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26)
虽然这些钱最后由三个人平分,可分也分在他姜家呀。
呵呵呵,姜大郎忍不住笑出声,一脸期盼地问三弟:“三郎,明儿咱们还去捕鱼吗?”
姜三郎挠挠头,“要不过些日子再去吧,再过十来日是个大集,集前咱们去捕鱼,第二天也能卖得新鲜。”
每月初一十五是赶庙会的日子,乡里人几乎倾巢而出,卖鱼就得趁那个时候,可以卖出更高价,何况再过一段日子就元旦了,节前的大集更热闹,人人都得备年货,也更舍得掏钱。
“对对对!三弟说的有理。”
姜二郎连连点头,“再过一个月就元旦了,咱们在节前捕鱼,去集上肯定能卖个好价。”
姜大郎略有遗憾,但还是赞同弟弟们的话:“嗯,这样也好,大鲟鱼已经被咱们给捕来了,河里一时半会儿肯定不会再出现一样的,还是等些日子再看看。”
兄弟三个商定后,开始分钱。
四贯多钱,先刨除零头,将整四贯分成三份,每家得一千三百三十四文。
剩下的五百一十一文,孝敬给老父老母两百文,还有三百一十一文,姜大郎要求留给樱宝。
因为昨日他看见,是樱宝放了什么东西在河里,那两条大鱼才游过来的。
“我们这么分没问题吧?”姜大郎是大哥,他说的话带着兄长的威严。
姜二郎赶紧点头:“我同意,大鱼是冲樱宝来的,没有大侄女,咱们也捕不到这么大的鱼啊。”
姜三郎笑呵呵道:“那多谢二位哥哥了,我先替樱宝收下,回家就交给她。不过,三弟还有一事想先知会哥哥们一声。”
姜大郎姜二郎一愣,“三郎你说,哥哥们都听着呢。”
姜三郎咳一声,道:“我说话直,大哥二哥千万担待些,但事关我闺女,我不得不有言在先。
嗯,咱们哥几个是自家人,说话没什么顾忌,但在外面,千万别说大鱼是冲樱宝来的,你们侄女还小,我怕有人编排什么不好听的传出去。”
“明白了。”姜大郎拍拍三弟的肩,“你提醒的对,我到忘了这一茬,以后哥哥们都会注意。”
姜二郎也保证:“二哥我就在你们面前说一说,不会在外头提一句,三郎你放心。”
姜三郎朝两位哥哥拱拱手,笑道:“弟弟多谢哥哥们体谅。”
“这算啥体谅不体谅,倒是给咱们提了个醒,回头我就交代二小子一声,让他不要出去乱说话。”
“嗯嗯。”
揣上钱回到家,姜三郎立马将事情始末说给妻女听,还把属于闺女的那一份钱拿出来,交给她。
樱宝乐滋滋收了,放进自己炕上的小木箱子里。
哈哈,她终于进账第一笔钱啦。
虽然不多,但作为一个不到两周岁的幼童来说,她已经是村里的小富婆了。
大妮姐都快十岁了,家里人已经开始给她物色婆家,手头却也一文没有呢。
自己相比起堂姐们,简直富得流油。
嗯,等过阵子,她一定让老爹带她去集市,买点彩绫与绢花送给堂姐扎头发。
第二十一章:再次捕鱼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
呵气成冰的天气,却阻挡不住村民的发财梦。
最近川河边格外热闹。
自姜家三兄弟在河里捕了两条大鱼后,很多村民都拿着铁叉铁钩抄网徘徊在河边,希望自己也能遇到那种好运气。
结果候了十几天,愣是一个小虾米也没看到。
“唉,你们说,姜家哥几个咋就那么好运呢?”
有村民百思不得其解。
“先是遇到鹿群,猎了三头鹿回来,这会儿又捕到鲟鱼,恁大一条啊,那是大江大河里才出现的吧,咋就跑到咱们这四不像小川河里了呢?”
“呵,还不是姜家有个小仙童呗,运气当然好啦。”有个村民阴阳怪气道。
“嗳,你别说,还真是这么回事。”
另一村民附和,旧话重提:“你看姜三那婆娘十年没怀,这刚捡了樱宝,没几个月就怀上了,还一怀怀俩小子。现在又接二连三的发财,啧啧,咱想不信邪都难啊。”
“嗯嗯,不服都不行。”一村民摇头晃脑道:“姜家算是发了,唉,啥时候仙童也惠泽一下咱们吶,到底是一个村的,她每次放鹿都从咱家田埂过的呢。”
“嘿嘿,就是,小仙童也该惠泽惠泽旁人了,所谓雨露均沾嘛,总不能一直捺一家降福吧。”
“就是就是!”
“呵,你们都省省吧。”
有村民没好气道:“仙童吃你家饭了?喝你家水了?还是穿你家衣裳了?嘁!别一个个的做美梦了。”
有人被这话一激,马上想歪,一拍脑袋说:“哎呦,你说的太对。哈哈哈,你们聊吧,我回家去啦。”
说罢,拔腿就跑。
众人不明所以,面面相觑,不知道这货抽了什么风。
于是,某天樱宝牵着呦呦出门时,就遇到两个六七岁的小孩,他们每人塞给她一个煮鸡蛋后撒腿就跑。
樱宝:……
手里鸡蛋竟然还是热乎的,似乎刚煮出来不久。
又过了两天,樱宝和大妮二妮出去玩耍,刚走出大门没多远,就被三四个孩子围上。
他们二话不说,每人塞给她一块食物,有面饼子,有熟鸡蛋,有山核桃。
还有个孩子塞给她两只红红软软的柿子,因太过紧张,竟一下子把柿子捏破了,汁水流了樱宝一手,还将她新穿的棉衣衣襟染污。
七八岁的小男孩见闯了祸,一下子哭了,抽抽嗒嗒道歉:“小…小樱宝,你,你千万别生气,呜呜呜,我,我不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