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外臣为患:陛下被腹黑臣子逼婚了(119)

作者: 朝阁 阅读记录

颜礼难以自控的伸出舌头轻轻舔舐过唇角的血迹,端坐马背,直挺着背望着眼前的苍凉之景。他所驭的马匹之下就有不少仍旧在垂死挣扎的人。

他们艰难地爬行,被血染污的面孔上透出浓烈的求生欲望。耳边有他们微弱的呻吟,被呼啸而过的劲风吹散,夹杂着浓郁的血腥味弥漫开来,遥遥飘向漫无目的的远方。

勒其和荣光驭马而来,将他拥立在中间,听候他发号施令。

颜礼两指略过他脖颈间被划破的那道血痕,眼里蒙上一层淡淡的薄雾,让人捉摸不透。

他望着面前的尸横遍野,声音依旧低沉好听,却带了十足的阴冷:“不必赶尽杀绝,凡有生者皆充作为奴。”

荣光得令后就猛拉缰绳疾驰而去,勒其却满目担忧的望向颜礼脊背上那道伤口。

“大人,您的伤…”

“无妨。”颜礼打断他的话,这才回神望着勒其:“尽快准备返京。”

眼看勒其的身影渐渐远去,颜礼才松懈下来。腰背也不似方才那般笔挺。他身上的陈年旧伤,看来又要添上一道了。

虽然颜礼这次伤的并不重,但还是多有顾及他的伤和将士们战后体力不济,直到朔望之期后才顺利抵达京城。

颜礼带兵凯旋归来时,京城中鲜花满地,百姓迎接。

踏入紫禁城的那一霎那,入眼便是城墙之上大淮旗帜高悬,随风飘动。

六月不见。

颜礼遥遥一眼便看到淮宁站在高墙上迎他。他有些恍惚,回神却浅浅一笑。

年轻天子高挺腰背站立,帝王之姿展露无余。

看来淮宁的身体的确好了很多。很快这个河清海晏的太平盛世便会交到他手里。

很快,淮宁也不再需要他。

当自己的视线里出现那人时,淮宁原本淡漠的眼底迅速泛起了一丝惊慌失措,他清晰地感觉到自己胸腔深处泛起一阵急促慌乱。

仿佛有只手狠狠攥住他的心脏,刺痛感顿时传遍浑身上下,骨节突起,淮宁忍不住用手轻经按在胸口,试图平复自己杂乱的心跳。

二人遥遥相交的视线终究是淮宁先行避开了,颜礼这才回神。他敏锐地发现,与往日不同的是,淮宁身边竟然站了一个他从不曾见过的生面孔。

他眉头一拧,连自己都没注意到他下意识就攥紧了手中的缰绳,力气大的骨节都发白。

正当他试图完完全全的看清那青年的长相时,却见淮宁毫无留恋的转身要离开高台。

毕竟没有恢复如初,许是因为久站又没有杵手杖,回身迈步的一瞬间淮宁脚下还是有些不稳。

可淮宁身边那人极为熟练的伸手扶住淮宁,当颜礼看到他贴在淮宁腰间的手时登时脸色发青,因着没有休息好而布满血丝的双眼猩红一片。

淮宁并没有拒绝那人的动作,甚至任由青年搀扶他走下高台。

眼看二人和随从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自己视线,颜礼手上青筋暴起,拉着缰绳的手握拳捏得咯咯作响。

直到入了寝宫叶之砚来为他处理伤口时颜礼的情绪才平复下来。

颜礼当然明白相思最难捱,他一向也最通情达理。先给了勒其和叶之砚二人依偎的时间。

好在他二人都很懂得分寸,没过多久就一并走到他面前。

叶之砚手法熟练,很快为他重新处理包扎好了伤口。

隔着那透光的纱帘,颜礼隐隐瞥见有一人立在对面。

他没有望那个方向,只是余光一瞥就认出了那消瘦身形是谁。

颜礼垂眸,轻轻一笑:“看来一别六月,陛下身子恢复的很好。”

“原是你心里也还能想起朕的。”淮宁的声音平静的颜礼有些害怕。

但他还是故作镇静:“陛下说笑了,这不过是身为人臣的本分罢了。”

隔着纱帘颜礼看不清淮宁的表情,只看到他本就难立的身形微微晃了一下。

颜礼正要开口,却听另一人的声音传入耳中。

“陛下的身子虽已有恢复,但还是不要久站的好。”

话音刚落,就见方才站在淮宁身边那个青年笑着走过来为淮宁系上披风。

“你为朕出征,自然也是该来看看你的。”

淮宁说完就和柳昭旻一同出了大殿,就像来看望颜礼当真只是淮宁应尽的本分一般,离开时并没有半分犹豫。

淮宁和柳昭旻走后,勒其才躬身望着淮宁离开的方向开口问道:“您为何不让陛下进来看看您?”

颜礼目视前方,幽幽开口:“这伤口可怖,别吓到他了。”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他清楚的明白自己这是口是心非。

哪里是他不想让淮宁过来看看他,分明是淮宁没有给他任何的机会。

颜礼似有若无的不经意间扫过叶之砚,几番隐忍却终于没有问出那个青年是谁这句话。

他挥退了所有人,寂静的大殿里,异样又复杂的情绪在他心中发酵,直到演变为泛滥成灾。

接下来的数日淮宁都对颜礼不闻不问,只说是让他安心养伤便是。

可没人知道,这几日以来颜礼过的有多么煎熬难挨。

他自己都不明白他心中复杂的情绪,只知道当他想起柳昭旻时心底总是燃起一阵阵无名的怒火。

颜礼被淮宁召见时几乎连片刻都不曾停歇,整理好华服就踏出了大殿。

淮宁本就有意栽培提拔柳昭旻继任国师,现下颜礼平安回京,他二人也该清算清算彻底两清了。

淮宁公私分明,这件事上他亏欠颜礼的,他自然会弥补。

第九十七章 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