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四时鲜(124)
可把这群小孩挑花了眼,一个个在那粽子前惊叹,每拿到一个奇形怪状的粽子,都会逗得他们哈哈大笑。
尤其选了牛角粽的,还会手握着顶在脑门上,哞哞大叫几声。
江盈知跟着笑,她并不爱吃粽子,但很会包粽子,以前她就经常在端午那日,包许多怪模怪样的粽子,送给街道里的孩子们。
那时他们也像这群孩子一样,哈哈大笑着,然后很认真地祝她这个孤家寡人,端午安康。
而现在,江盈知就是为了逗逗小孩,毕竟每个粽子的味道都一样。
而她也不是孤家寡人了。
但这群孩子依旧会拱手,摇头晃脑地说:“小满姐,端午安好,端午安好啊。”
然后才笑嘻嘻地拿上粽子和绿豆糕,跑回自己家里去。
等她送走了这群欢闹着的小孩,王三娘拿了一坛雄黄酒来,放到桌子上说:“这可不是给你们喝的,抹点在身上能防虫。”
她很心痛,“省着点用,这可是铺子里最贵最好的雄黄酒了。”
哪怕这些日子剖鱼做鱼鲞赚了不少钱,王三娘依旧很抠门。
她又开始掏篮子,“咸鸭蛋得吃一点,你们三个吃点就行,这我腌得太咸了,不如小满的好吃。”
“啊,什么东西,”王三娘喊,原来小梅偷偷摸摸给她嘴里塞了个绿豆糕。
王三娘瞥了她一眼,然后嚼了嚼,“怪好吃的。”
“长寿线得挂手上的,来来来,我给你们三个拴起来。”
她还倒了碗雄黄酒,用手指头沾着,在江盈知几个的额头上歪歪扭扭写了个王字,说是辟邪。
“你们不知道,我跟着陈巧手练了多少遍,我这王字,三字都好认好写,这娘字,”王三娘摇了摇头,“娘不好当,这字也不好写啊。”
可把江盈知给听乐了,又摸摸额头沾的那点雄黄酒,笑容渐渐加深。
小梅说:“我认识娘字了,伯娘我教你啊。”
“我不认识,”海娃底气不足地说,“我教不了。”
王三娘转头就走,“你可饶了我吧,还教我认字,这样好的时候提这种事情。”
她吓得落荒而逃,小梅追出去喊,“伯娘,别走啊,吃粽子哎。”
“我不吃了,别喊我,”王三娘走得飞快。
留下江盈知在屋里大笑,想着晚点还得把人拉回来吃饭。
今天她要做响油鳝丝。
第40章 响油鳝丝
响油鳝丝, 江盈知很久没做过这道菜了,思索着做法,她抓起醉晕的黄鳝下锅汆水。
将黄鳝汆熟捞出, 她流利地用小刀去黄鳝脊骨, 扔掉内脏,翻开黄褐色的外皮,切成小段。
烹炒并不难, 一口热锅, 些许葱姜蒜,再放鳝丝爆炒, 江盈知会反复倒淀粉水勾芡, 让鳝丝挂糊, 从黄褐到酱色,闪着油光。
炒出来浓油赤酱, 哪怕在通风的小灶前, 那股香气也久久挥之不散。
小梅打了个喷嚏, “这味道, 阿嚏,好香啊。”
“啊呀,你把酱倒进油里了啊, 这么香, ”王三娘在下头喊,她老远就闻到了那股味。
也幸亏旁边没住太多人, 西塘关民风还算淳朴, 不然这一天天的, 她们吃那么好,其他人家都吃的清汤寡水, 番薯干饭的,迟早得被人家盯上。
江盈知招招手,“阿姑你们快上来。”
她都等不及往鳝丝里倒油了,响油鳝丝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泼油,听热油在鳝丝里发出滋滋啦啦的声音,让香气再次四溢开。
所以一群人围在长桌前,全都聚精会神地瞧着,江盈知拿起装了热油的铁勺,往鳝丝中间泼油。
顿时便如同水滴在了油锅里,刺啦的响声从鳝丝里传出,葱蒜的香气蔓延。
好半天没人动筷子,江盈知洗了手回来,有点惊讶,“怎么不吃?”
一群人看着一盘鳝丝,半盘的油,哪个敢下筷子。
江盈知不解,虽然卖相瞧着不如腐皮包黄鱼那样好看,但味道肯定差不了,她自己夹了一筷子,油从鳝丝上滑落。
鳝丝外皮滑嫩,油香气很足,热油泼鳝丝去除了黄鳝里的土腥气,口感绵软,就是油了点,配米饭吃刚好。
江盈知说:“还是得小暑吃,小暑黄鳝赛人参啊。”
“不用小暑,现在这就够补的,那么多油嘞,”王三娘忙说,她真心疼这个油,好吃是真好吃,油多也是真的。
她夹着鳝丝往嘴里塞时,吃完咽下跟陈大发说:“你那姑婆不是种了不少黄豆,啥时候你去买些来,榨点豆油来。”
“要命了,这油根本就不够这丫头嚯嚯的。”
陈强胜给秀秀夹完菜,和周飞燕商量,“明儿去打些油来吧,我瞧小满那油桶都空了。”
“我有钱,”海娃跑下桌,从他住的房间里掏出一串铜板,又跑回来拍在桌上,他说:“给阿姐买油。”
小梅在旁边只顾着笑,江盈知满脸无奈,这伙人每次来吃饭,总要先看看她的油罐子,因为十次有七八次是见底的。
不过她以为大家是说说的,可能这次响油鳝丝里用的油把几人给震住了。反正她之后真的收到了陈大发拿来的一个大油桶,是用他姑婆家的好豆子榨出来的豆油。
还有周飞燕和陈强胜两个人,跑去油铺打的菜油,想了想又拿回来小半壶香油,说让她省着点用,别烧鳝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