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女只想当权臣(2)

作者:罐装可可豆 阅读记录

窗外星火攒动,搜捕的声音越发近了。

门外响起急促的步伐,直到门口停下。

“姑娘?”宫女的声音小心翼翼地传来,“姑娘,您睡了吗?”

戚言扫了眼周边沾染的血渍,并不出声,而是向窗外示意。

门口的宫女左呼右唤,不见应答,一时便急了。

这位姑娘脾气古怪得很,最忌讳为人打搅,此时不应,或许是在做什么要紧的事。

可今夜宫中有刺客闯入,她需得确认姑娘安危,最好在刺客被抓到前,能一直守在左右。

又唤了几声,仍不见答,宫女心一横,便推门而入。

只见房内空空荡荡。

案上的灯盏仍在静静燃着,灯火映照下,竹简工整卷起,摆放一旁。

一切井然有序,安谧无声。

只有案前的蒲垫上沾染了几道血痕,显现出几分不同寻常。

宫女立时惊慌起来,高叫着:“姑娘?姑娘!快来人,有刺客!姑娘不见了!”

暗夜里,两人在宫宇之间奔走,四面皆是追兵,唯有一条条幽密小径可以规避一二。

只是宫中发现她也失踪,陡然增加了几倍兵力,逐渐包抄得水泄不通。

“真不知带上你是好是坏。”含笑的声音低低沉沉地在耳边响起。

分明是危急的时候,刺客却还有闲心打趣。

戚言朝他看去,撞入一双带笑的眼眸。

“假如暴露人前,可以拿我挡箭。”她说道。

“我头一回碰上这样的要求。”刺客歪过头。

戚言移开目光,继续观察不远处搜罗的卫兵。

“做戏演全套,刺客要是对人质留手,靖王定会以为你是我专门找来的帮手,那就真的走不掉了。”

“好吧,”刺客叹了口气,“希望我们都能平安离开。”

事与愿违,一炷香之后,他们便被发现了。

刺客反应极快地挟制住她,匕首冰冷的刀锋紧紧贴在她的脖颈上,稍微一动,便擦出一道血痕。

的确是半分没有留手。

“阁下何人?为何夜闯王宫?”为首的侍卫统领高声喝问。

刺客并不与他废话:“若不想此人命陨,都给我让开!”

宫中的侍卫们显然是认识戚言的。

不止因为她是国君的意中人,板上钉钉的靖国王后,更是因为她曾经国士无双的才名。

公子奕麾下的第一谋士,靖国之内谁人不知?

此时此刻,见戚姑娘被挟持,周遭卫兵不由得迟疑着后退。

他们退一步,刺客便挟着戚言进一步,就这么慢慢地、胶着地向外挪移。

直到一串马蹄声踏响,打破静谧。

“快走,”戚言压低声音,“是靖王来了。”

话音未落,传来一阵破空声。

戚言只觉得自己被挟制着向旁侧一让,紧接着便是肋间一痛。

低头看去,是一枚羽箭正插在身上,衣料已被染红一片。

还真是挺听话的。

说什么就做什么。

只是她有些高估了自己,仅是一箭,她已经痛得脚底发软,面色苍白,额头生汗。

“抱歉,”那刺客在她耳旁低声说,“我只能尽力避开要害。”

“无妨。”戚言嘴唇微动,发出气音,眼睛朝着箭来的方向看去。

骏马嘶鸣,是靖王拉住缰绳,停在了包围之外。

他放下手中的弓,看来的目光晦暗难明。

“想要什么?”这是在问刺客。

“给我一匹马,放我出城。”

“可以,”靖王颔首,“只要放开她。”

“待我出城,自会放人。”

靖王看向戚言。

却见她闭上眼,偏过头去。

周遭一时寂静。

直至鲜血浸透她的衣衫,开始滴落下来,靖王终于抬起手,令人牵来一匹良马。

“不得追击。”

一众侍卫合声应诺。

刺客带着她轻身上马,辨认了方向,当即一夹马腹,纵马疾行。

风吹拂起来,自柔缓至凛冽,仿佛在阻拦她,又像是在邀她入怀,要带她升往无垠苍穹。

靖王的声音混在马蹄声中传来,隐隐约约,听不分明:

“就当是个君子协定,不要试图挑衅寡人。”

不知这话是对刺客所说,还是对戚言所说 。

只是离开王宫后,戚言便低声道:“靖王必定会在城门口设伏。”

“这就是他所说的君子协定?”

靖国都城道路空旷,刺客不再压着声音说话,嗓音竟十分清润,仿若流水撞击在玉石之上。

“他的话不必当真,”戚言面色苍白,靠在刺客怀里,说话也颇有气无力,“不过是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这可是你说的。”刺客声音里满含笑意。

戚言微阖着眼:“再往前有段街巷,巷中居住的多为贫民,街边不设灯烛,宅前亦不挂灯笼,一到夜间便伸手不见五指。我们从那里下马,抄小径过两条街就是东市,有一家酒肆名为‘醉仙居',侧边胡同设有暗门,可直通一处地窖,我们先去那里。”

“好,听你的。”

于是,城门口接到密令的侍卫们,最终只截到一匹无人驾驭的马。

上面还挂了一件刺客留下的夜行衣。

侍卫统领硬着头皮将马儿牵到靖王面前。

“王上……请恕属下无能。”

殿内静了片刻,随后,桌上的东西被猛然挥落在,铜器坠在地上,叮哐作响。

一众宫人侍卫顷刻间跪了一地。

“竟敢算计寡人?很好!”

靖王怒极反笑,“为了离开王宫,甚至不惜身中一箭,靖国王后之位是亏待了她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