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女只想当权臣(11)

作者:罐装可可豆 阅读记录

“月前,我听闻戚姑娘被靖王所囚,甚为忧心,曾在靖国内外多方走动,却奈何不得靖国国君。今见姑娘无恙,总算能够安下心来,只是没能帮到姑娘,实在惭愧。”

戚言神色淡淡:“邵奕少时落魄,困于方寸,不得自由,故而得势后最恨受人牵掣。他想做什么,从来由不得别人置喙。先生无法,也在常理,有这份心意,戚言已不胜感激,成或未成自有三分天意,先生不必挂怀。”

三人两马走过街市,穿过一段小巷,眼前忽地亮起来。

一座宽阔大宅,灯笼三步一盏,匾额上书常府。

侍立门口的两名仆从,见主人回来,忙替他们打开大门。

襄世子手中的缰绳也被人接去,往后门将马引至马厩。

“两位光临,蓬荜生辉,请进。”

庭院之中也处处灯盏,将路照得亮堂堂的。

入了屋舍,三人坐定。

桌上已备了不少酒菜,常英拿了酒壶亲自为他们斟满。

“两位行路匆忙,料想还未用饭,我令人准备了些夜食。”

戚言没有立即动,只道:“常英有心。”

斟完酒,他放下酒壶,问道:“姑娘与襄世子来岐国是要长居避难吗?”

“不,只是来办件事。”

“可有常英帮得上忙的地方?”他的身子微微前倾,恳切问道。

“我要见岐公。”戚言开门见山。

若无门路,想见诸侯并非易事,须得由人搭桥牵线才好。

听闻这话,常英思量一会儿,而后道:“若是平常,我与几位多有往来的要臣送上两封信,定能替姑娘引荐。只是近来岐王心思不在朝政,等闲之事,一概不理,恐怕难办。”

“什么事算等闲之事?我说岐国将灭,岐王或肯赏光?”

常英笑起来,解释道:“岐公近些天新娶了夫人,宠爱异常,时时围着打转,只是这位新夫人却心绪忧郁,常常哭泣。国君放言,谁若能使夫人开颜,必赏千金,并加官进爵。”

“原来这便是岐国眼下顶顶要紧之事?”戚言垂着眼,指尖敲敲酒杯,“常英可知,这位夫人是什么来历?”

“不瞒姑娘说,我曾打听过,这位夫人乃是一介山民,岐公秋猎时意外撞见,便带回王都,做了夫人。”

“究竟是带回去,还是掳回去?婚嫁大事,岐公做来倒是潇洒随性。”

秋猎时遇见,眼下尚未入冬,便已当了夫人,不知婚嫁六礼行全未有。

常英又笑:“姑娘有所不知,这位岐公登位不过三年,已经换过五位夫人了。”

“……不怪新夫人成日忧心,啼哭不休。”

“姑娘也莫误会,先前几位夫人都还安在,只是与岐公和离。几位夫人离去时,岐公还会以金银财宝相赠,甚至替她们张罗招婿再醮。”

戚言揉了揉额角:“这个岐公,当真是位风流人物。”

坐在她身边的公子煜闻言,忽然笑起来。

他默默无闻时,毫不惹人注意,仿同殿上的柱石,街边的门墙。

可他一有动静,几乎立时就能吸引来所有目光。

他说道:“我与岐公曾有书信互通,其人虽言行轻狂,却也不是什么昏聩之君。姑娘莫多想,寻常行事便好。”

戚言想了想,觉得确有道理,便说:“既然你与岐公有故,那就劳常英走动,以旧襄世子的名义递帖。”

常英问:“若岐王不见?”

“若岐王不见,或许只能想想办法,如何取那千金之赏了。”

只是这千金,买的究竟的夫人一笑,还是岐王一笑呢?

大商常英在岐国扎根多年,与贵族公室多有交好,几番运作,不过两日便有消息传回。

“看来世子与岐王相交颇深,竟真能说动国君一会。”常英称奇。

公子煜却摇摇头,若有所思:“能够如此顺利,我也未曾想到。”

戚言看他:“既然岐王已召,先见再说。”

“也好。”

两人依着岐王召令,即刻动身。

常府以车马相送,片刻已至宫外。

岐国公室尚黄黑之色,宫殿庄严肃穆,暗色沉沉,仿佛山间洞穴,又如巨兽蛰伏。

岐地多山,都城亦为群山环绕。

宫室之下步步台阶,似要登高望远,直到最后一阶,举目张望,便见崇山峻岭已然与肩齐并。

一时壮丽无垠。

然而两人却无暇滞留。

岐国的宫人在前方引路,头上戴着高高的帽子,步子迈得又碎又急。

几乎要一路跑着,引他们一路来到一处偏殿,静坐等候。

到此时,却似乎又不急了。

在殿里等了小半日,岐王的人影也未见。

殿内静得落针可闻。

戚言微阖着眸,缄默不言。

公子煜又一次暗中打量这座偏殿。

在目光描摹过身前案几的图纹,心中默数七七之数时,宫人唱喏乍起,岐王终于姗姗来迟。

岐王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襄世子,久不闻消息,今日怎来我岐国做客?”

戚言缓缓睁开眼睛。

岐王已跨步入殿,披衣散袍,冠发未束,行止随意,好似狂人。

两人慢一步,起身行礼。

岐公回头,摆摆手:“两位非我岐国人,不消多礼,不消多礼,快坐。”

说罢,自己也一撩衣摆,坐在了上首位置。

“世子今日携家眷到此,是有何事?哦,世子这女眷……甚美,甚美!”

他看着戚言,一时竟挪不开眼睛。

公子煜方一坐下,又立刻起身:“我与戚姑娘并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