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鬼怪文里奋斗成地府土地公(35)

作者: 龙织星 阅读记录

老陶氏的八个女儿,情事不顺,不是和离就是拆别人家姻缘。但她们都是老陶氏一个人拉扯大的。老伴儿死得早,老陶氏独自抚养八个女儿,个中辛苦,自不必多言。

但老陶氏老得下不了床了。

没有一个女儿愿意赡养她。

陶三养了个把月,受不了了,要推出去。怀着大肚子照顾老娘,她累得慌。

而且,其他七个姊妹,明明说好了,每月拿赡养费来的,都吹了。

陶三单吃亏,她不干。

这才吵得不可开交。

老陶氏的邻居大伯,在一边干着急,“她一个人在家怎么活?”

纪筝没看太久,对邻居大伯说了几句。

然后直接就往苏氏酒楼去。

那伽问:“你说了什么?”

“教老陶氏怎么改祖坟风水。”

女儿们的情缘木已成舟,救不救都那样了。

但老陶氏能不能安享晚年,这点浅薄的堪舆改善阴宅风水,纪筝还是熟练的。

那伽停住,“你明知他们不是好人,为什么要帮。”

八个女儿都不是好人。

老陶氏怎么教孩子的,可想而知。

“算不上帮,只是告诉她的邻居。”

剩下的,看缘分吧。

老陶氏再坏,也有邻居大伯交善。若她与邻为善,大伯愿意告诉她,那她便能安度晚年。

若她真品行不端,那邻居大伯不告诉她,或告诉了,她也不听。那还得受晚年子女嫌、无处安身的苦。

“我不明白。”那伽说。

“我不明白。”他又说了一遍。

纪筝讲起一个流传民间的故事。

说的是三个人去向神佛许愿。

第一个人是渔民,祈求散掉打捞的不义之财。把钱袋丢在香案下。

第二个是乞丐,乞求天降大财。低头时,看见香案下有钱袋,捡走了。

第三个是富人,祈求找回财物。

富人刚出门,就看见自己的钱袋被乞丐拿着,招呼家仆拿下乞丐。

“那伽,你说故事里,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那伽很聪慧。

渔夫自以为善良忏悔的行为,却把乞丐送入了绝境,这是自以为发善心,实则作了恶;

乞丐拿到不义之财算行恶,但阴差阳错帮富人找回了财物。帮渔夫担了罪。实则行了善。

善恶本一体。谁说得清。

所以呢。

那伽想。

当初他的主人独自飞升,留下超强的治愈能力给他。这才有灵界后来他遭遇的一切。

算不算……是善行结了恶果?

那伽的心里忽然好难过。他语气发冲。

“那你说,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纪筝回眸,笑了笑。

“我也不知道。”

她拍拍那伽的头,“跟随你的心,不就好了?”

一剎那。

那伽如醍醐灌顶。

千年来的心结,竟迎刃而解。他感到一阵虚脱。

提出要自己走走,晚点会回年山。

纪筝没多问,随他去了。

来到苏式酒楼。

纪筝直接拿条契找账房。账房看到盖印,拨动算盘算钱,这个月芋圆汤的分红,足足有一两五钱,大大出乎纪筝的预料。

看来,苏婴还是很会经营的。

这一趟,纪筝直接找账房,尽量不去和苏婴见面。

上回闹得不甚愉快,苏婴其实也不想看见她。

不过世事规律,有仇怨者,往往狭路相逢。

纪筝在出酒楼门口,正撞见苏婴出行上轿。

得亏她反应快,侧身躲到视线死角里。

苏婴今日一身鲜绿色厚披风配狐裘围脖,白毛领衬得她面色若桃,给寒冷冬日都添色。钗环更是珠光宝气,对苏婴的美貌是锦上添花。

她是被一个年轻男子搀着的。

降头术(一)

“阿婴,当心脚下。”男子搀她上轿时,很是细心。

一举一动,翩翩君子。

苏婴亦向他嫣然一笑,不胜娇羞。

两人关系很不一般。

但那个男子的印堂,环绕着明显的黑气。

再这样下去,怕是短命早逝的面相。

和苏婴身上的降头术有关吗?

纪筝思虑时,苏婴和年轻男子的轿子已经远去。

酒楼门口,出现了另一个她熟悉的人影。

宁姝。

宁姝也裹着狐裘,瓜子脸更尖了,似乎瘦了不少。

她手里攥着什么。

仔细看,是打好的络子。穗子齐整,颜色丰富,还做了许多信笺状的样式,别出心裁。

纪筝看见她咬紧了嘴唇。

“明明……是我先遇见他的啊。”

情爱,是这世间最不能强求的事。

我爱者不爱我,喜欢我的,我不喜欢他。

两情相悦,大部分只有话本子里有。

纪筝看出点门道,但没说什么。

她转身往书画街走,想买点纸张笔墨、黄纸一类。平时写几张百解消灾符,给小埋、邱老头随身带着也好。

“纪姑娘。”

宁姝在背后叫住她。

纪筝这下不能装作没听见了。

于是寒暄一番,结伴同行。

宁姝慌乱地擦着眼角的眼泪,什么都没说,却又什么都说了。

她为着上回的口角事,硬是要做和事佬,请纪筝吃饭。

纪筝推脱不得,就到去吃宋大娘的阳春面。

好吃不贵,不会欠太多人情。

宋大娘瞧见她喜笑颜开,“好些日子没来了。”

吃面的时候,宁姝一直在端详手里的络子。

可纪筝就是不好奇,就是不问。

宁姝胡乱吃了几筷子面,眉心都急出汗来。

她不知道,纪筝最厌人玩|弄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