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好养猫(152)
猫肚子又软又糯,立即让他想起初到临安城的那一夜,那种感觉很相似,却有所不同。
大猫是一团云。
小猫是一朵棉花,越弹越受用。
朝夕相处,他这猫的每一个小动作、每一个眼神,他都了如指掌。
没过多久,曲莲就瘫成一片白毯子,轻轻摆动尾巴,发出满意的呼噜声。
许念抬起头,依依不舍,只觉心中充满爱意。
他喜欢看曲莲的眼睛。
这双晶莹剔透的眸子哪怕情迷意醉也十分灵动。
曲莲:“文若。”
许念道:“怎么?”
曲莲窜起来,伸出爪子,擦去面前这人唇角流出的口水:“下不为例。”
许念微笑,搂紧白兮兮的小家伙,一边猫耳朵亲了一口:“嗯,耳朵也好香。”
曲莲甩了甩脑袋,喵喵叹气。
——“啾~”
破晓,窗外传来一声鸟叫。
*
年节在祥和的气氛中悄然逼近。
貍奴馆也和家家户户一样挂起彩灯,往门上钉桃符。
小窗常开着,摊上摆放琳琅满目的小玩意儿,迎接每一位来给猫儿买礼物的有心人。
许念、宋尧和小石头三人精心准备了许多东西,不仅有桃符、滚灯、翎子、铃铛,还有用毛毡做的十二生肖,每样看起来都别具一格。
这些小玩意儿不仅仅是猫儿的玩具,更是养猫之人的一种姿态。
猫儿有灵。
它让人们相信,生活中的美好往往就藏在看似平凡的小物件中,哪怕眼前有困难,也要懂得从内心滋养自己,向阳而生。
——“啾咪~”
鸳鸯身穿小衣蹲在门口。
它乐此不疲地玩着一枚通宝钱,为来往之人算命,自己亦融入御街繁华之中。
馆中别有洞天。
所有的猫儿都穿上了绣花小衣。
客人喝着冬饮,一边爱抚身边打转的猫儿,一边向彼此问安祝福。
——“许馆主,你这儿什么都好,就只有一个不是。”
许念坐在柜台前记账,云淡风轻地笑道:“什么不是?”
——“我每回来这儿,不小心摸了别的猫,结果回家被我自己养的那位闻出气味来,唉,不哄半天是不会见好的。”
许念哂道:“好不小心,照我看,一点儿也不冤枉。”
正是这时,一袭绿袄踏入堂中。
许念的目光落在来人的身上,缓缓搁笔。
*
庭外风雪渐止。
梅花香来。
丫鬟收伞。
杨启儿挽着花篮子,颔首问安。
——“许馆主近日可好?”
登徒子
许念对杨启儿的到来并不感到意外, 因为他自己也有同样的经历。
凡人不通灵术,若非于仙道天赋异禀,一开始确实是不敢相认的。
哪怕隐隐约约地觉察到了彼此的羁绊,有特殊的感觉, 但越是亲近的人反而越不敢认, 因为心中明白回忆无可替代, 拿任何人任何物欺骗自己终归是黄粱一场。
只有有缘的人, 才能揭开层层帘布与故知相认,得以长久厮守。
“好与不好,总归是自得其乐。”许念请杨启儿在堂中的一张方桌坐下, 摆好炉子,笑着迎道,“年节将至,不知我馆里哪知小猫这么有福气, 让三娘子亲自来聘?”
丫鬟一嗔, 伶牙俐齿的:“娘子, 咱们每个月都照顾他的生意,这人还明知故问呢。”
许念道:“不敢不敢, 只是我馆里的猫都得先问名, 规矩乱不得。”
“规矩是要守的。”杨启儿笑了笑, 把花篮放在身侧, 接过手炉, “自从许馆主登门演猫儿戏带来那只小衔蝶,我每月十五都要再见它一次,久而久之觉得十分亲切, 想给它一个家。”
炉子煮着茶。
红豆香味飘散。
一只花猫跑过来,嗅了嗅气味, 又往门前走去。
——“喵。”
曲莲趴在木架上,铺开爪子伸懒腰。
许念不紧不慢,拨了拨壶盖:“我这儿猫很多,衔蝶也不止有一只。”
杨启儿道:“诶,就是那只……”
许念道:“它的名字,上回我就告诉过三娘子。”
杨启儿闭上眼,深吸一口气,似在胸中酝酿过情感,睁眼道:“我是来接官人的……不会错,白大人就是他,他就是白大人。”
许念抬眸:“你信我说的了?”
“我信。”杨启儿的目光澄明,语气坚定,“先前不熟悉,误以为你告知此事是想骗我出钱聘猫,多有冒犯,但后来听闻雨过天青、钱塘江潮二事,加之伯哥回家又说起长桥有石虎之灵,我们商量了好几日,再看它是越看越像,便不由得不信了,翁婆知我读过书明事理,便让我来接它,说哪怕只是一缕残魂,也是白家的血脉,不能弃之不顾。”
许念听完,点了点头。
茶汤表面渐渐浮起气泡。
许念笑道:“三娘子,火候正好。”
在二人说话的时候,曲莲已经跑到后院的猫舍里去找白大人了。
——“白大人~白大人~你在哪儿呢~”
曲莲瞥了一眼架子,又扒到草筐掀开盖子,把白大人平时喜欢待的地方找遍了,却都没发现那团小小的黑煤球的身影。
它目光旋即转移到墙边的一排罐罐上。
——“喵?难道在这里?”
曲莲一个挨着一个探查,终于在其中某个罐罐里面找到了正在奋力舔毛的白大人。
罐子里的视角并不美妙。
白大人一回头,忽然看到一大张猫脸堵住罐子口,把它笼罩进黑暗中。
曲莲:“O(∩_∩)O”
——“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