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四时鲜(215)
样子好看另说,倒是真突出了鱼丝和雪花团。
“这是随便摆的,到时候要是想做这盘菜,蛋清在汤里肯定不行,”江盈知把盘子递过去,接着说,“在谢洋宴吃饭的地方离灶房要走小半炷香,等这道菜上了,那么这蛋清就化成散状了。”
四海庄大师傅没吭声,看着这样子奇巧的摆盘,又看她打发的蛋清,他尝过,口感绵密而且甜味自然,不会一会儿就散得倒开,这是他今年才学的菜,而一个小姑娘一瞧就能看出其中关窍,还有什么话说。
又加之联想之前的事情,他最后先低了头,“行,你说让我做啥,我到时候宴会就做啥。”
连最硬气最有实力的都低了头,其他人还能说什么,听从江盈知的调派呗,虽然不服气,可人家至少真有实力,点评的也到位。
这一日结束的时候,江盈知心力交瘁,而且她还要在明日之前拟定大家该做的菜谱,连食铺生意都不大管得上,大家只能吃些现成的鱼饼、鱼丸这种东西。
江盈知连夜拟定完所有的菜式,等转日大伙过来,她压根没有等人说闲话的工夫,立即交代。
她说:“所官说每桌至少有二十四道菜,所以有八个冷盘,十二道热菜,两道汤品,两道点心。”
“鸿兴楼的大师傅擅长做点心,晚点你做道你拿手的九层糕。”
“至于四海庄的大师傅,以刀功见长,那这道文思豆腐交给你来做,豆腐切丝也在你的长处上,而且它的配料和昨日的雪花鱼丝羹大差不差,香菇、冬笋、火腿和鸡脯,只要切成丝就行。”
她着重道:“这菜只有大师傅你能做。”
这样当众不加掩饰的夸奖,总算让四海庄大师傅满意了,也没有装腔拿调,而是毫不犹疑地点头。
至于新丰楼大师傅,她说的是,“从明府来的大官里有个很爱吃鱼,所以鱼是重中之重,十二道热菜里有两道鱼菜,一道我做,一道大师傅你来做。”
“不管是去年鲜还是今年鲜,我觉得都无所谓,只要鱼鲜那就都不辜负这个名头,你老说是吧?”
“说得极是,”新丰楼大师傅一听这话,顿生无限感慨,真的是不管去年鲜还是今年鲜,鱼鲜对于他们做厨子的来说,才是最要紧的。
他也提了干劲来,“那你想要我做什么菜?”
“就做菊花鱼好了,”江盈知清楚他很擅长这个,离宴席也没几日,现学现做根本来不及。
新丰楼大师傅点头,他又问,“你自己做什么菜?”
“我做鱼羹,还有道牡丹鱼片,”江盈知回了一句。
其他人都不太敢相信,就做个鱼羹,算什么大菜啊。
“不是,你就做个鱼羹?”有人语气激动地问了出来,“做鱼羹干啥呢?谁没吃过啊?”
那一瞬间随着他的问话,大家对江盈知的怀疑到了顶点。
江盈知面不改色,“怎么,你们做宴之前都不打听下的吗?明府最大的那个官,牙口不好,我就算把鱼做出花来,还不如鱼羹对他胃口。”
而且越是被众人熟知且吃得多的东西,越难出新意,要是能把鱼羹做好,那也算是本事了。
大家又不是傻子,闻言也不再多说,江盈知接着报菜,给大半的人都根据长处安排了菜。
有些火候功夫不到家的,她就安排了凉菜,分别是葱油酥蜇,凉拌双脆,这
双脆是海蜇和猪肝,盐水肫仁、白灼虾、出骨掌翅和水晶鱼条。
这盐水肫仁用的是鸡胗头,而出骨掌翅是鸭翅,水晶鱼条少不得猪皮做冻,而小银鱼包里头,莴苣丝点缀。
至于汤菜,用的鱼鲞虾干冬瓜炖出来的清口汤,另一道则是一人一盅的海参汤。
还有两道点心,除了九层糕外,还有个杏仁豆腐。
到了十二道热菜这,基本是大头,除了文思豆腐、菊花鱼、鱼羹,还有一品翅肚羹,红烧甲鱼、三丝蔬菜卷还有清炒芦笋,翠盖鲍鱼、清炖狮子头、焖炉烤鸭,以及江盈知压轴的牡丹鱼片。
等报完了还有几个人没有轮到,都是有点本事,但功夫又不到家的,不管是凉菜热菜还是点心都没法做。
有人就问,“我们几个没活了是吗?”
“谁说的,”江盈知立马接话,“你们几个分派了最重要的一个活,就是熬紫苏叶汤和陈皮,还有削白萝卜丝。”
“这是啥重要的活?”另外个厨子撇撇嘴。
“哪里不重要了,你们知道紫苏叶是用来做什么的,要是吃了海鲜发红疹起风团,用这个就能止住,至于白萝卜丝,大宴免不得要多吃些,这个消食化积。”
“另外的,你们还得炖黄酒,要放姜丝,再泡绿茶来。”
一个能解海鲜的寒,另一个解腻,全看吃席的人自己选择了,他们可以不喝,但是不能没有。
这几个人听完心服口服,自愿称为后勤保障。
后面又进行了些许修正,请所官过目后,才算敲定。
其他人在忙活自己要做的菜,灶房里充斥着卤鸭掌的香气,还有糖醋汁被出来的酸甜。
有个厨子擅长做烤鸭,还特别搬了个炉子来,他做烤鸭真的一绝。
尤其是做的焖炉烤鸭,用的是秸秆烧炉的,火瞧着旺内壁却不热,所以刷了一层饴糖的鸭皮,就在这样的温度里慢慢被炙烤,鸭皮逐渐变得紧实而红亮。