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238)

作者: 你的雕鸽 阅读记录

冉同和的手一顿,转而又恢复了正常的节奏。

题面的简洁出乎他的意料,但他也不是全然没有头绪。

为了保证公平,殿试所有的笔墨纸砚都是全新的,桌案上还配了水壶,方便考生们自己研墨。

冉同和就一首执墨锭,一手挽衣袖,一边磨墨,一边思考着应该如何落笔。

他这样的表现在众多考生之间并不突兀,因为大家都在磨墨中。

好在经过科举的前几轮筛选之后,独立进行过多场考试的考生们都不至于连个墨都不会研磨,没有在这个小小的关卡上摔跟头。

冉同和的这场思考,足足进行了半个时辰。

为了避免自己的思路混乱,他还在一边备着的纸张上记录下了自己的大致逻辑,等到全盘都有了一个腹稿之后,才放下了手中的笔,长出一口气。

不是他不想一鼓作气,把整篇文章给写出来,而是在经历过前面的那么多事情之后,上午的考试时间结束了。

内侍们一个个轻悄悄地靠到了各个考桌边,将手中的食盒放到了侧面不会轻易被碰到的位置。

这就是他们的午餐了。

因为搜身的流程繁琐且费时间,而且很难阻止其他人之间相互沟通,所以午饭会直接在考桌上用,好尽可能地杜绝作弊情况的发生。

冉同和在整理思路,完成这一阶段的任务之后正好思绪发散,然后就发现了轻悄悄靠过来的内侍。

他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将桌案上的诸多纸张全部收拾好,然后取出了食盒中的食物。

毕竟是在考试,也不适合铺张浪费,所以御膳房给他们准备的午饭也比较简单——

和济民书院、羊毛作坊里,形式相似的餐盘里面,放了三菜一汤一主食。

虽说在考试的时候还是不去出恭比较文雅,喝水有悖于这种观念,但人在紧张的时候更容易缺水。

这一份汤不算多,也就一个小茶盏的大小,足够有需求的考生熬过下午的时间了。

当然,三道菜也是没有书院和作坊中那么朴实的,考试很废体力,自然也要有足够的营养补充,又不能过于油腻,以至于和一些考生的肠胃冲突。

所以御膳房这边准备的餐盘也就是比寻常百姓家中的吃食更丰盛一些,菜式都是一些家常菜,力求尽可能的不因为午饭影响了考生的发挥。

冉同和将桌面收拾干净之后,就打开了食盒,看到里面有些奇奇怪怪的攒盘时还有些讶异。

他虽然出身贫寒,但也不是全然的没有见识,因为小有文名,还是去过一些高雅场合的,在那些场合里,这攒盘就是用来放点心或者水果拼盘的。

用来放膳食,还是第一次见。

时间紧迫,冉同和没有多想,将餐盘从食盒里取出,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

这一整天的考试时间就那么长,吃饭用的时间长了一些,答题的时间就短了。

冉同和对于自己拟的腹稿心中有数,知道要写的东西有很多,自然也就不敢在这上面浪费时间。

反正这些小细节,都可以等以后有了官职再去打听,眼下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的。

餐盘里的饭菜分量不小,只有汤品少了些,冉同和吃了大半之后就有些饱了。

如果全吃完的话,也不是不可以,但那样会让他的思维变得有些迟钝,不利于接下来的答题。

犹豫了一下之后,冉同和还是放下了手中的筷子,将餐盘餐具归位,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桌面是否干净。

确认桌面上不会有东西污了自己的卷面之后,冉同和这才放心地将答题的纸张、记录腹稿的纸张、笔墨砚台一一摆回方才的位置。

他要开始答题了。

殿中和他一样先用饭的考生有,但也不是全部。

不过这一点小小的不同无伤大雅,开考之前就已经告诉过他们了,想要什么时候用膳完全可以自行决定。

大家习惯不同,总不能在这上面强制,万一有的人就是饿着的时候脑子更清醒、思维更活跃呢?

没有谁会比他们自己更加了解自己。

快到饭点的时候陆执安也没有难为自己,跟梅永言和蔺晖文道了声别之后就去偏殿用膳了。

考场那边离不开人,至少要有两人监考才行,陆执安又是太子,即便是他们两人都是他的长辈,也不会违了礼数先去用膳的。

所以只能陆执安先吃,然后回去监考,换梅永言来,最后是蔺晖文。

等到三人轮了一遍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午正。

长时间的监考是相当枯燥乏味的,陆执安也觉得无聊,所以今天早上特意悄悄把自己正在看的一藏在袖子里带到了明光殿中。

这会儿就他们师徒三人在,考生们都在认真答题,他也不用太过遮掩了,就把书拿了出来。

亲眼目睹了这一幕的梅永言和蔺晖文:……

梅永言:殿下确实好学。

蔺晖文:殿下确实嚣张。

第92章 落幕

这是改元元安之后的第一场殿试,朝廷上下对于这件事都十分重视,几乎可以说是为此做了万全的准备。

因此,殿试结束的几乎可以说是无波无澜。

日落西山的时候,终于交了卷的六十名准进士陆陆续续离宫,迈出了这个可以决定他们仕途起点的关键节点。

这一日,朝中重要的大臣们都被陆远平留了下来,给卷子判分。

是的,判分。

这次殿试,将会分成五个角度来对于考生提出的方案进行评分,然后得出总分,再将所有人的分数算个平均分,就是考生自己的最终成绩了。

上一篇: 摆烂殿下的冲喜上将军 下一篇: 六州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