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欢久安(133)

作者: 良晤非遥 阅读记录

杜衡微阖眼睑,这个地方冷得很,是不该再说其他的。

“苏家一事过后,我以为公主已是如愿以偿,会远离风波,可到如今却依旧陷于漩涡中,为何?”

杜衡的嗓音一向是温温和和的,谢宜听完,淡淡重复那四个字:“如愿以偿……”

杜衡知晓她报仇的心思不奇怪,甚至他是见过苏笃死时模样的。他这短短一句话,想要问的也定不似表面那么简单。

“父皇病重,不论朝中、后宫,各人有各的心思打算,你是谢昭的老师,父皇予你太傅之位,父皇的用心太傅应该很清楚。”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谢宜朝阑干外看去,脸色如常,只是没了笑意“哪怕大梦一场空,仍有无数人渴望和追求那至高的皇权富贵。”

“或许……”她语气十分平静,“我对那个位置也感兴趣呢。”

“公主是这般想的吗?”杜衡发问,却又不等她的回答,自顾自道:“我只恐公主不是这样的心思。”

谢宜偏头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眸光稍稍停顿,她转回头,朝前走至阑干处。

这个地方挨着宫门,高阁俯视,可瞧见半数京城,白雪皑皑,似是随意抖开的白卷,但又有笔尖点落的其他颜色。

今日除夕,京城很热闹,那白茫中出现的点点红艳,应该是灯笼,又或是穿着红色新衣的百姓。

谢宜将阑干上的积雪拢在手里,边慢慢团成圆球,边说:“百姓渴求一位贤明的君王,能让他们过上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太平日子,与这些相比,他们会在乎那把椅子上坐着的人,姓甚名谁吗?”

“是姓谢?还是其他。”

“公主。”杜衡喊了她一声,走至她身侧。

“不是都言能者居之么,在我看来。”谢宜偏头直视他,眼眸黑亮,声音清冷,“血统,不值一提。”

她把雪球搁在阑干上,“太傅认为我说的是错的吗?”

“公主说的没错,却又有错。”杜衡缓缓说道,“天下万民,除了普通百姓,还有朝臣、世家、贵族,不管真心与否,至少面上,皇室正统可遏制他们的心思,令他们忌惮、臣服,不至于异心四起。”

她的想法没有错,但却天真。从古至今,有名正言顺者,有得位不正者,后者总要比前者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坐稳那个位置。

“陛下尚且后继有人,若是陛下殡天,外臣上位,于内朝堂纷争四起,于外周国虎视眈眈,内忧外患,谈何太平。”

“太傅说的,我知道。”谢宜语气冷淡,抬手将那团雪球拂了下去,我知道……

杜衡轻轻叹了口气,“公主……,天太冷了,回去吧。”

刚到宜华殿门口,宫女就小跑着迎了出来,“公主。”

“怎么了?”

“昱……昱王殿下来了。”

谢宜走进殿内,取下斗篷交由宫女带下去。

温雁坐在红木椅上,手边有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水和一只木盒,他眼睛看着某处,谢宜进来时,目光又转到她身上。

谢宜问他:“有没有等很久?”

“没有。”

她站在火炉旁,借热气暖手,温雁走近,先是看了眼她的手背,烫伤已愈,他问她:“怎么苦着脸?”

那么明显吗,谢宜动动嘴角,想缓解一下有些僵硬的脸颊,温雁用温热的手背贴了贴。

“脸也很冰。”

“被冷风吹的。”谢宜碰了碰自己的眉心,“脸倒没事,但头疼。”

温雁轻轻笑了声:“也是被风吹的吗?”

温雁挪动位置,转到她身后,用指腹轻轻按柔她头部的穴位。

谢宜很受用,脸色慢慢转好,笑问他:“今日是除夕,你是来陪我守岁的?”

“守岁大概不成,但公主是否许我蹭一顿饭呢。”

手上暖和起来,头也不怎么疼了,谢宜愉悦道:“当然可以。”

吃饭时风雪终于停了一会儿,饭后却又重新飘起了细雪,打开了一扇小窗,外头夜色浓重,细雪飞扬。屋内的炭火烧得很热,自小窗吹进来的凉风,反倒让人更舒畅些。

温雁带来的木盒里面是新制的松子酥和条状的松仁糖,“你喜欢松子酥,这松仁糖应该也会喜欢,正好饭后可以尝一尝。”

“松仁糖也是王府的庖厨做的?”

与松子酥的口感大有不同,松仁糖入口是脆的,琥珀色的糖壳裹着一粒粒油润的松仁,糖壳清甜与干果香合在一起,味道很好,谢宜赞赏道:“王府的庖厨手艺很不错。”

温雁笑笑不语。

“对了。”谢宜问道,“兴庆宫周围的巡逻侍卫是你的人?”

见温雁点头,谢宜又问:“那孙直呢?”

“不是。”听到这样的回答,倒是出乎她的意料。

温雁:“孙直做到内侍总管的位置,在皇帝身边十数载,他不会轻易成为谁的人。但他不是个蠢笨的,正因他够聪明,懂得审时度势,所以往往顺势而为,偏向有利的一方。”

“你这般问了,说明他还算听你的话,那很好。”小炉上的茶壶烧开了,滚水顶着壶盖上下跳动,温雁拿帕子垫着把手,取下茶壶,倒了两杯茶水。

谢宜吃完手中的糖点,拿帕子擦净手指,“在回宜华殿之前,杜太傅邀我说了一会儿话。”

“杜衡?大概能猜到他会和你说什么。”

“每个人的心思你大都能看出几分来。”脑中忽现往事,谢宜眼眸微动,语调带着淡淡的笑意:“所以我第一次去昱王府的时候,你就知晓我的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