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引渡:神明vs恶灵(27)

作者: 有风无风皆自由 阅读记录

谢大姐与谢老夫人起了争执,一气之下与丈夫搬出了谢府。谢老夫人内外刺激,又昏死过去。

鸳儿满脸求嘉奖的神色:“小姐!奴婢跟她们说呀,谢老夫人自己不愿出面,就教唆作为官夫人的谢大姐当街撒泼,实在丢人。”

“做的不错,昨日买回来的那些东西,你与林易自己分了吧。”李攸宁心情舒畅了几分。那人不许她让游魂去人家府上玩闹,那她便找该去的人去闹。

“不过小姐,关于林易…情郎…与你在金凤楼一掷千金…说您…这些人简直太可恶了!”鸳儿吞吞吐吐。

“无所谓,这些事,伤不到我。”

宫宴

宫宴如期而至。李攸宁随柳相一家子一同进宫。

华灯初上,马车缓缓驶入宫墙内,又走了好一会儿,跨过扇扇大门,才抵达宴席所在的麟德殿。

他们步入席间时,受邀之人才到一半,里间人们各自攀谈。一进门,众人停下交谈,向柳相行了一礼。

随后,众人探究之色落在李攸宁身上,一是因为那些传闻,二则是她那酷似母亲的眉眼。

她不如李棠冷峻、又坚毅,一双漆黑的眸子深不见底,靠近她身侧时,有一股淡淡的冷意,可她的嘴角始终噙着弧度,显得有些违和。

宫女引着他们在位置上坐下。偶尔有人与她说上两句,一派融洽之色。

不多时,又来一人,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年轻的小辈一时不认得他是谁,面面相觑。但见长辈们恭敬行礼,也不敢懈怠,那人不曾多言,谦逊一笑后落座。

李攸宁瞧着那人一袭玉白色长袍,清雅出尘的姿容,遗世而独立,不是宋清衍又是谁?她担忧地朝柳怀玉的位置看了一眼,果然,面上虽保持着端庄,可搁置在桌下的十指已然绞紧。

亡魂对那人天然畏惧,怨者更甚。

她眉心微皱,注视着宋清衍,生怕他会对柳怀玉不利。而他只是微不可查地弯了弯唇角,未再有多余动作。

有人小声议论——

“有生之年还能见上国师一面,实乃幸事。”

“老夫早已两鬓斑白,那位却十几年如一日,哎!”

……

这时,一道严肃的训斥响起:“李攸宁,我们念你父母早逝,对你多有宽容,然你越发无度不知耻,竟敢对国师无礼!”

无礼?如何无礼?就因为多看了几眼?明明大家都在看,为何独独盯着她?

李攸宁循声望过去,在脑中搜寻了一番,原来是武安侯夫人。印象中,这人极重纲常伦理,扬言女子就应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对大周相对开放的风气颇有微词。

“在座各位,许多都不曾见过我,好奇也是难免。”还没等她说话,宋清衍出声,为她解了围。

武安侯夫人虽对她意见很大,可宋清衍都开口了,不好再说什么。剩下的人,即便有其他想法,也吞回肚中。

一声“圣上、天后驾到”,殿内鸦雀无声,皆起身道:“圣人、天后千秋万代。”

“承蒙上天恩赐,佑大周繁荣昌盛。”皇帝一番激昂陈词,携众人敬酒三杯,以告慰战死的英灵,又单独与宋清衍饮了三杯,宴席正式开始。

席间觥筹交错,歌舞升平,美味佳肴齐上桌。人们陶醉、恭维,笑闹声不觉于耳。李攸宁在皇帝发话时,随众人小饮几杯,不时看几眼柳怀玉。

有人提议比试才艺。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那些矜贵的郎君小姐们乐在其中,跃跃欲试。

原主才华中规中矩,而李攸宁本身也不愿大放异彩,随意应付了两句也就过去了。只是话题突然引到了她的身上。

“听闻李小姐得了仙人青眼,不仅治好了病秽缠身多年的柳小姐,还除掉了恭亲王府的鬼怪,那日白光乍现,京中上下皆惊吶。不知可否殿前比划两下,让我等再开开眼?”不知哪位不着调的郎君喊了一嘴,众人齐刷刷地看向她。

李攸宁嘴角一抽,不欲理那些弯弯绕绕的人和事,抬眼看了眼某人,向皇帝跪道:“圣上,非攸宁不愿,只是…攸宁曾被耳提面命,人间不可妄用术法,而且攸宁只会一些雕虫小技,旁的都是仙人屈尊相助。”

“胡闹!”皇帝呵斥了挑事之人一声,没有怪罪她的意思,和蔼道,“承瑞同朕说过,仙人不欲人们张扬其名,自行离去了。朕此前本想召你入宫一叙,想想还是罢了。而你得了机缘,不骄不躁,甚好。宋先生与仙界颇有渊源,他近日会在宫中待一段时日,你若有心,不如多向他请教。”

转而又对宋清衍道:“宋先生,你觉如何?”

“李小姐不如每日来凌霄殿待两个时辰,遇到不明白的,也不用专程跑一趟。”宋清衍顺势道。

“是,圣上。”李攸宁疑惑地看了眼宋清衍。这人到底是怎么与皇帝解释的?

这点小风波还未萌芽,就已结束。

皇后适时转了话题,道:“攸宁,你可还记得小时候,永宁常带着你来本宫宫中玩耍,那时候,你被永宁护得天不怕地不怕。长大后,越发温婉了,直到本宫听闻你爱寻美人,不禁感叹,确有几分永宁的影子。”

“天后,你还别说,上次本王也问了她,她是半点都不记得了。”本就是喜庆的日子,见皇后提起曾经最为疼惜的妹妹,恭亲王也不再拘着,笑道。

李攸宁汗颜,大周的风气开放,皇室功不可没。反倒是一些刻板的大臣们与夫人们面上挂不住。

“圣上!古籍有云,女子当三从四德,忠贞如一,怎可如此!如此放荡形骸!”果不其然,有一中年臣子站出来,对李攸宁感到不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