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几万里(72)
“啊,我倒是忘了,”说着便转过头望向贺应渠,“阿渠大婚的消息来得突然,原本已经定好要回青州的,听到阿渠要成亲,我定要等到阿渠成亲后再回去。”
贺应渠望着眉眼弯弯的李嘉月,她似是比自己还要高兴。“
“阿月是最早被赐婚的,却没想到先成婚的会是阿渠。”天家娶妻,三书六礼走过一遭至少也要耗费半年。
贺应渠想起自己,除了一封假的阿父的手书,其余什么都没有。这场婚事什么都很要紧,方家的脸面,贺家的脸面,一切的一切,都比她重要。
“哼。”一旁的郑璇冷哼一声。
贺应渠望着郑璇,轻声道:“女郎若是有眼疾,就趁早就看,若是嗓子不舒服,也尽早去看,若是心中有疾……”贺应渠顿了顿,“解铃还须系铃人,莫要扯上不相干之人。”
贺应渠终于想起月前在树上偷听到的郑璇二人的对话,郑璇应是有意于表哥,如今表哥要与自己成亲,难怪她会看自己不顺眼。
可她……才不稀罕。
说罢,贺应渠起身向李嘉月告辞,李嘉月再三留她用膳,一旁的陆杳却道,“阿渠就要大婚,想来家中有事要忙。”
李嘉月这才松开贺应渠的手,“阿杳说得对,我竟忘了。”
小厮带着贺应渠上了马车,身后的小丫鬟又追了上来,“女郎,这是我家女郎为你备下的。”
满满的两大食盒被银霜接过,贺应渠转过身,“替我谢谢你家女郎。”
小丫鬟笑着称是。
本该在李府用膳,贺应渠却提前回了来。门外的小厮见贺应渠回来,连忙行了一礼,“女君曾说,若是女郎归来,便去寻她。”
贺应渠点点头,带着银霜向着姨母的院子去了。
已近午时,姨母院中一个奴仆都没有,贺应渠将要推开房门,便听到里面门内传来方媪的声音。
“女君此计甚妙,将女郎许给七郎。七郎在方家都听他叔父的,与女郎成婚后,那贺家军便真落在女君手上了。”
“哼,怪就怪贺生,好好地贺家军不传给阿洵,偏要传给一个女郎,任他如何谋划,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女郎此时正在京中,不若将婚事提前,以免夜长梦多。”
“我与兄长已经商议过了,三日后便是良辰吉日,一切东西,将军生前就已经备好了,现今,只差临门一脚了……”
“对了,这些日子看好贺应渠,我这眼皮近日一直在跳,此事不能有差池,你家女郎就同个猴子一般,上蹿下跳的,可千万不能让她又作出什么幺蛾子。”
“诺。”
贺应渠收回手,给银霜一个眼神,二人从姨母院中退了出去。
*
银霜随着贺应渠回到房中,贺应渠自回来回就坐在案前写写画画,银霜有些不明所以。
“女郎,女君这般,我们该……”
贺应渠打断银霜,将刚写好的信递给银霜,“你将这信传给燕衡。”燕衡送她回到贺府后便退到城外。
贺应渠定是要回凉州的,她在信中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只待交给燕衡,她便可与他接应,回到凉州。
……
但愿一切顺利。
片刻后银霜归来。
“女郎,女君下了吩咐,你我二人都不能出府,我本想偷溜出府,怎料我爬上墙头,墙外围满了禁军!”
贺应渠皱了眉,“怎么会有禁军?!”
逃婚
禁军围贺府做甚?难不成贺家又出了什么岔子……
贺应渠冷哼一声,真以为将她困在府中她便传不出消息了吗?贺应渠招了招手,银霜靠了过去,贺应渠在她耳边吩咐了话,银霜眼神一亮,坚定地点了点头。
掌灯时分,小丫鬟送来吃食,银霜自小丫鬟手中接过食盒,小丫鬟又道:“这个交给女郎。”
“这是何物?”
“是方家七郎送来的,女君让我将此物交到女郎手中。”
银霜默默收下,小丫鬟告了退。
银霜将食盒里的饭菜拿了出来,而后又拿出那个锦盒,“女郎,这是方家郎君送来的。”
贺应渠皱了下眉,心中有些厌烦,她不想与自己并不相熟的人成亲,何况这场婚事是姨母的阴谋。
“方家郎君倒是有心了,先是下了帖子,而后又送来礼物。”
贺应渠却将手中的锦盒放到一旁,“无事献殷勤。”贺应渠耳边响起方媪与姨母的话。
“贺家军……”
想来他这般殷勤也是为了贺家军罢。
想到这个,贺应渠不由将锦盒扔远到一旁,她才不要嫁!
“银霜,方才我说的事你可安排好了?”
银霜点点头。
如此,三日后便能见分晓了,贺应渠最后瞥了一眼被她扔在一旁的锦盒。她偏不要他们如意!贺家军是阿父留给她的,她定然要护好贺家军。
*
三日后。
贺应渠寅时便同银霜一齐起来,二人藏到马厩内,待得方家的人来了,他们便混入到迎亲的队伍中。银霜已经将信送了出去,她们二人要在天黑之前出城,燕衡守在城外的不远处,只消他们碰面,便可回到凉州。
这婚事谁安排的便由谁去结罢!
她的婚事,定由她自己做主。
寅正,鸡鸣十分,方夫人院落。
“女君,女君,不好了,女郎不见了!”
方夫人懒懒地将巾子接过,“好好的人怎么会突然不见了?外面禁军围着,她逃不出去的。”说罢将巾子扔给小丫鬟,说道:“她定然还在贺府中,安排众人,搜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