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四时鲜(181)
但同时心里也不免得放松了些许警惕,总觉得她昨日不过是做了道外地风味的拿手菜罢了。
江盈知今日做的实在简单,就是油炸,撒椒盐粉,甚至连碗筷都省去了,只需要用油纸装着。
但她很气人,自己这边忙完了,然后等新丰楼的鱼翅和鱼羊包弄好,拿上昨日没有用的红票,走过去把红票递过去,半点不避讳地说:“换鱼翅和鱼羊包。”
尤其这会儿渔民还没有进场,新丰楼的菜才刚做好,正是鲜美的时候,她那鼻子就跟镶在锅灶上头一样,立马闻着味过来了。
新丰楼的帮工看看她手里八张红票,又看了眼自家大师傅,面色复杂。
那大师傅无法拒绝红票,又觉得很糟心,只能转过身挥了挥手,“拿给她。”
江盈知专门卡着点的,这鱼翅还是鱼羊包,就得刚刚炖好没多久才好吃,要是再晚点,味道打了折扣。
端过到自家摊子上后,江盈知连忙招呼小梅几个,“赶紧来吃,错过今日可就没明日了。”
她今天早上没吃多少东西,昨日早打算好了占这两家的便宜,她美其名曰尝鲜。要是这会儿错过了,下一次要花钱,她才不花。
如法炮制,她靠今天的红票换到了四海庄的鱼包和黄鱼四吃,人还没进场,江盈知这伙人已经吃得十分满足,她想,真的拼,用料这么扎实,可不是便宜了她。
可把两边酒楼的人气得背过身,心里很不爽,甚至想拿红票甩回去,但又不舍得,只能眼不见心不烦。
早上吃饱喝足,等着干活,有了昨日的头名,今天江盈知摊位的人更多了,复炸过的鱼柳和椒盐鱼块颇受大家喜爱,但是在鱼翅和黄鱼面前,谁还吃炸货啊。
更多的都奔新丰楼和四海庄去了,她也不管,反正今日她的活干完了,留给三人守摊子。
由于没有红票了,所以她打算靠自己的厚脸皮,每个摊子试吃过去,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她往前走,从第一个摊子开始吃,是个卖醉鱼的女人,醉得很香浓。江盈知尝了口,问道:“大姐,你这酒真好,自家酿的吧?很舍得,用的米很不错。”
“阿妹你眼光可真好,可不是自家酿的,下回来我铺子里,在西街边角,姐送你一坛,保管你香得走不动道,”那大姐连忙乐呵呵地说。
江盈知应下,她走前,大姐还要给她塞两块醉鱼,她一边吃一边往下一家走。那家很有意思,喜欢用鱼皮、鱼唇、鱼肝和鱼籽拿来做菜,烧得还成,有点咸。
一路走下来,她看了个大概,吃也吃得差不多,有黄鱼鲞蒸腊肉、水芹菜煮鳗鱼鲞、各色糟鱼、风鱼,总体来说,各有各的好吃,也各有各的毛病。
最后她到了一家摊位,人不少,辣香扑鼻,双椒的味道,花椒和辣椒。
终于轮到了她,她说:“来一份双椒鱼,不给红票。”
正想说啥人呐,胖师傅一抬头,瞧见是她又大笑起来,旁边孙掌柜擦了擦脸上的汗,不由惊讶,“小满你怎么来了?”
“弄完了,过来瞧瞧,生意挺好,”江盈知看着拥挤的人群,笑着说道。
孙掌柜连忙说:“可不是多亏了你的福。”
自打吃鱼宴改了后,之前那酸菜鱼便不够用起来,江盈知说反正他们也是以辣味吸引人,干脆后面全用辣的,教了一道双椒鱼,另一道水煮鱼。
她和孙掌柜聊了聊,还提到了新丰楼和四海庄今日的菜,然后孙掌柜也起了心思,拿红票换好菜,可谓
是臭味相投。
今天的比赛江盈知摆烂,鸿兴楼力争前三,新丰楼和四海庄拼个你死我活。
唱票的时候,鱼行东家又吸了口气,这个结果开始急转。
他昨日报得太慢被大伙一顿骂,今日报得快了些,直接进入正题,“第三名,四时鲜和鸿兴楼。”
嚯,人群躁动,觉得挺有意思,头名变老三,而且怎么又是并排,鸿兴楼今年可真不得了。
东家继续报,没有起伏,“第二——四海庄。”
“头名,新丰楼。”
这个结果让大家觉得有点兴致缺缺,多少年了,新丰楼老是稳坐榜首。
所以他们开始押注,到底是新冒出来的四时鲜能赢,还是老牌底的新丰楼,为着这个吵得不可开交。
新丰楼的大师傅看了眼江盈知,毕竟明日就是两家的对决。
江盈知莫名其妙,这人就不怕四海庄明日来个釜底抽薪,直接赢个第一,这不是又得加赛。
她还真没猜错,四海庄的人表面看着得了第二毫不在意,实则在意疯了,压箱底的东西全拿了出来。
刚到摊子她就闻到了来自竹荪的味道,四珍之首可不是白吹的,有的竹荪一股肥皂味,但好的竹荪香味很浓,没有怪味。
她忍不住瞧了眼,也不确定是不是做鱼盒,只是瞧他们的动作,厚鱼肉切开,瘦肉、香菇和鲜虾肉剁碎成茸。另有芹菜末,再装入鱼盒内,造型整得跟个长的银元宝差不多,尤其过了汤的竹荪盖在上头,卖相挺好。
只是她都能想象得出,到时候四海庄那边拉客要怎么拉了,必然要说些鱼虾满舱装,金银财宝自己来的话了。
最后一日,来吃的全是渔民,他们最喜欢吉利话,想要换到他们手上的大贻贝壳,除了菜品的好坏,还要打心理战,揣摩渔民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