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力吧。
因为人好像没办法选择自己的人生,好事坏事都像雨雪一样,毫无兆头地从天而降,有伞的人打伞,没伞的人就被淋湿了。
明明是安慰他,她却自己先沉进低落的情绪里,还好周凛白打断了她的话。
“怎么不一样,一样的。别人有的,你也会有。”
他依恋地紧拥着她,喃喃说。
“我给你。”
温柔至极的三个字,落在耳边。
她一瞬鼻酸,觉得自己像某个细小又嶙峋的部件,终于找到完全嵌合的另一部分,毫无间隙地与他贴紧。
听得见心跳,共享着人生。
她侧着脑袋,无声枕在他肩上,不知道怎么说,人生如果像一趟旅行,光是途径他,她都觉得自己好幸运。
何德何能,与之同行。
棠冬抱着他,自说自话似的:“我不想你难过,也不想看到你失意,我希望你的未来阳光万里,一帆风顺,我爱你,永远爱你,我想用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一切来回报你,周凛白,一定要开开心心。”
30、30神山
彭非凡一事过去后, 平大又恢复往日模样,生死何其紧要,大不过考试周的紧张节奏。
偶尔在食堂或是图书馆门口,棠冬还能听到几句闲言碎语, 亦如一颗小石子投入湖心的余波, 哗然后, 渐渐也淡了。
六月底,高考出分。
不出意外, 温睿阳的成绩一门都不能看, 孙萍打电话问棠冬什么时候放暑假回旭城,棠冬说不一定回去,还有毕业设计和准备申请材料的事情要忙。
孙若打算送棠冬出国的消息, 孙萍已经知道,眼见着棠冬的未来一片光明, 而自己的儿子现在没着没落。
两厢对比,孙萍立马心中生躁:“你净顾着自己,也不替你弟弟想想!”
莫名其妙的怨怪,叫棠冬反应不及, 她怔了怔说:“我替他想什么呢?他这个分数明摆着只能念大专。”
让温睿阳好好读书的时候, 他从来不听, 成天跟他那帮不着四六的社会朋友厮混惹事, 是他自己不想读书, 种因得果,现在别人又能怎么帮?
孙萍却说:“我都听人说了, 现在大学生都不稀奇, 大专读出来更没什么出息!你还让你弟弟读大专?你现在自己好了, 把你弟弟往火坑里推?”
可能是脱离温家的环境太久, 棠冬越来越听不懂孙萍说的话。
世上竟然真的有人能这么自私自利又理直气壮。
这件事她压在心里,没有跟周凛白说,不想他跟着自己一起烦。
暑假棠冬没回去。
九月份,温睿阳去读了本市的一所大专,他不情不愿,据说在家里发了好大一通火,抱怨这,责怪那,自己考出这么一份烂成绩,却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
孙萍边骂边哄着,最后给他换了一辆新摩托车,这才勉强顺了毛。
这个据说,是表姐告诉棠冬的。
表姐先是在微信上聊家常,最后旁敲侧击问他们今年暑假怎么不回来。
棠冬说忙着准备申请材料。
表姐:[周凛白学校不是已经定了么?我听小姑说的,他也忙?]
棠冬:[他手里还有实验,去国外还有不少准备工作,他们院里忙。]
表姐:[他是不是天天忙着这些,所以才没时间在大学找女朋友啊?]
棠冬盯着屏幕,局促地捏了捏拳,手指伸开又不知道怎么往26键上落。
犹豫的一会儿功夫,那头的表姐似乎也心虚,自察了冒昧,欲盖弥彰地发来一句解释。
[是聊天的时候小姑说的,有人问周凛白在大学找女朋友没有,小姑说他没在学校找,平时挺忙的,我就随便问一下。]
棠冬一时哭笑不得,感叹小姨这回答实在玄妙。
是没在学校找。
他在自己家里找的。
于是,棠冬也顺着小姨的话绕圈:[他是挺忙的。]
她和表姐的关系算不上亲近,小时候没得到舅舅家的照拂,长大后来往也很少,关系甚至比不上普通朋友。
能聊的也就这么多。
对话停在这儿。
很晚的时候,棠冬洗漱,桌上的手机一震,又收到一条表姐的消息。
[小时候你不太爱说话,没想到马上都要出国留学了,棠冬,你忽然变得好厉害啊,有时候我挺羡慕你的。]
看着屏幕上的三行字,棠冬谈不上喜悦,思绪一沉一浮,最后留存心里的只有一抹复杂滋味。
她用多少侥幸和努力,才换来这一句羡慕。
那一年,短视频大热,逆天改命是个极热血的词,互联网的风口曾让很多无力改变命运的人,看到平凡人如何乘风一步登天。
棠冬却觉得,这词听着颇曲折、颇艰涩。
如果本来就拥有好的,谁愿意更改?
十月国庆,棠冬和周凛白回了旭城。
大四进入实习期,所有课程都已经结束,棠冬没有去实习,却也不清闲,定好的毕业选题还有内容要补,院里惯例有毕业展,参展作品要落实,琐碎杂事颇多。
周凛白则是回来收拾东西,下个月,他就要出国,跟他那位已经拿到绿卡的导师一起,周凛白是他的爱徒,他能在本科阶段就拿到这么好的留学条件,除了他本身能力出众,也少不了这位业内大能的青眼推荐。
除了入学事宜,他跟那边的科研所也要签一份合同,确保未来五年内长期且稳定的合作关系。
忙里偷闲,月初应叶雯邀请,他们去川藏玩了一趟。
之前学校采风行程统一,时间紧张还带着课程作业,很多地方棠冬还没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