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之撩夫日常(462)

作者:八月初至 阅读记录

李一程皱起眉头,“看来,咱们以后做事要低调一些。”

曾明川无所谓道:“咱们做的事情哪里高调了?他们要是想找我的麻烦,没有理由也会编造理由的。你放心,你夫君没有那么脆弱,也不害怕他们。我一天是吉泽县令,就会做我想做的事情,大不了我带你回家种地去!”

李一程为曾明川豁达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而骄傲。

他笑着说:“好,我们回家种地去!”

孟广益的信则简单多了,问曾明川和李一程,他们的草药什么时候丰收,他什么时候来吉泽合适。

李一程吃惊的瞪大了眼睛,“孟兄要来?他亲自来吗?”

“他本人来不来我不清楚,你要他来吗?”

这话曾明川是笑着说的,但眼睛里并没有笑意。

李一程连忙道:“他来不来我无所谓的,只要他的商队来就行,我有东西要他帮我卖。”

“要他什么时候来?”

李一程想了想,“十月份吧?到时候草药和白菜都已经收获了。”

“好。”

曾明川分别写了信,让刘春送去驿站。

过了中秋节,李一程要去小寨村和小水村,一个是收花生和大豆,一个是教授小水村村民种植茶叶。

他现在怀孕四个多月了,曾明川怎么可能让他去?

但李一程非去不可,收花生和大豆他可以不去,但种植茶叶,除了他没有人会。

曾明川抱着他道:“你可以教会江来和江往,让他俩去。他俩虽然年轻,也是种地的行家。”

“可他们没有种过茶叶,可能连茶树都不认得。”

“你画功那么好,给他们画下来不就行了?好一程,你舍得让我担心吗?你舍得我一个人在家里吗?你要是非要去,我也要跟着去。”

李一程纳闷非常,原来那个高冷的曾明川哪儿去了?

小寨村他可以不去,但小水村他是一定要去的。如果能将茶树栽植成功,春秋采茶制茶,是长久的收益。

李一程想了一晚上,想了好几个说法要说服曾明川让他去,没想到第二天发生的事情让他一时之间走不了了。

就像黄奇胜说的,他好久没有去衙门了,也该去看看了。

他跟曾明川一起在县衙出现,黄奇胜笑的眉眼都弯了起来。

“李师爷,你终于来了。我正盼着你呢!”

李一程笑道:“黄主簿能力出众,自然要多做些。”

曾明川在旁边淡淡道:“黄主簿,一程身体特殊,不能做太多事,你能多做些就多做些。”

黄奇胜连忙道:“卑职不敢让李师爷多做什么,只希望李师爷能多提点提点卑职。”

几个人说话间,外面的鸣冤鼓突然“咚咚咚”响了起来。

曾明川上任以来,除了他刚来时敲过鸣冤鼓,这鼓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想过了。所以三个人听到鼓声先是一愣,随后才反应过来。

有人击鼓,自然是有冤情,曾明川沉下脸来,说了句,“去升堂。”

李一程小声问黄奇胜,“黄主簿,你知道是谁喊冤吗?”

黄奇胜并不清楚的摇头。

李一程抬头,见曾明川已经出去了,他连忙跟上。

他的心里居然有些紧张,他怕是发生了什么凶案。毕竟当代的侦破水平和检验水平都比较差,如果真的出现凶案,不知道明川断案的能力如何。

他现在觉得,古代的县令太不容易了,要搞经济,搞治安,还要断案,真是县长、警察局长和法官的身份集一身啊!

他在曾明川下手旁坐下,转头看去,曾明川坐在桌案之后,沉着一张脸,还挺有气势的。

曾明川一拍桌子,下面的衙役齐声道:“曾大人升堂了!威武!”

李一程想笑,这真像电视里演的,但肃穆的氛围让他笑不出来,绷紧了脸。

【305】审案【二更】

衙役们一声“升堂”,曾明川正了正身子,肃然道:“何人击鼓?将人带上来。”

当了几个月的县令,曾明川并没有正儿八经审过案子,没有多大的官威,也不喜欢随便拍惊堂木,只是说话的声音比平常大了一些。

衙役们很快将敲鼓鸣冤之人带了上来。

击鼓的人被带进大堂,“噗通”一声跪下,头磕在地板上,口里喊着:“曾大人,求您给我们做主啊!”

李一程低头看着地上跪着的人,30多岁的汉子,身材结实,面色黝黑,穿一身褐色短褐,已经洗的发了白,一副庄稼汉的模样。

曾明川问道:“你是何人?有何冤情要诉?”

汉子道:“大人,小人是西江县王家庄的村民,叫王安和,上个月咱们县嘉好粮行的张敏达在我们村里收粮食,说是河口村遭遇水灾,县令大人要赈灾,需要很多粮食,委托他去我们村里去收粮。开始他给的价格不错,很多村民都卖了粮。后来他又去收,说是衙门欠了他的钱,他没有钱给我们,让我们先把粮食卖给他,他给我们打欠条,等衙门给了他钱,他再把粮钱给我们。”

“什么?”曾明川差点儿站起来,王安和没说完,他就猜到了结果。

“你们把粮食卖给他了?你们怎么敢相信他?”

“是。”

王安和脸上也是一脸沮丧和懊恼,“村民们也有不相信的,但他说他在吉泽有那么大的粮行,不会骗我们,他能跑粮行跑不了。他还说他女儿很快就要嫁给曾大人了,他就要成为曾大人的岳父,不然曾大人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再加上他之前都是给了钱的,在他三说两说下,我们就相信了他。很多村民们把粮食卖给了他,让他给打了欠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