍中去了,每天给他们二十个铜板,中午管一顿饭。”
曾明川由衷佩服,“大人设想周全,这些灾民们有福了!”
陈九章和贺玄也齐齐符合。
贺玄道:“大人,那些去村里的灾民是怎么安排的?”
“除了留在城里的灾民,去村里的灾民还剩六十六人,不到二十户,分到了七八个荒地荒山较多的村子里,差不多每个村子两三户。村里总有些破旧的没人居住的房子,我让村长找人帮忙修缮了一下,起码能住人。村里那么多荒地,随便他们去开垦种植,只要开垦了,就算是他们的,三年之内免税。”
“虽然有荒地给他们,但如今已经入秋,即便开了荒,也种不了什么。”
“明川此言不错。虽然此时不能种植庄稼,但可以除草刨地,规整土地,以待来年。我告诉他们,只要他们肯劳作,每天每家就有十个铜板,三天十斤粮食。明年春天还会发粮种,我想,他们应该会留下的。”
“大人是怎么把他们分为城内和城外两部分的呢?您不怕明年他们不种地了,偷偷回老家去?”
“留在城内的人家,大多没有种过地,而去城外的人家,原本就是庄稼人。即便他们明年回去了,那些荒地他们也拿不走,咱们照样可以种!”
听了朱阳的话,曾明川等三人对这种安置方法心服口服。
陈九章抱拳,“大人英明,学生佩服。”
朱阳干笑,“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父老乡亲们支持我,群策群力,才能做到现在这样!如果你们以后做了一方父母,一定要多为百姓考虑,遇事不能推诿,多想办法,多听取大家的意见,才能想出完全之策。”
曾明川等人齐齐点头,“多谢大人教诲。”
“你们能考上秀才,又一鼓作气考中举人,给本官大大的长脸了。今天回来,咱们好好喝一杯!”
“大人邀请,我等却之不恭。”
话是这么说,但朱阳下午有公务,曾明川三人还要赶路,再加上不敢在县令大人面前放肆,几人并没有喝多少酒。
朱阳有几分遗憾,充满期待道:“几位贤弟一定好好努力,争取再进一步。等你们几位去京城之前,再到我的府中来聚,到时候咱们不醉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