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夜将阑(149)

作者: 莫堪寻 阅读记录

源素臣望着他,问道:“尚安,你当真这样想?”

源尚安不料他忽地正色起来,怔了一下才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我何必在这事上同你说谎话。”

“乱世狼烟,烽火不休,朝堂之上,更是纷纷扰扰不断,”源素臣举头望了眼秋日澄空,复又道,“想独善其身,可谓是难上加难。”

“尚安,”源素臣道,“这普天之下,没有真正能不问世事、置身事外的人。即使你百般躲避,时局的浪潮也会将你裹挟其中。要我看,与其被动地做一个棋盘上身不由己的棋子,倒不如主动去成为破局之人。若是要我庸庸碌碌,一事无成,那可比杀了我还难受。”

他从不会向皇权顶礼膜拜,年少时第一次入宫觐见永熙帝,同伴们都为自己能够面见天子而欣喜不已,唯有源素臣一人始终波澜不惊,甚至心间还略带一丝失望。

帝王家为了强调正统历来会编造不少异相和祥瑞来蒙骗人心,譬如说天子出生之日满屋红光,或是声称帝王长相不凡,仪表堂堂。

可源素臣见了永熙帝之后,只觉得那也不是什么三头六臂的神仙,不过是个相貌平平的凡人,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若扒了他那一身黄袍丢到市井里,只怕也没几个人在乎。

帝王将相不过如此。

至于沈湛……

他也曾幻想过,这少年帝王会继承先祖遗风,会励精图治重振山河,再不济也会做个从谏如流的守成天子。只可惜沈湛改不了骨子里的软弱,无论做什么都显得束手束脚,被一个李应蕖就能逼得束手无策。

这样的帝王将来如何面对更加凶残的豺狼虎豹?

想到这里,源素臣情不自禁地摇了摇头。源尚安不知何意,只听他道:“既然执棋之人软弱无能,那么我看,这天地翻覆之日怕是不远矣。”

源尚安心里一惊,似是已经料到源素臣接下来要说什么:“兄长,你……你要知道,这番话若是说给满朝文武听,要算是大逆不道、目无王法了。”

“那又如何,”源素臣浑不在意,“你又不会泄露咱们的秘密。”

“尚安,我无心做一个忍气吞声的好人,也不会做一个离经叛道的反贼。我要的不过是这里改天换地,至于生前身后事,千秋万岁名,我不在意,”源素臣道,“但这条路上,只有我一人,恐怕会是困难重重。”

“你既有此心,又何必畏惧这重重困难?”源尚安道,“丈夫担当生前事,英雄何计身后评。既然选了这条路,就得舍小我、弃私欲、顾大局,不求尽如人意,但求俯仰无愧天地而已。”

源素臣听罢,忽地大笑起来,那笑容里没有张狂,只有了然于心之后的欣慰:“尚安,你这样说,那你根本就不是能独善其身、熟视无睹的人。你是正道上的君子,终究不可能对这天下乱局置若罔闻。”

“再说了,”源素臣又道,“这万里江山、乱世烽烟里,若是缺了你源尚安,岂不是太寂寥、太无趣了。”

——————

源尚安缓步进了祠堂,轻声道:“爹爹,我来了。”

“找我什么事?尽管说吧。”

源尚安道:“如今柔然使团进京,圣上知道我通晓两国语言文字,有意让我帮着礼部和鸿胪寺一并接待商议。”

源司繁在祠堂上给程焉如上了几柱香后,转身嘱托源尚安道:“陛下既命你协助同柔然议和,你要多加小心,事事谨慎为上。”

源尚安应了声是,又道:“爹爹和柔然对峙多年,想来许多情况应该都比我要了解?”

源司繁擦掉了香炉旁的灰:“你想问什么?”

“这一次柔然派来的使节郁久闾穆延与苏合。还有……折兰乌野。”

“郁久闾是柔然王族的姓氏,你说的这个穆延是当今可汗的弟弟,他母妃是中原人,因而一直希望同大魏修好,我驻守边关时,常常能收到他寄来的信件,”源司繁道,“至于苏合,他也是柔然可汗倚重的人。这一次柔然派遣此二人带领使团,应该的确是有和谈的诚意。”

“至于你说的那个乌野……”源司繁眸光远眺,言语停顿了片刻。

源尚安问:“怎么了吗?”

源司繁略微眯眼,喃喃道:“……他姓折兰?这姓氏我怎么听着有些耳熟。他父亲是谁?你为什么想起来问他?”

源尚安垂首道:“实不相瞒,尚安小时候被敦叔带到互市上玩,曾经无意间救过一个少年。尚安那时候也不知道他是何人,是他醒来之后才知道了他的名字。至于他父亲,我倒不太清楚,折兰这个部落人数不少,也不好说。”

源司繁默默听着,没有出声打断。

见他如此,源尚安有些拿不准,试探道:“爹爹,我……我做错什么了吗?”

源司繁并没有否认他救人的好意:“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嘛,爹知道你生性善良,在他人危难之际伸出援手怎么是错误呢?”

源尚安点了点头,源司繁又道:“你想问什么,就一口气问完吧,也不用一句话一句话试探性地朝外说,爹又不是外人。”

源尚安道:“我只是想知道柔然内部这一次,是有很多人决定同我们议和吗?”

第081章 孤凤鸣(四)

源尚安的言下之意源司繁明白, 他担心柔然内部还有主战派势力,会趁机破坏和谈。

源司繁的眸光略微黯了黯,须臾后道:“自然是有的, 这世上任何一件事你都不能指望讨得所有人的欢心。”

“柔然先祖本也是鲜卑的一支,只不过时至今日部落人口众多, 也混合了不少匈奴、铁勒等族的后裔,”源司繁道, “漠北之地干旱少雨, 故而相较敕勒川一带, 柔然草原不甚繁茂, 时常需要南下劫掠以维持生计。因此这些年来, 大魏和柔然没少交手。战争损耗人力物力, 若能实现和平对两国来说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