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只想当权臣(64)
“让他去戍边啊!一个将军,天天正事不干。”
闵煜:“时无战事,戍边自有将士待命,孟将军尚且是个伤患,多做修养也在情理之中。”
“他腿不是已经好了吗?神医亲自给治的。”
眼下简直活蹦乱跳,还有什么伤患需要修养?
国君清咳一声,小声提醒了句:“脑疾?”
“……”时秋一言难尽地望着国君,的确很难辩驳。
此后,上天似乎终于放过了襄国,很是风调雨顺了一段时日。
这阵子算是安稳,天下无事。
群臣却总要琢磨出些什么,好在朝堂奏议。
思来想去,不知是谁福至心灵,一拍大腿——
国君尚未婚娶啊!
无后乃是大事,这得劝吶!
于是襄君在一次普普通通的朝会上,毫无防备地遭到了一场催婚。
那时他刚与臣子们协商完事务,正要问可还有要务奏闻。
借着扫视群臣还多看了两眼坐于上首的戚相。
心底暗暗感慨,他家上卿实在气质不凡,卓然于群,襄国沉黑色的官袍穿在她身上,不见沉闷乏味,却更显高华威严。
实在令人神往。
没来得及怎么多感慨几句,就听底下有臣子出列,恭敬一礼,然后谏言:
“如今国中初定,主君却尚未婚配,于国,国无储君,于君上,君上未能齐家,实乃隐患。事关国本,还请君上早日思虑婚嫁之事,以延公室血脉。”
闵煜一听婚配二字,不由得心头一跳。
怎么忽然在朝堂上提起此事?
是,这的确也是国事,只是之于他,却有种心事被摊开在大庭广众之下,受人审视的窘迫。
尤其,还与……一同商讨。
他的目光下意识地跟向戚言。
戚相正望着谏言的臣子,听他说完,似乎感受到了来自国君的视线,于是回看过去。
闵煜的目光与她一交汇,平白生出些心虚,只觉得那双眼睛仿佛能看透他的心中所想般,一时慌乱起来。
掩在袖中的手一下握紧,他想收回自己的目光,假装若无其事,可这样做,似乎又显得越发刻意了些。
情急之下,他忽然道:“戚相怎么看?”
他看到那双眼中透出些讶异,连带着微微抬头,皆是意外的反应。
她似是没想到国君竟会问她的看法。
闵煜一下懊恼起来,怪罪自己怎么会问出如此突兀的话。
简直此地无银三百两。
实在拙劣至极。
而另一边,戚言仿佛已经想好了该如何答复,微微起身,正要说话。
襄君几乎霎时间陷入了更深一层的恐慌。
只在这一刻,不过电光火石的瞬间,他来不及想不明白自己在担心什么,又在慌乱些什么。
大概是有些期待她能答出自己想要的回复,可他心底又知道绝无可能。
或许他更害怕她会说出些同样劝谏的话来,不敢深思其中隐含了什么样的意味。
也可能不是这两者中的任何一种,可他不敢去听。
于是他抬手,打断了戚言的答复。
“此事容后再议。”
他的心跳得实在太快,朝堂又一时静谧,几乎让他以为,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见他心颤的声音。
是以,语气也不受控制地重了些。
好似要通过这话掩盖些什么,粉饰些什么。
他试着放缓些语调,却盖不住想要逃离的惶急。
“若无要事,便散了吧。”
告白
襄国的国君向来温雅持重,少有失态的时候。
有了朝会一遭,群臣难免凑在一块儿议论两句,揣摩一下君心。
最后一致认为,君上大抵是从来勤政,身边不曾有过侍女相伴,陡然提起婚嫁一事,脸皮尚薄,不免害羞了。
小事,多提提就好了。
众臣想通之后,豁然开朗,纷纷回去写呈文上奏。
襄君坐在书房里批阅文书。
翻开一篇呈文,“公室衰微”。
再翻开一篇呈文,“国无储君”。
又翻一篇呈文,“诸侯聘女”。
下一篇呈文,“望君上早日婚娶,以安社稷”。
闵煜默默地放下笔,既有些怀疑自己的手气,又有些怀疑眼前这堆竹简里写的都是一样的东西。
他襄国群臣已经这么闲了?
他头疼地按了按自己的额角,随后忽然想起什么,猛地翻起那成堆的简牍,从不知哪里找出了戚相的那份。
打开一看,还是熟悉的襄国事务,字迹铁画银钩,鸾翔凤翥,未改半分。
襄君将那竹简看了又看,没有找出半个催他婚娶的字眼,不由得松下口气。
随后唤来宫侍:“将这些呈文退回去,就说先公三年丧期未过,此事不必再行进谏。”
国丧为重,国君此话一出,群臣的确不好再说什么。
不过正妻未娶,妾室可以先纳嘛!
他们又一次商讨之后,一致怀疑国君是尚未开窍,若是领略过世间温柔乡的情致,绝无推托娶妻的道理。
于是襄君发现,自己的公务中虽少了很多恼人的呈文,生活里却横生许多“妙趣”,令他猝不及防。
兴许襄国民风粗犷之故,女子求爱亦是花样百出。
文有香囊传情,武有掷果盈车。
还有些路子野的,更是出其不意。
有落水被救要对他以身相许的。
有不小心把茶水泼他身上求他治罪的。
还有离谱些的,从桂花树上落在他怀里,带了满身花香袭人的。
真就袭人。
差点当成刺客。
这姑娘还挑了园子里最高的那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