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明天登基(283)
孟铭德那天送来的那个战俘,在当天下午就已经被愤怒的俘虏们活活打死,至少还满足了他死前不要受折磨的诉求。
后续的日子里,从战俘营里传来的消息都是,他们所有人都恨不得生食其肉,千刀万剐。
这是一群为了复仇不会再顾忌自身的孤狼。
戎庭王庭已经散落,各家的部落也都不知道去了哪里,想也知道就算是有解药,额尔敦也不会挨个儿给他们送去。
家人都没了,那他们不复仇,还能做些什么?
在风向逆转的第十天,战俘营里传出消息。
有人愿意彻底归顺大恒,并帮助他们打下戎庭。
要求只有两个——找到他们的族人,并且杀死额尔敦。
草原一望无垠,少有标志物,若是不常在草原上生活的人,很容易就会迷失在里面。
战俘们提出的交换条件确实合孟铭德的心意,只是戒备依旧要保持着。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草原上情况未知,他们可不敢轻易就信了这些俘虏的话。
但这个交易也不是不能达成。
所有有归降意愿的俘虏,都可以申请用消息来做交换。
只要提出了申请,申请人就会被带走问话,所说之言被记录下来之后,就会被送去另一处营地。
为了避免他们欺骗大恒,所有人的话都会被相互比较,有故意进行错误引导的,直接就会被丢去做最苦最累的活计。
至于为什么不杀?
活生生一个人呢,杀了多不人道,要让他们发挥出足够的剩余价值才行。
在他们发挥出的作用大于大恒的消耗之前,他们连死的资格都不配有。
而那些所说皆是实话的俘虏,则会在新的营地中等待京城传来的安排。
程格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赶到边疆的。
得知足有近两万战俘后,这件事就被上升到了不一般的高度。
两万名战俘,想要押送的话,至少要六万人的队伍才行。
兰城这边依旧要驻守边关,虽然有六万余人,扣掉各处值守之后依旧是捉襟见肘。
就更不可能分兵去押送战俘了。
更何况,如今形势大好,要不了太长时间,他们还要去草原上搜寻戎庭余孽的下落。
现在时间已经是隆冬时节,进入陌生的草原去扫尾根本不可能,却也要开始为此做准备了。
另外还有帮助那些归降战俘找回部落牧民的事情需要人手。
所以,这一次,程格足足带了十五万大军过来。
其中七万会跟着他一起押送战俘会将,剩余八万则是交给杨左指挥,与孟铭德打配合。
对于杨左的新任命也下来了。
他终于可以卸任京城驻军主帅一职,选一个方便行军的日子,就可以带着这八万人手,前往兰城不远处的彭城驻守。
与孟铭德隔城相望,守望相助。
得了自己的新任命,杨左高兴地咧开嘴角。
若不是此时边境还不安稳,担心醉酒误事,他都想和孟铭德一起痛痛快快喝一场了。
程格带着人飞快地来,又带着人飞快地走了。
边城条件简陋,他们又急着行军,带的各类补给可不允许他们磨磨叽叽的。
而且,要不了多久就是新年了。
第119章 松州
对于大恒来说,安置接近两万人还不算是什么难事。
毕竟大恒地大物博,随便安排一些活计,战俘们的劳动所得都足以抵得上他们的生存所需。
不过,也不是就能这样轻易安排的,毕竟他们不是普通人,而是战俘。
边境一战,大恒损失了不少的人手,这批俘虏面前能填补上一部分的空白。
是的,他们打算暂时接纳这一批俘虏。
不是因为圣母心泛滥,而是为了填补青壮年的空白。
别看大恒动辄就是十万十五万大军的,实际上此时的人口并不算特别多,壮丁就更少了。
兰城一战没了三万人,至少三万家庭因此没了一个主要劳动力。
这对于百姓们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而这,还是大恒君臣此前百般算计后的结果。
并非大恒太弱,而是戎庭太强。
纯粹的悍勇,让他们胜过大恒许许多多,以至于很多时候都不需要太多的脑子。
只是,也是因为这份悍勇,即便是想用他们来填补壮劳力上的空白,他们也不敢轻易就放这些人散入民间。
抢占其他人的土地也不行,那是自掘坟墓。
于是剩下的就只有一条路——开荒。
比起将这些人散入各地,开荒反而是一种十分便于管理的方式。
至于他们的劳动所得,完全可以换成银钱,抵作伤亡将士们的抚恤,也好让家中还活着的人过得好上一些。
至于开荒开哪里……
陆执安想到了前些日子小禄子传来的消息,说是希望可以有更大面积的土地用来做对比实验。
正好,皇庄已经不太容得下大面积实验了,而农作物的择优培育又需要严格保密,这些同样需要严格管束的战俘们送过去,既能达到劳改的目的,又能让实验基地足够安排。
这个建议一提出来,就得到了其他人的支持。
左右实验用的庄子都是要驻军的,这样一来还能省下一部分兵力支出,可以留着以防万一。
至于庄子的地址,早前已经选了几个不错的地方,还没有定下来,现在倒是可以直接选个更适合这些俘虏的位置了。
“那就在朔州吧。”
陆远平拍板定了下来。
朔州这个名字陆执安很不陌生,当初他和老爹摊牌,用来确认大恒与他前世是否是同一片土地的时候,就是派人去朔州找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