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将阑(202)
他刚说完这一句话,浑身力气便被抽空,彻底扑倒在了黢黑的地砖上。
沈湛霍然起身,脸色苍白:“你说什么?贺真他造反了?”
宗楚宁也是一怔,立即驳斥道:“荒唐,这是哪里来的奏报?并州刺史杨准呢,他手下兵强马壮,难道还拦不住人?”
趴在地上的人粗喘阵阵:“回、回丞相,杨刺史他大军覆没,只能、只能率领残部暂且撤离。”
这与逃跑有什么两样!
洛阳地处司州,东北方靠着并州作为屏障,杨准这一走,无异于是把国都的防线拱手让人!
“这个孽障!”沈湛骂道,“他这是叛国之举!立即撤了他职,押送他回京候审!”
朝堂内众人一片惨淡,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危机砸得晕头转向。
温琳缓了缓,率先开口道:“武乡郡公为何会起兵造反?”
“……是啊,”杨宪道,“他出生入死,得先帝多次赞许啊,怎么会……”
“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他打的什么算盘。”
“诸位,”宗楚宁难得急切道,“如今不是争论这个的时候,要紧的是现在该派何人平叛?”
他话音未落,殿外又有一人气喘吁吁来报:“不、不好了!柔然可汗他、他他他已经派先锋部队进攻武川镇……”
沈湛几近眼前一黑:“什么?!”
“是、是真的。”
太极殿内立时炸开了锅,沈湛扶着额头就要倒下去。
永禄惊叫道:“陛下、陛下!快传太医——”
沈湛紧握着龙椅扶手勉强支撑:“……不用。”
他吞了口唾沫,强撑着哑声问道:“武川一带……也失守了吗?”
“这、这倒没有,源将军他带兵抵御,暂时没能让柔然突破防线,但是、但是……”
众人才松下的气又紧了起来,只听小兵道:“但是源将军信里说,柔然正在加派兵马,还请陛下给予支援。”
沈湛道:“来人,传朕旨意,速速——”
杨宪轻咳了声,尴尬打断道:“陛下,要去漠北必经肆州并州,但是现在……”
援兵和物资怕是过不去。这条道已经被贺真掐死了。
“……不还是能走汾州吗?再不济,从夏州过去呢?”
杨宪越听越无地自容,最后是低着头回应:“陛下,汾州刺史郑化一向与贺真交好,至于夏州、夏州……夏州地处荒凉,中心更是一片茫茫沙地……”
支援根本送不到源司繁手里面。
“陛下,”温琳立马打断了杨宪泼来的冷水,“微臣举荐李孝通李将军率军出征!”
杨宪抢话道:“陛下,李将军年事已高,如何驰骋疆场?”
温琳道:“姜太公古稀方才出山,廉颇年迈仍令秦军胆寒。李将军为何不能挂帅出征?”
杨宪几近忍无可忍:“……杨大人,李将军向来长于步兵,可是要和骑兵厮杀,优势何来?”
他心知此人巧舌如簧,因此不等温琳反驳,杨宪立马跪下道:“陛下,微臣斗胆举荐一人领兵出征。”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似下了极大决心:“源将军长子,禁军中郎将源素臣。”
第109章 烽烟起(一)
此话一出不啻于一声惊雷炸响, 温琳当即斥责道:“杨大人,您知道您在说什么吗?”
“源素臣他何曾带过兵马,何曾建功立业!要他挂帅出征如何服众?”温琳又道, “他不过初出茅庐,又桀骜难驯, 像这样的人掌握兵马,他是上阵杀贼还是给我们反手一刀, 谁又说得准?”
杨宪反驳道:“但他自幼长于骑射, 对铁骑的特征最为熟悉。况且谁说他未曾带兵厮杀过?他仅凭数十人就能斩杀逆贼救回郡主, 这样的能力还不够让他挂帅出征吗?”
温琳一瞬反笑起来:“杨大人也知道那也只是数十人, 和指挥千军万马比不了, 还差得远。如今情况危急, 谁敢保证他就一定在战场上能应付自如?万一他败下阵来,到时候大人愿意负责吗?”
“陛下,”温琳又道,“若是李老将军不能出面,那微臣举荐他的长子李青陵作为统帅。小李将军追随其父驰骋疆场多年,对许多情况也远比源素臣了解。”
杨宪道:“那他不同样也是没有单独指挥作战的经验吗?为何就一定能强得过源素臣?别的不说,至少源素臣救出昌乐郡主,反杀贼寇我们都看在眼里。”
温琳针锋相对, 又道:“杨大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依我看源素臣此人城府太深——”
“……够了!”
沈湛忍无可忍一声断喝,满朝文武当即跪下叩首:“还请陛下息怒,万万保重龙体。”
“今日国家蒙难, 朕召诸位来此不是为了看诸位如何争执高下的, ”沈湛已有不满,“说了这么多, 一句靠谱的都没有给朕提出来。”
“陛下息怒,”宗楚宁伏地道,“微臣以为温大人所言在理。源素臣目无尊上,若真有大权在手,难保此人不生异心。若他平定二州,培植势力,则朝廷难御,譬如蛟龙得云雨而冲天,终不能为池中物也。到那时祸患成害,恐不能轻易钳制。”
“望陛下三思。”
“微臣赞同丞相所言!恳请陛下慎重!”
“……丞相,”沈湛喉结颤动,情绪难平,“自永熙三年来他便来洛阳侍奉先帝,大小事务无不尽心尽力,绝无疏漏。如今大敌当前,正是用人之际,诸位何必怀抱偏见?”
宗楚宁却不肯起身:“陛下,微臣斗胆一问,昔年嬴政亦为邯郸人质,可赵国后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