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乖”夫郎(174)

作者:梧南风 阅读记录

庄仁泽弯腰细嗅插瓶的梅花,头也不回道:“柱子说的。”

“想去就去吧。”徐钰目光从窗户位置扫过,淡淡道。

见他一点都不着急,庄仁泽很是不满,皱眉道:“你快想办法,不行了你说出来,我也帮你想想。”

徐钰摇头,“你考太医署也是正经事儿,上点心,争取一次成功。”

庄仁泽摊手,”我要考不上,那定是有人嫉妒不想我去,要不然就是你得罪人,我受牵连。”

“放心吧······”

“我一点都不放心。”庄仁泽嘟囔,“你要脑子实在转不过来就想想魏景行,可千万别让人英年丧夫守寡!”

徐钰挥袖。

庄仁泽逃窜着夺门而出,出了门还嘴硬,“举人家的夫郎、守寡的夫郎,啧啧啧,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魏景行连给你守孝三年都做不到。”

先不论徐家会如何,只县里那些秀才,估计得抢破头。

能旺丈夫科举运的夫郎,哪个读书人能拒绝?

徐钰静静坐在书桌后,看着落在地上的毛病,半响后起身。

却说长柳村魏家,一室平静因魏景行连打三个喷嚏被打破。

温子书推拒着身上的人道:“景行风寒了,我去煮点姜汤。”

魏良扯过被子将人裹住,无奈道:“我去,你歇着。”

西间的魏景行伸手摸了摸自己额头,听到正堂动静,道:“父亲,我没事儿,应该是有人在念叨我。”

“是阿钰想你了吧,也不知现在如何了?”魏良轻车熟路搬出药炉,边忙碌边隔门应话。

听着动静,温子书躺不住,穿好衣服下床,端着油灯进西屋,摸魏景行额头后松了一口气,不过还是叮嘱道:“你现在可不能大意,热了凉了的都不成。”

魏景行拥着被子坐起身,懒懒道:“无事,不用喝姜汤。”

知晓他不喜欢姜味儿,温子书笑道:“你父亲放了红糖,不辣的。”

见自家哥儿眉头微拢,安慰道:“阿钰到了长安定会给家里写信,雪天不好走,估计信得出了正月才能送来。”

魏景行摸着腹部,笑道:“我才没想他。”

想起丈夫和自家哥儿的行径,温子书无奈,“你也真是调皮,有身孕这么大的事儿不告诉阿钰,偏你父亲还答应了。”

恰巧,魏良端着姜汤进来,笑着接过话头:“给阿钰一个惊喜,待他回来保准乐疯。”

魏景行喝过姜汤重新躺回床上,屋内又恢复安静。

可他,久久未能入睡。

虽然生了变故,但好在他的期盼有一部分成真,就是原本的规划得稍作变动。

承安二十一年,长柳村的新年与以往无甚差别,不同的是,有人家贴白联,有人家多了期盼。

元宵当日,刘树第一次见识到繁花似锦、梦里长安。

“怪道都说梦里长安,以前我做梦都梦不到长安是这样热闹。”

徐钰望向远处高楼,烛火熠熠人影绰绰,宛如琼楼玉宇仙人聚会。

刘树没听到回应,转头就见他看向远处的杏花楼,笑道:“那是杏花楼,长安城最大的酒楼之一,听说今晚有大人物在那里吃酒。”

徐钰望着高楼,问道:“大人物,多大的人物?”

“柱子哥说的大人物,估计跟他家家主平起平坐吧。”

平起平坐,可纱幔之后的人敬酒方向却······

刘树与柱子混熟后知晓的多,当起了向导,领着徐钰、信智信义两兄弟逛了朱雀大街,还去东街看庄仁泽。

东街人头攒动,巡逻士兵吆喝着引导人流,比之主街还热闹。

“这些都是来看病的,太医署的弟子每年元宵都在东街免费诊脉出方,看病的人拿了方子直接去医馆抓药就成。”刘树踮脚,见看不到远处,遗憾道:“还想看看庄公子呢。”

别说穷苦人家,就是长安城的平民,也赶着今日来诊脉,毕竟能省好几十文。

徐钰收回目光,道:“你跟柱子关系很好?”

“也没有,就是柱子哥愿意带我教我。”刘树不大好意思,挠着头羞赫。

毕竟柱子还没他大哩,叫人哥属实是他自己厚脸皮攀关系。

看着另一侧或眼眶泛红或满面欣喜的人,刘树遗憾,“本来我还想带着信智信义去给庄公子打下手,结果人不要帮手,就是庄公子,还是看在他会医术的份上才勉强同意。”

若是能要他们帮忙,即便打下手,回村后也有说头不是!

街上人流如织,天空烟花不断,冬日的寒冷好似都被驱赶,回到家时,几人皆是满头大汗。

开门的小厮笑容可掬,“再有一刻钟,朱雀门前更热闹。”

朱雀门前有烟火表演,亥正开始,那可是皇宫准备的烟花,又大又好看,一个就能照亮大半京城,

刘树抹着脑门上的汗笑道:“不行,太挤了,热的我都想脱棉衣。”

徐钰问道:“庄公子还没回来?”

“没,不过估摸着也快了。”

眼看烟花表演结束,原本该回来的人还不见人影,徐钰准备出门找人。

庄仁泽哼着曲敲响大门。

人还未走进,徐钰已经闻到酒气,“你去喝酒了?”

庄仁泽循着声儿看去,见黑咕隆咚处一个黑影,道:“没,他们叫我去太医署吃饭,喝了几盅。”

一旁的小厮欣喜道:“恭喜庄公子。”

“哈哈,同喜同喜,公子我有喜事儿,明儿给大家都发红封。”庄仁泽大手一挥,颇有些一掷千金的豪迈!

院里一片恭贺声。

徐钰拽着人回客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