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权臣妖娆(163)

作者: 肉沫跑蛋 阅读记录

井宾单膝跪下,“是属下冒犯公子了。”

杜晚枫连忙扶他起来,让他日后切不可如此。

“先生虽然奉我为少主,却不必事事都以我为准。有自己的看法和判断这并没有错,如果只是机械地执行我的命令,先生也不可能成为如今的谍王。”

“公子……”

“我杜晚枫并不是个不识好歹之人,先生一心助我,为我多年奔波,你的赤诚忠勇我比谁都清楚。纵然有些想法与我有出入,那又如何?你是我尊敬的先生,在有些事情上也许是晚枫判断有误,而我一旦判断出错那就有可能走出昏招。所以我希望先生能更多像今日这样,有不同想法可以说,甚至是对我提出疑问。”

这是杜晚枫的真心话。

他虽然自认很清醒也很理性,但只要是人,就容易受到各种因素所影响。

就像这次对曹禺行,因为他当年和父亲的恩怨,就难免让杜晚枫在看待他的问题上先入为主。这一次井宾之所以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问,神情间不时带着犹疑,就是担心杜晚枫会被往事影响。

只是在井宾心目中,纵然有疑窦,也不敢轻易质疑公子。因为他对杜家父子绝对忠心,对杜晚枫也足够敬服。

这一番话,让井宾大为触动。

他担心什么公子都知道,他不但没有不悦,反而在不动声色引导,告诉他他的想法和依据。而且最后又将事情挑明,请他一直做那个清醒的敲钟人。

按理说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智慧和眼见的人,难免会有一些自负。尤其是在之前那些年,因为他的筹谋一次次在与对手较量中获益时,有些飘飘然都很正常。

可他们的公子仍然能这般理智,甚至考虑到了自己有一天会判断失误的情况。

虽然一直在胜利,却始终保持着谨慎和敬畏之心,这一点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井宾定不负公子重托。”对此,井宾会如杜晚枫期望的那样,做一个清醒的敲钟人。在自家公子有可能判断失误的情况下,及时去提醒他。

杜晚枫重新让井宾落座,还为他倒了一杯茶。

“曹禺行是什么人先不下定论,不过先生,咱们打个赌,要不了多久,这曹禺行就会将目标对准杜家。”

“公子是说他会旧事重提,再次弹劾老爷?”

“弹劾我爹是一方面,主要目的还是对付我,以及如今的杜家。崔行把他召回来,就是恶心我们还有小皇帝的。那老匹夫最近对小皇帝做的决策很不满,但他又不敢出面说,便放出了曹禺行。”

“公子这意思,难道他做这些事不只是自己的意思,还是崔行的授意?但公子刚才不也说,他不屑于与崔行为伍吗?”

“真要说,这就是一种默契。”

默契?

这两个字井宾揣摩了一会儿,便有些明白了杜晚枫的意思。

崔行懂曹禺行,曹禺行也懂崔行,这两个人哪怕没有勾结到一块,却深信对方是可以助自己的人。两个人要达到的目的也相同,互相利用又互相合作,还不会被人抓到把柄,妙!

而几日之后,井宾星夜而来,告诉杜晚枫:“果然不出公子所料,曹禺行已经在写奏章了,内容直指圣人心慈手软、纵容奸佞。举出的例子,就是杜家。”

第一百五十八章 痛快!痛快!

“说首辅杜寒秋意图篡位,对圣人大不敬。死后不但没遭到清算,公子你和几位姑爷反而得到重用,这根本就是在养虎为患。”

井宾现在真的是服了,公子连这都能料到。

而他也感到生气,原以为那曹禺行是个真正的清官、好官。当年指责杜首辅,尚可以说他是担忧时局被蒙蔽了。

如今公子又有什么错?且不说他是治河功臣,单是在朝廷这段时间,他可没做什么值得弹劾的事情。

二姑爷和四姑爷也是,本就无辜被牵连。四姑爷治理一方有功,得到圣人提拔合情合理。如今朝中都没有人再提起杜首辅了,他却硬是要翻当年旧账,没有任何实质证据,就空口构陷。

公子那话说得没错,曹禺行回敬天府这么长时间,正事没干一件,就抓着杜家和小皇帝咬去了。就这样,居然还有那么多人说他正直?

“先生莫要生气,此事我已有对策。”

“公子打算如何做?”

“我早已拟好了弹劾曹禺行的折子,就等着先生来,然后便将这道折子递上去。那曹禺行想弹劾我们,我就来个先下手为强。”

井宾又是一愣。

公子心中早已了然于胸,也猜到了事情可能会有的进展。之所以一直按捺不动,为的就是等他进一步消息?

那如果他来晚了,或者没有提前得到情报,让曹禺行先行下手了呢?

似是猜到井宾心中所想。

“赶在曹禺行前面将折子递上去,我们会占据更多主动权。但即便被他抢先了,我也有信心驳倒他,先生不比介怀。”

杜晚枫却是一派轻松道。

但井宾却知道,杜晚枫这样做主要还是在以实际行动支持他。

在他没有确认曹禺行的为人之前,杜晚枫哪怕早已看穿他的伎俩仍然按捺不动。

而杜晚枫给予他的这份信任和尊重,在杜晚枫自己看来是理所应当,也并不算什么。

可对井宾却是前所未有的厚赐,是他足以感念一生的恩情。

他虽然是杜首辅的左膀右臂,是他最器重倚仗之人,可杜首辅更多是相信他办事能力还有忠诚。

他不必去在意井宾是怎么看待问题的,他吩咐下去,井宾照办就可以了。无需多问,也不能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