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挤的巢(8)
“我就是……”我咬咬牙,“直觉。”
“直觉?”
我脑子里各种东西打成漩涡转得飞快:“张叔你想,之前几天吴明远和黎鹤都在小区里找孩子,所以我们才没在这里仔细搜索,可他们怎么会不搜自家楼下的绿化带?”
“这情况,下雨又刮风,”张叔指了指位于小区角落的那片植株疯长的绿化带,“疏忽了没找到其实很正常的。”
“还有郭建强。万一孩子不是坠楼,而是被他杀害,然后推到窗户外面想要掩藏尸体呢?对了,一楼居民怎么回事?尸体就在窗户旁边,他们难道没有闻到臭味吗?……”
“一楼的住户我之前已经问过了,其中一家这几天外出旅行,另一家租客刚搬走,还没有人住进来——”
张叔叹了口气,停下来。
他拍拍我的肩:“先别急。事情确实都需要再捋捋。”
我吐出几口白色的烟雾,让尼古丁渗透肺叶。
“……好。”
他看到我想把烟头按灭在墙壁上,伸手接过去,用粗糙的手指捻掉火星。
他抬高了些声音,让我的同事也能听见,对我说:“你们刑侦科申请方便点,你直接打电话给司法鉴定科请法医同志来吧。”
-
审了郭建强十来个小时,没什么结果。
我心里有判断,他多半没撒谎,对吴玖乐的死毫不知情。
或者说,在法医鉴定结果出来之前,没有任何犯罪证据,郭建强就算真的行凶也是不会松口的。
到后来,我大概是怀着一种施虐欲在审讯他了。
——你不是很能耐吗?逃过一次又一次的猥亵定罪?
——你现在很困,很饿?被你摸过的男孩儿和女孩儿恐怕夜夜噩梦,回想起你就会作呕,比起他们的痛苦,你在这儿关一晚上算什么?
与此同时,我心里还有一种漠然在滋生。
我觉得自己像在表演一个义愤填膺的警官,而实际上,我对于一切罪恶毫不关心。
不然,我事先为什么不盯着这些曾经在我手中窜逃而过的犯罪者呢?
为什么要等到罪恶发生,我才开始表演愤怒,演绎正义?
没准吴玖乐就是自己掉下去的。
如果他是自己掉下去的,对谁都好,对他自己也好。
……我不该想太多。我大概是太累了。
割裂感持续到次日下午,我到鉴定科去找认识的法医。
他还在忙。
坐到他的工位里灌下两杯咖啡又小睡上半小时后,我觉得好些了。
他把吴玖乐的尸检报告交给我时,我从他的表情里读出一种类似于幸灾乐祸和真情实感替被害者悲哀的交织情绪。
“看来事情不妙啊。”我嘀咕道。
“事情有点复杂,”他说,“如果你要接手这个案子,那有的是你苦恼的了。”
果然是幸灾乐祸。
“怎么讲?”我问。
“绸州这边夏天太热了,尸体又一直待在潮湿的泥地里,腐烂得很严重。加上前两天不是台风吗,一直在下雨,大多数值得一看的地方都被清扫一空了。”
“这个我有所预料。其他呢?”
“首先,死亡时间推测是 8 月 7 日至 8 月 8 日,更精确的没办法给。”
这吻合黎鹤关于吴玖乐失踪时间的叙述。
“死者的直接死因是颈椎粉碎性骨折导致的脑部出血。加上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综合判断,他是从十米以上的高度坠楼的,背部先着地。”
“十米以上——四楼……”
那么,显然不是从郭建强家里被推下去的了。
“问题在于,我们从他体内发现了大量的半消化的安眠药,以及急性酒精中毒的迹象。这就不是一个五岁孩童身体里该有的东西了。你说对吧?”
安眠药?
酒精?
“对了,还有一点值得关注。根据骨骼的状态判断,死者的手臂和小腿有几处骨裂伤要早于坠楼,部分还未痊愈。”
他最后感慨道:
“哎,真是个倒霉的可怜孩子。”
——到底是怎么回事?
吴玖乐这个年仅五岁的男孩,究竟遭遇了什么?
他曾被恶意虐待吗?
吴明远和黎鹤撒谎了吗?他们隐瞒了什么?
这时候我想起那位刑警前辈为难的脸色。以及张叔的欲言又止。
其实我知道潜台词是什么。
那些话是我之前也想过的:
他就该是自己掉下去的。
如果他是自己掉下去的,对谁都好,对他自己也好。
可惜总是事违人愿。
06 胎儿
-
五岁男童坠楼身亡,疑似被生父继母谋害——
这则新闻我是在去餐厅吃饭的路上看到的。
我是陈悦心。绸州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的一名二级检察官。
整个八月里,我一直在焦虑。
焦虑工作,也焦虑个人生活。
一直到这两天,上一个案子才结掉,我有了些余暇考虑琐事。
“悦心,出发了吗?”梁具福给我打来电话。
“刚从家里出来。我打车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