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好养猫(92)
美人道:“恭喜衙内,衙内快看,它喜欢你呢。”
曲莲做出乖巧的表情:“喵~”
“好好好。”李衙内拍了拍笼子,得意道,“以后可不许再吓我了,小东西,过去我只当你受奸人教唆,以后可不能再胡闹了,要乖乖的。”
一连两日过去,这间厢房再无他人出入。
李衙内就住在这里,白日外出不知做什么事,晚上则回来与妓子饮酒作乐。
他还是有些戒心的,没有把曲莲放出来,出门前也会记得用大石块压住笼盖。
只是他不知道,这点手段根本拦不住曲莲。
曲莲趁无人之时溜出来,拨了拨门。
门从外面锁住了。
它接着跑到窗边往外看,才发现这里不是妓院的厢房,而是太湖之中的一艘船上。
往东眺望,虎丘塔的塔顶依稀可见。
湖面烟波浩渺,大船与陆地只靠几艘小舟联络。
饶是如此,曲莲一点也不害怕。
沿途它听着向头儿与几个手下的对话,已然确认这伙人就是城中捕猫的“黄鼬”,可它想知道李衙内为何要费尽心机捕捉这么多的猫,又要把这些猫送去何处。
曲莲钻进书柜,翻出李衙内这几日写的信件。
猫爪一页一页翻过信纸。
琥珀色瞳仁之中映入墨字。
白纸黑字无声地讲述着所有的真相。
曲莲看过前面几页得知——李衙内经过苏州之时听闻北方有人出高价求猫,便起了歹心,一边雇工捕猫,一边联络求猫之人,打算把南方的猫卖到北方牟取暴利。
然而,当它继续往后翻阅,才知道事情远不止于此。
爪子勾起纸张的一角。
起首的人名撞入它的视线之中。
——“阿不罕将军见信如晤……”
曲莲眯起眼。
这是某位金人将领的名字。
李衙内原是行商,在宋廷和金廷之间首鼠两端,和两边流内都打过交道。
他不仅捐了汉人的散官,也在金人那里捐了官职,故受其命一路混迹于流民之中散布谣言搬弄是非,此番捕猫是他,上回在楚州编排南熏门焚烧雕版一事的也是他。
而阿不罕出高价收猫则是为了引起一只妖的注意。
这只猫妖在太原城头和东京的水门杀死了阿不罕手下的许多人,阿不罕听巫师之言,想通过大里囚禁虐待猫的方式把妖引回北方除掉,故而找到李衙内做他们的牵线木偶。
——“喵。”
曲莲不自觉间垂下了尾巴。
它明白,这只妖正是自己。
它不可能再抛下爱人回北方去找阿不罕决一死战,但它自问还是能够对付李衙内的。
至于李衙内该当何罪……
猫影逐渐扩散模糊,红光流转,人的影子赫然出现。
宋尧从笼子里拿出自己的衣服,穿好之后,顺手吃掉了果盘里的杨桃。
他把李衙内的信件放进猫笼,用石块压好,然后躺进床帏。
仆人从走廊路过,丝毫没有察觉房间里面的异样,给门口的两盆蕙兰浇完水便离开了。
*
小船在水城来回穿梭,于千丝万缕之间寻觅着那只掩藏在幕后的手。
罗三郎回到客栈,过自家店门而不入,直把从商行打听到的消息告诉许念。
许念听到了一个陌生的地名:“盘门?”
罗三郎道:“盘门在州城的西南角,从运河的分渠可以通往太湖,是个交通要冲。”
许念道:“你是说,订制这批夜行衣的人是在盘门外看守私家仓库的一个姓向的棍徒?”
罗三郎道:“对,这人曾在绸庄做工,所以庄主一听那亳州老丈的描述便记起来了。”
许念道:“既是仓库又在城郊,很有可能就是黄鼬藏猫的地方。”
罗三郎道:“我们现在就可以去看一看。”
许念搁下笔,把诉状卷起装进竹筒,披起薄纱便出门去。
艄公撑着船已在街边等待多时。
盘门外有百顷稻田。
稻田之间仓库、寺庙、亭台交错分布。
许念在罗三郎的带领之下来到三岔河口。
“在那儿,咱们绕过这几座粮仓往北边走。”许念道,“应该就在那个院子里。”
他并不认得路,却看见了许多灵愿。
院子四周围着一圈木栅栏。
不比竹篱笆可以搬开,这种栅栏高大结实,且顶端削成尖刺,即使是猫也不能轻松爬过去。好在栅栏之间有缝隙,在院子侧门口的水渠边能近距离地看到里面的情况。
一架板车停下。
仓门打开,日光照在一排一排摞起的铁笼上面,笼架泛出阵阵寒光。
许念攥紧手心。
笼子里居然是一只又一只被囚禁的猫。猫儿的精神看起来都很不好,有的眼角粘满眼屎,有的毛发凌乱,有的怒目圆睁对着外面的人哈气。
估计下来这里已有三四十只猫,每个笼子都挤得满满当当,而那外面的人还打开笼门把刚运到这里的猫往里面塞。
罗三郎突然叫道:“聋子,我看到聋子了。”
在第三排铁笼的末尾,有只黄白相间的小绣虎正无精打采地蜷缩在笼子的角落里。
许念同时也注意到最下面那层铁笼。
笼子里的两只猫,一只是和芹娘毛色相近的鞭打樱桃,另一只则是玳瑁斑。
“三花……”许念一眼就认出了那只玳瑁斑。
那么三花旁边的必是林都头无疑。
把猫运进笼子之后,关闭仓门,上了一道厚重的铁锁。
许念深呼吸一口气,想清楚自己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